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國女人都有一個梳子情結。握在手上仿佛握住樹木的年輪,讓髮絲穿過梳齒,穿過寂寞與愁思,在手上流淌成一種情緒,再包裹到梳子上,成為,一種心事的見證!
梳子的發明,可追溯至黃帝時代,《漢書》記載:方雷氏,黃帝妃,生玄囂,是為青陽。
在華夏上古文明時代,部落聯盟首領軒轅黃帝的一個王妃名叫方雷氏,她就是開創了華夏族鳳凰圖騰的黃帝長子——玄囂的母親,是一位高貴典雅、和藹智慧的王妃。
當時,在人類剛度過茹毛飲血的原始蠻荒世紀,進入到上古文明時代,方雷氏王妃所掌管的王宮裡的二十多位女子,經常蓬頭亂髮,一遇到農曆、祭拜、締約、結盟、出征、凱旋、慶祝等部落聯盟重大節日的時候,為了參加這些盛大的典禮,她就召集這些女子,用自己的手指逐個將她們的蓬髮捋順,時常捋破手指。
有一年,河裡發了一場大洪水,給黃帝發明舟船的狄貨,從洪水中撈回十九條比胳膊還粗的大帶魚。本來烹飪工作由黃帝的三妃彤魚氏負責,不料彤魚氏有病在身,狄貨只好去找方雷氏。於是,方雷氏按照彤魚氏平時做魚的方法,將石板加熱後,把帶魚放在石板上翻滾,不一會帶魚就烤熟了。吃完魚後的魚刺堆了一地,方雷氏便隨手揀起一根折了一節,左看右看覺得非常美觀,不由得用帶魚刺梳刷披在自己肩上的亂發。不一會,她就將一頭蓬亂的頭髮梳理得服服貼貼,方雷氏於是把這些帶刺的魚骨暗暗收藏起來。
第二天,她把這些魚刺折成一寸來長的短節,叫來身邊所有女奴,發給一人一節,並開始教她們如何將頭髮理順。但是,這些女子因為使用不得當,不是將魚刺扎進頭皮,就是因力太大而將魚刺折斷。方雷氏只好叫黃帝手下專做木工的睡兒,依照魚刺模樣用木頭製作。幾天後,一塊木板做成的帶魚刺式梳子完成了。
方雷氏一看笑著說,這刺比手指頭還粗,簡直像個耙地的耙子,怎麼用來梳頭髮呢?睡兒回去後,苦思冥想,終於想到改用竹子又給方雷氏做成了一把梳子。方雷氏看後,十分滿意。這就是中華民族婦女使用梳子時代的開始——這也就是梳子的由來。
古時有一種木頭,因為特性高貴、養生且有靈性,曾盛行於宮廷,人人喜好貼身使用。
它只在熱帶的雨林里生長,時光賦予其堅硬緊密的質地,入水即沉底,侵蝕不朽,木紋自然漂亮,香味清雅且悠然,這樣難得的木頭,叫做檀木。
檀木製梳,在中國有千年的歷史,尤其小葉紫檀為貴,紫檀梳頭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起到頭皮按摩的作用。
它和髮絲是有默契的,你每梳一下,頭上的青絲就順滑一分。
把它交給一個需要關心的女人,正好適合她手握,冬夏不凍手,也沒有靜電,天然檀木特有的油脂,會隨著平常的使用,默默的滋養著髮絲。日復日,年復年,頭髮仍可保持著年輕時的模樣,濃密,且絲毫不凌亂。
它自有的淡淡香氣,能夠讓睡不好的人夜夜好眠。
梳子經匠人手工打磨後,梳齒圓潤,木質柔韌,用它來梳頭,能促進血液循環而不傷頭皮。頭痛疲累的時候,睡眠不好的時候,女兒就用這梳子給老人家按摩頭皮,從額前到腦後,一遍又一遍,直到能夠安穩入眠。
即使青梅枯萎,竹馬老去,木頭會更溫潤,與手、頭髮的貼合會更默契,會和愛你的人一樣,一起驚艷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