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謹防甲狀腺結節發展成甲狀腺癌!這些預防措施你需要知道

中國的甲狀腺結節發病率普遍較高,周圍有不少小夥伴被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結節。近幾十年來,全球的甲狀腺癌發病率都在持續上升,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中國甲狀腺癌將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增長

甲狀腺癌發病率的不斷攀升,難免會讓患有甲狀腺結節的人擔心。

那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得了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來了解一下吧~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關係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異常生長,在甲狀腺內形成腫塊。據美國甲狀腺學會估計,大約有一半的人存在甲狀腺結節,且很多人都是在做健康體檢時發現的。

這些沒有症狀的甲狀腺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會癌變,對於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只有少數甲狀腺結節是惡性的(約5%),即使是惡性,大多數的治療效果也很好。所以發現甲狀腺結節,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搞清楚它是良性還是惡性

良性結節和甲狀腺癌具有不同的獨特分子特徵。也就是說,良性結節和甲狀腺癌完全是兩回事,如果確診為良性結節,不要過分擔心其演變成甲狀腺癌,只要適度隨訪觀察即可。

一般有四種類型的甲狀腺癌:

乳頭狀癌:乳頭狀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類型,占所有甲狀腺癌的80%-90%,幾乎所有的乳頭狀癌都可以治癒

濾泡狀癌:濾泡狀甲狀腺癌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10%,濾泡狀癌較乳頭狀癌更具侵蝕性,易於通過血液轉移,向全身多處播散癌細胞

髓樣癌:約4%的甲狀腺癌是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髓樣癌通常會家族性遺傳,因此患者需接受基因檢測,以明確導致癌症的基因突變。

未分化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約占甲狀腺癌的2%,最常見於老年女性。這種腫瘤生長迅速,通常在頸部形成巨大的疼痛性包塊。它也易於全身轉移。即使治療,約80%的未分化癌患者也會在1年內死亡

甲狀腺疾病可能和過度診斷有關

很多研究團隊認為,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診斷技術越來越發達,超聲、CT掃描和核磁共振等檢查可以在早期發現甲狀腺疾病。但是,發病率的增加反映了診斷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於過度診斷的擔憂。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研究指出,1998-2012年間,中國87%的甲狀腺癌都與過度診斷有關。過去十年來,醫學界已經做出大量努力來減少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過度診斷,並儘量避免過度治療:

主流的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指南已經更新指出,無需對<1 cm的甲狀腺結節進行活檢以評估癌症對於小體積腫瘤,推薦甲狀腺半切而非全切手術

放射科相關指南也提出,對於橫截面成像檢測到的甲狀腺偶髮結節,減少過度檢查;建議根據外觀以及尺寸對結節進行分類以指導是否需要後續活檢

妙佑診所(原梅奧診所)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Center)在內的全球多家頂級醫院,以及不少指南目前已經建議,不要在無症狀的個體中篩查甲狀腺癌,並提倡對微小腫瘤進行積極監測而非立即治療

根據中國衛健委《甲狀腺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建議,只有高危人群需要監測篩查甲狀腺癌。

綜上,目前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過度診斷,目前醫學界也做出了努力以減少過度診斷。就算檢查出有甲狀腺疾病也無須太擔心,因為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不會癌變;就算是得了甲狀腺癌,大部分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預後也會不錯。

但畢竟沒人想動刀子,該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呢?

甲狀腺癌的預防

定期篩查

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2021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1.甲狀腺癌篩查要同時進行甲狀腺的功能檢查形態檢查

2.一般人群

目前沒有用於甲狀腺癌早期檢測或常規篩查的標準試驗;

臨床頸部體檢:20~29歲每2~3年1次,30歲以後每年1次;

頸部超聲檢查:30歲後每年1次(包括甲狀腺、頸部、鎖骨上);

3.甲狀腺癌高危人群(見下圖):頸部超聲檢查,每年1次(包括甲狀腺、頸部、鎖骨上);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結束時:建議分別進行1次頸部超聲檢查。

主動監測

美國甲狀腺協會(ATA)在2015年發布的指南中說,主動監測癌症是合理的選擇

妙佑診所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在內的多家頂級醫院都認為,對於較小的低風險乳頭狀甲狀腺癌,可以採取主動監測的方式

醫生建議的主動監測計劃,是每6個月對腫瘤的大小進行超聲檢查,持續兩年,之後每年進行一次檢查,這樣醫生可以了解腫瘤增長的速度。

預防肥胖

研究表明,年輕人的體重指數(BMI)上升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肥胖患者即使接受了手術,術後復發或者局部殘留的風險也會更高。不過,肥胖和驅動甲狀腺癌風險增加的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一項發表於甲狀腺領域權威期刊Thyroid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BMI較高的甲狀腺癌人群中,BRAF突變的發生率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肥胖可能導致越來越多侵襲性甲狀腺癌」提供了潛在機制解釋。因此,干預肥胖有助於降低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減少輻射

避免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和放射性塵埃接觸史。輻射是甲狀腺癌最重要的環境危險因素,人們更可能接觸到的輻射來源是CT。兒童時期接觸到的CT檢查與甲狀腺癌的關係更密切。研究表明,3次CT掃描的低輻射量會在小鼠中促進癌變細胞(cancer-capable cells)生長。

碘攝入適量

甲狀腺激素的產生需要我們攝取足夠量的碘,碘攝入不足可能會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但是碘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由碘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對於碘缺乏區而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會增加,補碘可能降低甲狀腺癌的風險,但也有研究顯示補碘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有關

碘的來源廣泛,如海鮮(包括海藻和魚)、粗雜糧、麵包、加碘鹽等等。雖然目前在大多數食品的包裝上,都沒有加碘的標籤,但咱們大部分人都攝入了足夠量的碘。(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每天攝入120微克的碘,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分別攝入230微克/天和240微克/天。)

別吃檳榔

研究報導,檳榔會引起口腔癌食道癌,中國海南的百歲老人嚼檳榔與甲狀腺結節的出現有關。雖然沒有發現檳榔促進甲狀腺結節轉變為甲狀腺癌的直接證據,但檳榔可以導致甲狀腺濾泡細胞退化,降低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狀腺素)水平。這可能與甲狀腺癌有關,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適量吃菜

十字花科類蔬菜(如青花菜、包菜、紫甘藍、葉芥菜等)和豆製品是飲食中最常見的致甲狀腺腫因子(goitrogen),可以導致甲狀腺腫。

健康地吃十字花科類蔬菜固然有其好處,但長期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或加劇甲狀腺功能減退。研究表明,在甲狀腺功能正常和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人群中,食用過量的大豆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的輕度升高有關、與游離甲狀腺激素的水平無關。它們富含的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等物質,會干擾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多個通路

總結

雖然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但這可能是因為診斷技術逐步提升。如果被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結節,首先要弄清楚它是良性還是惡性。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建議定期篩查、主動監測、預防肥胖、減少輻射,健康生活、合理飲食、增加運動、合理疏導不良情緒。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e藥環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1/159153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