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穀雨一過就是初夏!中醫提醒:養生注意防範「5月病」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的雨水變多了?沒錯,「雨生百穀」,今天(4月20日)我們就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初夏即將到來。

入夏前的準備,你做好了嗎?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未病中心「侯天舒博士」提醒——

此時正是健脾除濕,疏肝理氣的好時機,按照體質進行節氣養生,可達事半功倍的養生功效。

除此之外,還需警惕「五月病」趁虛而入!

一、入夏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侯天舒博士表示,主要有以下三點:

飲食清淡為主

以清淡素食為主,避免進食較多的肉類、奶製品、煎炸食物,以防積滯,而生內火。

防範「風濕」病

穀雨後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增加,風濕病邪易復發損傷機體,應小心防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保暖,不要久居潮濕之地,少吹風,避免淋雨。

天氣好時應多到外面曬太陽,適當鍛鍊,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運動方式舒筋活血。

●如果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等現象應及時就醫。

早睡早起,謹慎「春捂」

起居上,需注意早睡早起。侯天舒博士表示,肝藏血,早睡平臥有利於血歸於肝經。

穿著上,可以不再「春捂」了。穀雨節氣後,寒潮結束,早晚溫差變小,可適當減衣。

特別強調:孩子穿著冷熱,不能摸手或腳,一定要摸後背,後背溫熱即可,若有粘汗,則穿著過多。

二、穀雨養生

中醫分享3個小妙招

1、除濕安神茶

功效:除濕運脾,降脂安神

組成:陳皮3克,荷葉3克,百合3克,並隨症加減

注意事項:服用後出現輕微便溏(大便有點稀)或腹瀉屬於正常現象,可酌情減輕用量。

2、安神益腎足浴包

功效:溫經通絡,益腎安神

組成:紅花,杜仲,艾草各5克

注意事項:浴足溫度不超過45攝氏度,以免引起血壓波動。

3、安神醒脾香包

功效:醒脾安神,除濕防病

組成:陳皮5克,石菖蒲5克,薄荷3克等

提醒:需根據個人體質使用,無法判斷的可前往正規醫院諮詢中醫。

三、穀雨過後,當心「五月病」

什麼是「五月病」?

侯天舒博士解釋道,五月病其實並不是單指五月,而是泛指初夏時節因壓力和疲勞而出現的症狀。

因為大多發生在五一假期後,所以也被認為是假期後症候群或假期後綜合症。

五月病的常見症狀有:假期後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或工作,產生疲倦情緒;甚至出現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

侯天舒博士表示,五月正好是我國進入初夏的時候,這時候氣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乏力、疲勞、煩躁不安的症狀。

另一方面,從中醫角度來講——「夏季對應心」。夏季陽氣太盛,人體的小環境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心火旺盛導致心煩氣躁。

那該怎麼辦呢?別擔心,辦法這不就來啦!

四、4招教你遠離「五月病」

侯天舒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幾個預防「五月病」的小竅門:

點揉內關穴

如果心情焦慮、抑鬱,甚至消化不好、胃口不好,點揉內關穴可以達到調節心神的作用。

具體操作:可以用自己的手拇指,點揉對側這個穴位,以感覺脹痛為宜,每次每側穴位按揉2分鐘。

喝些薄荷水

薄荷不僅有疏散風熱、疏肝行氣的功效,還是平心靜氣的「心靈補藥」,有助於撫平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

如果做事提不起精神,還可以口含西洋參來提神。各種瓜類和豆類,也有健脾祛濕熱的效果。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選擇。

睡好子午覺

適當增加休息時間,尤其是要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陰陽平衡,各種不適也會消失。

●子時:23時至次日1時

●午時:11時至13時

如果因為夜晚燥熱睡不好,可以喝點百合蓮子粥,或用鴨子肉、絲瓜或冬瓜山藥來煲湯,助眠效果也很好。

自我調節是關鍵

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是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是在周末,比如打掃房間、寫信、聽音樂、逛街等。

保持生活正常規律化,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

同時,記得和朋友保持聯繫,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養成和朋友經常往來交流的習慣,可以有效避免和醫治孤獨感,減輕「五月病」症狀。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資訊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0/173770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