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共的"土地革命"究竟是怎回事?

作者:
我黨的"土地革命",從一開頭就具有鮮明的功利目的,那就是以"打土豪"籌軍餉,以"分田地"將貧苦農民套住,讓他們成為"擴紅"(擴大紅軍)的對象,變為自願或不自願的炮灰張戎毛傳曾介紹過,偉大領袖毛主席曾搶了滿滿一箱珍寶,乃是歷年"打土豪"積累所得,後來交給了"蘇維埃銀行行長"毛澤民。此事現在連我黨媒體都承認了。可見與長毛的太平天國一樣,搶劫確實構成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GDP的主要來源。而紅區的兵民的比例也遠遠超過了國民黨統治區。但它同時也給蘇區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上的災難。

網友讓我講講中共的土地革命是怎麼回事。其實我在舊作仲介紹過。這次要說的還是那個調調:農民當然是中共革命的主力軍,若否定他們,便是否定革命;若打擊他們,便是打擊革命。沒有大量農民投入革命鬥爭,則我黨絕不會上台。

但承認這個事實,並不等於接受中共捏造的那個弱智神話:農民問題是"舊"中國的最大問題,構成了"舊"社會的最大社會危機。國民黨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未能代表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而我黨察覺了這個問題,圓滿解決了這個危機,因此獲得中國大多數人民的擁護,這才取得了革命勝利。

我已經說過了,此乃弱智神話,也只能糊弄忽悠中國的弱智"知識分子"。我黨的政權是槍桿子打出來的,不是人民選上去的,與"民意"毫無關係。我黨擊敗國民黨,與秦國掃滅六國一樣,乃是同樣的道理--誰具有更大的動員人力物力資源的能力,特別是控制、組織、動員並運用人力資源的能力,誰就能在奪權戰爭中勝出。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把國家建成了當時最有效的動員機器,於是便在六國中勝出。而我黨之所以取勝,客觀因素就不說了,最根本的主觀因素,就是從蘇聯學來了舉世無雙的列寧革命工藝學,利用組織嚴密、紀律如鋼的革命政黨,作為組織控制人民的基本工具,控制了轄區內的所有人力物力資源,並把每個銅板、每根肌肉纖維都投入戰爭,進行西方所謂total war(通譯"總體戰"),而國民黨毫無這種本事,當然要在共產黨面前敗下陣來。這就是我黨發家的秘密。

具體說到農村,國共的區別,也就是組織控制農民的區別。不是共產黨解放了農民,而是共產黨比國民黨更會組織操控農民,因而最大限度地榨取和利用了農民的人力物力。您當然可以說我黨獲得了統治區域內絕大多數農民的支持,但那是因為他們從來也就沒有"不支持"的選項,正如《迎春花》上的"老東山"的"我不自願",到最後也只能變成"我自願"一般。

如果國民黨也有這套控制百姓的本事,則我黨絕無勝利可能。當年偉大領袖毛主席命令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就是以為那地方曾是鄂豫皖蘇區,"群眾基礎好"。不料劉鄧去了才發現滿不是這麼回事:老百姓見到共軍來了不是躲便是逃,蓋桂系在抗戰期間在那地方經營了相當長的時間,而桂系組織和控制百姓的本事要比老蔣強得多。

當然,所謂"控制農民",也不是單純的恐嚇,而是軟硬兼施的革命兩手,誘騙與恐嚇相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所謂"誘騙",包括"啟發階級覺悟"的宗教教育,以及實際上的物質獎勵。而所謂"土地革命",就是兼具革命兩手的控制農民的巧妙手段。說白了,它就是《水滸傳》上的"投名狀"戰略,通過它把農民牢牢地捆在我黨的戰車上,亦即誘騙與迫使相結合,使得農民犯下搶劫或殺人的罪行,從此斷了後路,只能橫下心來與我黨干到底。它當然行之有效,但要把這種愚弄與利用當成是對農民的"解放",則未免太過滑稽。

除此之外,"土地革命"還有更實際的目的:提供軍餉。一個軍隊是需要金錢和糧食養活的,而中國人特別是拜革命教徒們常常忘記了這個最簡單的人類常識。紅軍起事,錢糧從哪兒來?當然只能如古已有之的土匪一樣,去老百姓那兒搶。這就是共產黨為何被國民黨罵為"共匪"。那其實是一種事實陳述,蓋所謂"匪幫",就是"靠暴力搶劫百姓財富的武裝集團"。據此定義,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就是一支現代土匪隊伍。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會見尼克森時指出,國共雙方都罵對方為匪,似乎那"匪"只是一種辱稱。但實事求是地說,國民黨罵共產黨為"共匪"是事實陳述,而共產黨罵國民黨是"蔣匪"則是誹謗。這根據很簡單:國民黨自起事那天起,就不曾靠以暴力直接搶劫百姓,初期在海外是靠捐款,後期在國內則是靠徵稅。您可以指責他們是暴政苛政,卻無法指責他們是土匪強盜。

