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國人老說豬肉不香了?不是挑嘴了,豬確實變了

三土豬肉為啥會被洋豬肉擠出餐桌

那麼,你可能會問,既然都說了土豬肉的風味和品質都優于洋豬肉,那為什麼中國豬肉市場還會被大量的洋豬肉占領呢?

答案很簡單,這是市場的選擇。

首先,洋豬的生長速度遠遠高於土豬。

中國地方豬育肥期的生長速平均在400g/天左右,而外國的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的生長速度普遍達到了700g~900g/天左右[8]。

中國本土豬多是小黑豬/圖蟲創意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差距。要知道,在幾十年前,讓人們都能吃上肉,是比肉的風味更讓人看重的目標。從這個角度看,引入生長速度快的外來豬,無疑對中國豬肉的供應有巨大幫助。

而生長周期的縮短,對養殖戶來說,也意味著成本的降低。

舉個例子來想,養一頭本土黑豬,從豬仔到成豬,生長周期需要12個月,而養一頭進口洋白豬,只需6個月。這期間飼料、人工等等成本核算下來,差距甚至可以達到幾千元[9]。

同時,土豬的產仔率也因為育種行業內卷,優勢被「卷」沒了。

在過去,中國土豬的繁殖能力相較洋豬是占優勢的,這也是養殖戶青睞本土豬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隨著近年來國外育種投入增加,外國豬越來越能生了。像丹麥法國和加拿大的長白豬每胎的產仔數量已經超過15頭,甚至高於某些國內的高產豬種。而中國的地方豬產仔性能本來還不錯,現在一對比,就不太夠看了[10]。

因此,站在養殖戶的角度,從經濟效益考慮,選擇外來豬品種進行養殖,無疑更加划算。

在農場裡規範養殖的洋豬和它們的豬崽/圖蟲創意

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缺油水」,更加偏好瘦肉。這也使得瘦肉率更高的洋豬肉更加受到青睞。

研究顯示,外來品種中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的胴體瘦肉率,均在60%以上,而中國地方種豬的瘦肉率平均水平僅僅只有41.2%[11]。

這種「瘦肉偏好」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養殖戶之間,掀起了一股引進「瘦肉型洋豬」的熱潮。長白、大約克、杜洛克和漢普夏等等世界著名瘦肉型豬種在這一時期陸續從原產地引入中國。

可以說,我們現在失去的每一口土豬肉,都是我們當初自己用筷子投的票。

當然,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土豬和洋豬在中國市場的此消彼長不是一件壞事。洋豬的引進和普及,讓普通人吃上更加便宜、瘦肉更多的豬肉,同時,也讓養殖戶有利可圖,可以說利多多方,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

土豬肉和洋豬肉的價格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洋豬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圖蟲創意

對那些念念不忘土豬肉的人來說,也並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只要錢包有底氣,如今不少豬肉品牌旗下都有土豬肉的產品,只不過很多都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價格普遍比較貴。比如,市場上普通的豬肉價格一斤只要15塊錢左右,而某土豬品牌一斤土豬肉差不多要40多塊。

如此對比一下土豬洋豬的價格,我的錢包它小聲告訴我,洋豬肉也蠻香的......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好好生活事務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7/176794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