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高盛哈繼銘:中國財政刺激政策已失效 需要落實改革

「如果把刺激政策比喻為打麻藥,它已經失去了功效,打麻藥的唯一目的是動手術,如果不動手術光打麻藥,還有什麼意義呢?動手術就是改革,中國需要改革的東西太多了。」11月18日,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上如此表示。

哈繼銘認為,改革要從兩個領域尋找機會:一是尋找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二是在現有增長的推力下,使得增長的效率進一步提高。尋找經濟增長新亮點,如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改革;提高增長的效率,就是讓資源更有效的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產業。

以下為哈繼銘發言實錄:

非常感謝各位嘉賓跟我們分享自己精彩的觀點。剛才那位女士問我問題,但我今天主要是主持的。我想簡單談一下我的觀點,其實你把全球經濟抽象的想成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消費者,主要是以美國發達經濟為代表的。製造商,主要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原材料供應商,巴西、南非、俄羅斯等等,甚至澳大利亞都是這類的。2008年的那場危機,實際上是消費者受傷,消費者由於超前消費,儲蓄率過低,美國一度儲蓄率達到負的水平,最後出現了金融危機。伴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對經濟造成了重大的打擊.消費者那時候消費不動了,在瞬間對製造商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那時候我們記憶猶新,有許多農民工在製造業、出口行業工作的,突然就失去了工作,社會穩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中國出台了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政策,意思是說你可以不消費,但我照樣要生產,於是產能大量的擴張,伴隨著國內的一些拉動內需的政策,把房地產行業的需求相當一部分也提前釋放了。這種產能的擴張、地產的拉動,背後有一個加槓桿的推力,在起著作用。經濟各個部門槓桿率、債務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到了前兩年,中國出現了明顯的「三過問題」:產能過剩、債務過高、地產供應過大。這是壓在中國經濟頭上的「三座大山」,在這種情況下,再不斷地去刺激,可能這三座大山會變得越來越沉重,你今天的刺激政策會造成更多的過剩產能,會造成更高的債務,造成更多的房地產供應過剩,將來這三個問題變得更為嚴峻。眼前來看,如果把刺激政策比喻為打麻藥,它已經失去了功效,打麻藥的唯一目的是動手術,如果不動手術光打麻藥,還有什麼意義呢?動手術就是改革,中國需要改革的東西太多了。兩年前出的三中全會的報告有300多條措施,有哪些已經落實了,有哪些還沒有落實。我個人認為,這種改革無非是從兩個領域尋找機會:一是尋找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二是在現有增長的推力下,使得增長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尋找經濟增長新亮點,其實有許多,比如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改革。有些已經開始在做,但步伐還是可以進一步加快的。提高增長的效率,就是讓資源更有效的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產業。國營企業的效率與民營企業相比,還是明顯比較低的,但是資源確實比較容易到國有企業,這有一個很大的改革空間。這些領域應當不失時機的加快改革的步伐,如果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說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迫切性,其實有很多改革談了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三年五年,是十年二十年,但是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的出現很明顯的效果。這說明,不是我們對於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不足,也未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那麼多年來,技術層面應當是可以解決的。關鍵是我們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決心,是不是能夠忍住短期改革帶來的陣痛,使得我們的改革能夠真正的推進,並且讓改革的紅利在未來釋放,儘管眼前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才能真正做到三中全會所提出的各項重大改革的有效推進。

好,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的參與,也謝謝各位嘉賓的分享。

《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由《財經》雜誌、財經網主辦,於11月17日-19日在北京舉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18/64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