前些天有個"網上名家"反駁我的史論,告訴我:"毛主席要保護所有富人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毛主席。"那大概是我一生受到的第二次最大的震駭吧,鬼話稱為consternation。第一次驚駭是聽到林思雲說"共產黨救了農民"。而這次卻是聽見這位"名家"的名言。這位先生說,他是從毛委員的《井岡山的鬥爭》中看來的。如果他真熟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著作,就該知道毛委員規定的紅軍三大任務是:"打仗消滅敵人","打土豪籌款子"與"做群眾工作"。

那麼,怎麼"打土豪,籌款子"涅?我在文末附上了當年國軍繳獲的紅四軍政治部所編的《籌款須知》,請同志們這就去看看,長長見識,學習學習毛委員是怎麼"保護富人"的。如所周知,井岡山是第一個紅色根據地,紅四軍乃是毛委員親自指揮的嫡系部隊,不難想見,那文件即使不是他老人家親自起草,也一定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親切指點。但這一套並不限於中央蘇區,這先進經驗很快就傳到其他蘇區去,成了蘇區的標準作法。張國燾同志到達鄂豫皖蘇區後,就發現當地監牢裡關了許多從"白區"抓來的綁票勒贖的地主老財。他覺得這種做法太那個了些,於是便命令部下把他們放走了。

這在紅軍起事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否則哪兒來的軍費給養?因此,"土地革命"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崇高,毛委員之所以對之情有獨鍾,一來是他從小看的就是《水滸傳》一類遊民經典,二來是除此之外也別無籌餉的辦法。不去把他從爛章回小說以及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那兒學來的黑社會功夫使出來(偉大領袖曾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的名篇中指出:"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國監獄全部腐敗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縣作調查時該縣的一個小獄吏。"),又該如何去養活拉起來的槍桿子?

不過,現代土匪與傳統土匪(亦即官修史書稱為"農民起義"者)畢竟不同,具有以下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體力勞動差別--NND,我當年政治課學得實在太好,都成條件反射了都):

第一,傳統土匪紀律鬆懈,道德敗壞,而現代土匪紀律嚴明。三大紀律的第三條就是"打土豪要歸公"(後來改為"一切繳獲要歸公"),並不是誰搶來歸誰,而是把搶劫化成了一種聖潔的宗教儀式。搶劫不會敗壞士兵素質,反而成了一種革命考驗。

第二,傳統土匪不分貧富,見人就搶,甚至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我黨雖然在早期也這麼幹過,但後來就改正了,只搶富人(或用那位網上名家的說法是"保護富人"),不搶貧民。搶劫具有的選擇性竟然高到"打土豪"與"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並行不悖,堪稱奇蹟。不僅如此,除了井岡山初起事那陣,若有可能,我黨就不使用軍隊,而是儘量動員貧民去搶,以便把他們綁上戰車。當然,沒有動員群眾的餘裕時例外,此時只能由軍隊去搶,因此《長征組歌》上所唱的"鐵流兩萬五千里",應該讀為"錢流兩萬五千里"才對。

第三,傳統土匪毫無信仰,更無解放窮苦人的決心,而現代土匪則是史無前例的"教匪",即有高度的宗教覺悟,有為聖教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這高度的"宗教覺悟",就是教徒們並不把搶劫財物與殺人看成是可恥的罪行,反而認為那是"解放全人類"的無上光榮的業績。這一點就連髮匪都望塵莫及。

境內土豪打光了,那該怎麼辦涅?到"游擊區"去搶。張國燾已經在其回憶錄中講明白了。所謂"游擊區",就是雙方都不能控制的交戰區域,也是我黨"打草谷"的對象。所謂"打草谷"古已有之,乃是北方遊牧民族深入漢境搶劫的專用術語,倒不是literally去搶糧草,主要搶的是婦人金帛。而我黨則是真正的打草谷,大有古風,也就是動員紅區的農民全體出動,跟隨紅軍哥哥到"游擊區"或甚至"敵占區"去,幫人家從事三秋勞動,實行"單搶",搶割人家成熟的莊稼,把它們浩浩蕩蕩地挑回蘇區來。遺憾的是偉大領袖的詩詞中沒提這茬,只說了"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卻沒說"分糧真忙"。糧食搶回來後,紅軍哥哥拿大頭,百姓拿小頭。

