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天氣濕熱食物容易發霉!小心水果、甜食、含糖飲料易引起濕性疾病

為什麼不新鮮或隔餐的食物對身體不好?

台灣是一個又濕又熱的地方,食物只要稍一不注意保存,就會發霉或受微生物污染;近年來有幾份調查顯示,玉米與花生遭黃麴毒素污染相當嚴重,而黃麴毒素導致肝癌已經研究證實,其他如赭麴毒素對腎臟的傷害也經披露,這些毒素的毒性加熱烹煮都無法消除。

玉米與花生都是台灣當地生產的新鮮食物,稍一不注意保存就容易遭到微生物污染,更何況是外地輸入的榖類,或加熱過已破壞細胞外部保護結構的食物,更是難以避免微生物污染。

為保持健康,儘量食用新鮮食材,及時烹調,立即食用。否則極容易出現肝火或腎虛的脈象,也就是造成肝腎功能過度負擔的中毒現象。

為什麼儘量避免生冷類食物?

生冷的食物一入口即讓胃經的氣血由實轉虛,代表胃腸消化吸收的功能大為減弱,然而大部分藥物都經由胃來消化吸收,如此藥效不但打折扣,也加重胃腸負擔。

為什麼儘量避免刺激性與五味偏重的食物?

不斷累積同類的食物或環境的影響,便會造成身體不同經絡之間的偏盛或偏弱,持續久了也就形成特定的體質;譬如《黃帝內經》中提到海邊的居民常吃鹹味海產,因鹹味入腎久而傷腎陰,進而形成發熱的體質。其他不同味的食物也有同樣的性質,「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健康的人飲食不偏不缺,偶一偏缺也能彼此平衡;但生病的人不然,已有偏缺之下,稍一失衡則惡性循環,積重難返,額外增加治療的困難。

為什麼儘量避免水果、甜食、含糖飲料、麵食、發酵食品?

甜性食物屬性為濕;台灣地處亞熱帶,又是海洋性氣候,濕氣偏重,因此盛產濕性的食物,如水果與甜性作物,也好發濕性的疾病,如風濕痹症與瘡瘍腫瘤。若任由飲食加重體質的慣性,縱使對症下藥,也會讓病邪到處遷移流竄。

濕性體質與疾病是台灣當地的主旋律,因此本地生病的患者,我一向嚴格要求必須禁吃甜食、麵食與發酵類食物,縱使在調養階段,也強調儘量避免過量,以免濕性疾患舊病復發。必須從當地主食如白米中攝取適當而穩定的糖類,來供給每日生活所需的熱量,與代謝所需的營養成分,而非單純滿足口腹之慾的甜點。

其中,水果又大多為生食,不但不易消化,並且在栽種的過程常噴灑大量農藥以防止果甜招蟲,不但難以洗除也易累積,造成肝臟代謝的負荷而形成肝火。

而且水果飲料無論寒熱皆屬濕性,因其味甜汁多可審其性,若無病之人,處於乾燥地區如大陸性氣候之歐美洲,適當的有機水果攝取自然是利多於弊。

然台灣為海島性氣候,地處東南濕熱之地,不只勝產濕性之水果,亦流行濕熱之病,輕者如青春痘、過敏、肥胖、肝炎之病,重者如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鼻咽癌與肝癌之病,居此濕熱之地,不出三年必有濕性之體質。

當體內糖的濃度過高會造成糖化作用,改變身體內蛋白質的結構,這是目前世界各國抗老化研究的重點,恰恰吻合《內經》「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的古訓。

而且飲料食物中含有糖,會使體內腸道的微生物大量生長,而危害身體。在糖分充足的環境中,腸道中的微生物攝取糖分即可生長,不需要靠分解食物的殘渣而生存,也就失去了清道夫的功能。而且大量生長產生的廢物,自然造成人體的負擔。

甚者,濕性體質之母親所產之胎兒亦多具此體質,故恣食水果飲料之孕婦不但易肥胖腫脹,甚至罹患妊娠糖尿病,其胎兒出生時亦多黃疸、胎毒之病。

至於水果含維生素,完全是「白馬非馬」之議,其實可由蔬菜全然取代,蔬菜所含維生素遠多於水果,適當的烹煮後仍然充足。

水果中所含最多者為大分子的果糖、果酸,正是濕性之主因,也是一般人所最愛。但若醫生不能知「氣增而久,病之所由」,且勇於拂逆病人之病性,則病必根深蒂固。

就算處以正確對症之湯藥,也只是遷移他處而無法完全根治,遇司天運氣氣候之變化即又復發,不但非病患之福,亦有失醫師防微杜漸之道。

良醫治病當審其病機病因,謹慎處方用藥,並留意病人飲食作息之影響,防範於未然,病方得以痊癒。否則遷延日久,變生重症,實醫者之責。

所以,雖嗜甜好食水果飲品為人之常情,但醫者應清楚病之人情、地理、天氣之影響,要求病人適嗜欲於恬淡,方能合於治病之理與養生之道,所謂上醫治未病當如是!可惜一般人哪能聽得進忠言逆耳,這不正是人性,也是醫道最深的考驗。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華人健康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2/176554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