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通貨膨脹離我們有多遠?

上半年國庫進帳逾2.6萬億元2007/07/24  
據新華社大連7月23日電 (記者韓潔)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總額突破2.6萬億元,同比增長30.6%。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指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上半年財政增收一方面表現為國內流轉稅、所得稅和進口環節稅收增長較快,同比增幅分別為22.3%、37.2%和22.2%。另一方面,非稅收入快速增長,增長41.1%。
  但他同時指出,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中也存在不少一次性、超常規和政策性因素,上半年工業、房地產、股市、信貸和投資過快增長致使相關行業超常規增加稅收。



中石油中石化向發改委提交成品油漲價申請  

侯利紅

    繼今年1月成品油價格下調後,在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的壓力下,近期上調的可能性在增大。

    「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運行,這種壓力必然很快傳遞到國內,估計成品油漲價方案很快就會出台。」昨日,一位石油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

    他介紹說,中石化每年煉製的石油大約在1億噸,但其自產的原油只有4000萬噸左右,絕大部分都依賴進口。一旦國際油價上漲,意味著其虧損壓力在進一步加大。

    「國家適時出台調價方案,並不是壞事。」該專家表示,雖然國際油價不會持續走高,但因各種突發事件及其引發的市場恐慌心理,都會導致全球石油市場震盪。中國的油價正在逐步與世界接軌,國內成品油價格有跌有漲,這很正常。

    國內上一次成品油調價舉動是在今年1月。當時,國際油價已經從2006年的最高點每桶78美元,回落到55美元附近。因此,國家發改委宣布下調以汽油為主的成品油價格,其中汽油價格每噸下調220元。

    在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的「重要生產資料價格周報」中指出,此番油價上升源於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奈及利亞局勢動盪,石油輸出國組織不準備在近期內增加原油產量等因素。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近期發布的一篇分析調研報告也預測,今年7月到8月國際油價將繼續看漲,下半年會在波動中繼續高位運行。

    此前據媒體報導,科威特一位石油專家預測稱,今年夏季,國際油價將在每桶80美元以下徘徊。到冬季,油價將上漲到80~85美元。如果地區局勢惡化而引發市場心理的劇烈波動,油價可能漲幅更大。

    上述專家表示,同以往一樣,此番漲價也是源自中石油、中石化等國內石油巨頭的推動,他們已向發改委價格司提交了成品油漲價申請。

    不過,「漲,還是不漲」,仍是個難題。不漲,煉油企業不堪虧損;漲,消費者利益受到影響。

    關於國內成品油價格即將上漲的消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對記者表示,他「還未聽說」。

    他表示,調價方案要先報國務院批准之後才會公






五大發電集團集體上書發改委申請上調電價
2007年07月25日05:57   京華時報    國內三石油巨頭再上書發改委要求成品油漲價

昨天,記者了解到,五大發電集團集體上書國家發改委,要求在我國部分區域啟動煤電聯動從而上調電價。此舉意味著,值夏季用電高峰來臨的微妙時機,一場是否上調電價的博弈正在悄然展開。

五大集團申請漲價

「五大發電集團已集體上書國家發改委,」昨天,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干介紹,「懇請儘快在電煤價格漲幅大的重點區域啟動煤電聯動。」這已是2007年以來,電力行業第三次要求政府部門上調電價,此前中電聯作為行業代表兩次申請未見回音,此次五大發電集團自己出面申請,顯示發電企業要求漲價的迫切願望。這五大發電集團是大唐、華能、華電、中電投、國電,均為國有企業,是我國發電行業的龍頭大哥,占據我國發電市場主導地位。

2005年,我國實施煤電聯動政策:如半年內平均煤價比前一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則相應電價也應做調整。中電聯和煤炭行業協會分別負責電、煤兩側的價格測算。2005年、2006年,我國已兩次啟動煤電聯動。

昨天,中電聯燃料分會秘書長楊林軍介紹,煤炭、電力雙方的分別測算已結束。其中,中電聯測算結果顯示,電煤價格比去年上漲9%;煤炭行業協會測算結果是,全國煤價總體上漲4.67%,電煤價格上漲13%。

「一旦啟動煤電聯動,我國電價可能上漲1-2分/度。」對此,煤炭專家李朝林介紹,煤上漲20元/噸,電一般每度漲一分錢。

電煤價格漲幅大的重點區域,包括山西、
貴州、南部沿海等。年初煤電雙方簽訂2007年度合同價已比去年上漲31.39元/噸,這些區域二季度價格繼續上漲,其中,山西在全國價格上漲的基礎上借徵收可持續發展基金機會再漲約19元/噸。 重點地區成突破點

昨天,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干強調,「從之前的請求全國啟動煤電聯動,到現在僅請求重點地區啟動煤電聯動,電力行業已退了一步」。

此前的1月份,中電聯曾上書國務院請求啟動煤電聯動,隨後得到國務院批覆,要求發改委介入協調,但迄今,國家發改委沒有上調電價的政策發布。

隨後的5月,昨天中電聯秘書長王永干披露,中電聯二次上書,這次是給國家發改委,針對山西借徵收可持續發展基金導致煤炭市場價格再一次上漲事件,請求關注電價問題。

「國家遲遲不調整能源價格,關鍵原因是今年以來物價已大幅上漲。」對國家發改委遲遲不調電價,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周鳳起如此分析。據悉,6月,我國CPI在糧食等因素拉動下上漲4.4%,已達到33個月來的新高。

此外,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電力供需形勢緩和,缺電範圍和程度明顯減少減輕,或許是國家發改委不願動電價的另一原因。

對此,王永干也表示,糧食、豬肉已成為最為敏感的話題,此時若再大範圍上調電價,難!但他認為,一旦國家在一些電煤價格上漲太過的地區啟動煤電聯動,其他地區有可能跟隨上調電價。

此外,藉此次五大發電集團上書,中電聯建議政府根據電煤價格測算匯總結果以及大型發電企業要求對重點地區儘快啟動煤電聯動。

漲價最後時機來臨

「這是今年上調電價的最後時機,」昨天,有知情人士猜測,「傳統上的迎峰度夏用電高峰來臨,在錯過年初電煤合同簽署完畢這一時機後,一旦錯過這一時機,再想要求上調電價就難了。」

雖然電力需求旺季來臨,但居民用電僅占全部用電一成,調價更大的是對重工業用電進行調節,這成為電力企業申請漲價最強有力的王牌。

電力需求方面,昨天,中電聯統計信息部主任薛靜告訴記者,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區依然會發生短時段、局部性的電力短缺,全國尖峰負荷電力缺口估計在500萬-600萬千瓦左右,電力相對緊張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和華中的個別省區,廣東缺電可能比較嚴重。

居民用電僅占據全部用電一成,工業用電占七成六,工業中重工業用電消費加快更是全社會用電快速增長的決定因素,成為電力行業要求漲價王牌。重工業污染嚴重、耗能大,需要運用各種調控措施減少污染和能耗。

記者了解到,上半年,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業,是帶動全國用電量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上半年,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均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而重工業占當地用電的比重大都超過70%,青海超過九成、寧夏八成八、山西八成一等。

當然,一旦電價總體上調,居民電價無疑將跟隨上漲。2006年,全國電價普遍上調,
北京市普通居民電價從0.48元/度調整為0.4883元/度,每度上調8.3厘。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725/4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