列寧同志教導我們:"革命是人民群眾的盛大節日。"確乎如此,據張國燾說,打草谷乃是蘇區革命群眾最盼望的盛大節日--誰不願不勞而獲?無產者尤其如此。因此它是蘇維埃政權最受人民擁護、最不被抱怨的施政內容。一旦盼來紅軍外出打草谷的特大喜訊,蘇區人民便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到時便自動浩浩蕩蕩地出動,跟隨紅軍哥哥前去奮勇打草谷。

但張國燾畢竟是老牌右傾機會主義者。他覺得打草谷勢必造成蘇區與周邊地區人民群眾的對立。那道理再簡單不過:名義上只打"土豪"的草谷,事實上誰TMD知道、誰又TMD在乎,收割的到底是哪個倒霉蛋的莊稼?草谷的頭上又沒戴高帽子,或是脖子上掛著黑牌,或是手臂上戴著白袖套(這些都是文革期間"階級敵人"們的裝束),要區分其"階級性"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還不是只能見了草谷就打。即使打了地主老財的草谷也罷,那不是連佃農的口中食也奪去了麼?你讓人家怎麼感謝共產黨?因此他決定終止這種搶劫行為,改為引入高產作物,解決糧荒,再以收稅的方式籌措軍糧。這當然是從奪取政權的策略著想,但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

如上所述,我黨的"土地革命",從一開頭就具有鮮明的功利目的,那就是以"打土豪"籌軍餉,以"分田地"將貧苦農民套住,讓他們成為"擴紅"(擴大紅軍)的對象,變為自願或不自願的炮灰。

這種急功近利的措施,確實能飲鴆止渴,解決急迫的糧餉與兵源問題。張戎毛傳曾介紹過,偉大領袖毛主席曾搶了滿滿一箱珍寶,乃是歷年"打土豪"積累所得,後來交給了"蘇維埃銀行行長"毛澤民。此事現在連我黨媒體都承認了。可見與長毛的太平天國一樣,搶劫確實構成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GDP的主要來源。而紅區的兵民的比例也遠遠超過了國民黨統治區。但它同時也給蘇區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上的災難。

在政治上,它撕裂了族群,使得百姓自相殘殺。在國共兩黨反覆拉鋸的地區,窮鬼們和富鬼們徹底喪失理智,使得昔日寧靜的村莊成了血淋淋的絞肉機,鄉鄰們隨著國共兩軍的來回占領,瘋狂反覆"翻燒餅",競相用慘絕人寰的手段屠殺對方,以致連劉胡蘭那種我黨童工都成了犧牲品。

這種爛事,使得共產黨在30年代絕大多數國人心目中完全成了過街老鼠。除了龜縮在上海租界的幾個左派文人能利用帝國主義的言論自由,宣傳"保衛蘇維埃"之外(記得我家有本丁玲在上海租界主編的《北斗》雜誌,完全與黨內刊物無異,全是"保衛蘇聯"、"擴紅"之類的政治口號),社會各界人士(包括知識界文化界的主流)並不同情他們。社會上眾口一詞都指紅軍為土匪。聽先母講,當紅軍逼近她的家鄉時,全體百姓特別是婦女同志們都陷入極大恐慌。女同志們還鄭而重之地商量如何自殺免辱:)幸而紅軍後來沒去,全體百姓這才如釋重負。這當然有蔣匪幫欺騙宣傳的成分在內,例如八項注意里有一條就是"不調戲婦女",但也說明紅軍的口碑實在太差,與"迎闖王不納糧"完全是兩回事。

在經濟上,土地革命使得紅區民生凋敝。這當然首先是連綿不斷的戰爭造成的:且不說戰火帶來的直接破壞,即使國軍不打入蘇區,蘇區也吃勿消,蓋它完全是戰爭基地。全體百姓的每個銅板、每根肌肉纖維都投入戰爭,當然民生必然凋敝。由此進入惡性循環:百姓越窮,軍餉就越支絀,軍餉越支絀,就越加大搜刮百姓的力度,於是百姓也就越窮。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中央蘇區搞的"查田運動",就是這種"雞腳上刮筋"的敲骨吸髓運動:先搶地主,地主整死了再搶富農;富農也整死了,就來"查田運動",把中農說成是"隱瞞田產"的富農,於是又開闢了新財源。敬愛的楊尚昆主席和劉英同志(張聞天夫人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老部下)就生動地介紹了當年的"查田運動"與"擴紅":

"我最近想,毛主席在瑞金也有沒有『左'呢?比如說查田運動,你們現在看看有個文件那是很『左'的,那是毛主席主持搞的呀。那時總的當然他不當權,但是他做具體工作,他這個查田運動就是『左'的。(劉英插話:我在於都第二次擴紅,他直接領導我。他給我的批語是誰反對擴紅的就殺。後來又來電話,要三天找出反革命。於是縣保衛局就抓來一批人,硬說人家是『改組派'。我是覺得『左'的。後來是洛甫來了一封信,說反對擴紅的不一定是反革命。我們才把這些人放了。)查田運動的結果是整了一批中農,至於富農那時早就沒有了。那麼在這種高壓下就擴紅,創造紅軍一百萬。誰敢不當紅軍呀?當然擴紅成績是主要的,但是那樣的方式是不好的,事實上等於抽丁,像興國那裡抽得就根本沒有什麼壯丁了。"(《楊尚昆1986年談張聞天與毛澤東的關係演變》,《炎黃春秋》,2009年第3期)

"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當時蘇區的規矩是,誰家有紅軍,誰家的土地就由村民代耕,到最後抽壯丁抽到如楊主席說的興國全縣無一壯丁可抽,當然只能讓童與姑們去代耕,這收成如何還用說麼?

即使不抽丁擴紅,所謂"土改"也未必能給貧農帶來什麼好處。國燾同志早在鄂豫皖蘇區發現這個問題了:當初無論是地主、富農還是中農,只要是自耕農,都具備足夠的再生產資本,諸如耕牛,大農具等等。佃農和僱農沒有土地,倒也不必操這些心,向東家租地或當長工就完了。但土地均分後,即使把耕牛與大農具均分給農民,那也有若干家分不到--一頭牛總不能割成幾份分牛肉吧?張國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組織互助組,幾家合用一頭耕牛或大農具。但既然是合作,那生產效率就絕對不會高,建國30年的集體化道路已經昭示了這一點了。

在我軍出關搶占東北後,黃克誠同志也曾向敬愛的黨中央報告過,土改極大地降低了生產力。東北原來不比 大陸,地廣人稀,大片土地由地主經營。劃成小塊小塊分給農民後,不能再集中經營,產量頓時急劇下跌(參見《雪白血紅》)。

因此,與弱智"自由知識分子"們的浪漫想像完全是兩回事,土地革命非但沒有解放農民,反而使得他們的日子更加水深火熱。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國燾同志才最先懷疑蘇維埃運動是否正確,最先萌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那就是不分土地,只搞減租減息。然而他不但為此遭到博古中央的嚴重警告,而且後來受到了"偉大領袖"的帶頭攻擊。上面已經說過了,由於深受《水滸傳》等爛書的薰陶,"偉大領袖"毛主席對"殺富濟貧"的蘇維埃運動情有獨鍾,如果不是偉大船長史達林下命令,他絕無可能放棄這套,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

即使是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中共仍然捨不得扔掉"蘇維埃運動"。直到史達林在1月19日主持了專門的會議,決定致電中共中央,提出根本改變蘇維埃革命方針的建議,質問中共中央:"你們是否認為在你們的地區從蘇維埃制度過渡到人民革命民主管理制度是適宜和適時的?"中共中央才奉命作出決定,公開聲明擁護中央政府,放棄紅軍番號與蘇維埃的名稱,放棄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政策(楊奎松:《抗戰期間共產國際與中共關係文獻資料述評》,http://www.yangkuisong.net/ztlw/yjzs/000242.htm)。而國府對這決定立即給予支持。直到皖南事變爆發,所謂"邊區政府"以及中共軍隊,都是由國府出錢供養的。皖南事變後,我黨已經控制了足夠大的區域,完全可以靠徵稅養活自己,就再也用不著去"打土豪籌款子"了。

如所周知,抗戰乃是我黨起死回生、最終奪取了全國的轉折點。但一般人都只看到了我黨大發國難財,趁機瘋狂擴張,不救中國助東洋,專門襲擊國民黨。這當然是主要的成功因素,但在我看來,一個被人忽略的重要因素,是我黨遵史達林之命,放棄了蘇維埃運動和土地革命,改為從事所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亦即在政治上裝點"民主"門面,在農村實行減租減息等等。這一套徹底改變了我黨原來的醜惡形象,爭取了國統區的"知識分子"們。等到後期我黨拋出所謂"聯合政府"的口號來,就更是把幾乎全部國統區的"知識分子"套入彀中了。

責任編輯: 白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31/175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