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是手指的保護層,它能使富含神經的指尖免受傷害,也能協助手完成抓、挾、捏、擠等動作。但在醫生眼裡,它還能成為人體健康的縮影。
正常的指甲平滑、紅潤、有光澤,厚薄適中、堅韌不脆,但當其出現變化時,很可能預示著一些潛在的健康危機。
甲真菌感染(灰指甲),可以說是最常見的指甲病變,因而當很多人出現指甲變色、增厚等狀況時,都懷疑是不是感染了灰指甲。但其實並不一定,很多疾病也會出現指甲異常的表現,要學會辨別,更要提高警惕,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案例
老王在剪指甲時,發現有幾個指甲開始渾濁發白、點狀凹陷,以為是得了灰指甲,便去藥店買了些藥。但幾個療程結束了,指甲不但沒好轉,反而嚴重了,手上、背部還出現了大小不等的紅疹子。
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指甲異變並非真菌感染所致,而是患上了「銀屑病」。
1
指甲出現點狀凹陷
可能預示銀屑病
銀屑病,也就是牛皮蘚,屬於慢性炎症皮膚疾病,容易復發且難以根治,卻可累及心、肝、腎等組織器官,也可引發關節炎、高血壓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也是被世衛組織認定的「十大頑疾之一」。
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是銀屑病的典型特徵,但數據顯示,約50%的銀屑病患者伴有指(趾)甲的損害,而近10%的銀屑病是從指甲開始的。
這是由於指甲是從指甲根部的表皮處生長出來的,形成指甲的蛋白也存在於人體皮膚之中,因而皮膚情況會影響指甲的狀態。
表現:
①初期指甲上有小的點狀凹陷或波紋狀;
②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甲板不平,同時失去光澤;
③有些人甲板會出現縱嵴、橫溝,亦或是甲床剝離或整個甲板畸形、缺失。
2
指甲異常
可能是各種疾病的「信號」
1
勺狀指:缺鐵性貧血
健康的指甲往往是中部隆起、邊緣彎曲向下。但若是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指甲則會呈現出中部凹陷,邊緣外翻、翹起,指甲無光有紋路的狀態,因與正常指甲剛好相反,也叫「反甲」、「勺狀指」。
不過一般在發生缺鐵性貧血數月後才會出現「勺狀指」。
缺鐵,本身並不會導致指甲畸形。而是由於在鐵缺乏時,會導致指甲內胱氨酸量低於正常,指甲生成受阻,便會造成這種「勺狀指」。
此外,缺鐵性貧血的人初期還會伴有頭暈、愛忘事、愛發脾氣的現象,一般需注意鐵的補充,可適當多食用毛血旺、紅肉等,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銅元素、維生素B12等,它們都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
2
乾燥易裂:小心甲狀腺疾病
指甲經常在潮濕或乾燥環境中,如經常游泳、美甲,或飲食中缺鐵、維生素A等都可能引起指甲乾燥易裂。但若排除上述因素,長期指甲乾燥開裂,就要小心甲狀腺疾病了。
因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導致人體代謝緩慢,使皮膚組織及表皮濕度降低,進而導致皮膚乾燥,指甲出現紋路、脆性增加。
甲減患者除了皮膚和指甲的乾燥,還會伴隨力不從心、行動和反應變遲緩、情緒抑鬱、體重增加等情況。
3
特里甲:警惕肝臟疾病
理察·特里醫生發現,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存在磨玻璃樣不透明的白色甲床現象,且往往呈對稱性,拇指和食指更常見。這種異常的指甲便被稱為「特里甲」。
特里甲的診斷標準:
①指甲的近端呈蒼白色;
②指甲遠端呈現正常粉色,寬度一般約0.5~3mm;
③半月白消失;
④指尖靜脈回流減少;
⑤10個手指甲當中至少4個符合上述改變。
這種情形是由甲床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的。特里甲是肝臟病的象徵,但並不是說出現特里甲就意味著患上了肝病。有研究發現特里甲與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也具有明顯相關性。不過從研究數據來看,特里甲與肝病相關性最高。
此外,像蜘蛛痣、肝掌、脖子變粗、肚臍外凸等也都是肝病的「信號」,要格外注意。
易混淆的林賽甲
林賽甲又叫兩截甲,與特里甲相似,容易混淆,但二者預示的疾病完全不同。
林賽甲的診斷標準:
①指甲的近端部分(40%-80%)的甲床是白色;
②遠端呈深色(紅、粉、褐色)。
林賽甲很可能是慢性腎衰竭的跡象。
林賽甲在紅斑和指甲的游離緣結合處,因色素沉積會出現褐色條帶,而特里甲則沒有這條深色帶。
4
杵狀指:可能是肺癌先兆
正常的手指都是直的,而杵狀指患者的手指末端會鼓起,指甲蓋也會凸出、增大。
杵狀指可見於多種系統疾病,其中肺部疾病占75~80%。當肺部出現病變,導致氣道阻塞,易誘發組織缺氧,從而在離心臟較遠的手指末端表現為周圍組織增厚,即杵狀指。
特別要注意的是,肺癌中杵狀指發生率約為1.6~9.4%,其中以杵狀指為首發症狀的並不少見。
自測杵狀指
將雙手中指向內彎曲,末端關節及指甲併攏。正常情況下,兩指甲根部會有一個菱形空隙;如果空隙變小或消失,則可能存在杵狀指。
除了杵狀指,肺癌還可伴隨刺激性乾咳、胸痛不適、聲音嘶啞等症狀。
5
黑色縱紋,警惕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所有惡性腫瘤中進展最快、預後最不好的惡性腫瘤之一,也被稱為「癌中之王」,其病死率非常高,所以一旦發現異常,建議儘早檢查。
指甲上長黑線,稱為「線狀黑甲」,多是甲母痣,因黑素細胞異常增生、聚集所致,一般不會造成威脅;但當甲母痣寬度>3mm、短期內明顯增寬、呈尖三角狀、甲板破壞、甲周皮膚出現黑斑時,就可能是早期甲黑色素瘤。
除了指甲,黑色素瘤還容易長在腳底、大拇指、手掌等處。
最後要提醒大家,指甲只是健康狀況的參照物,當其出現變化,不要惶恐不安,及早做個檢查,排除病因即可。
除了正視指甲變化,還有這兩個誤區也要避免:
2
關於指甲的那些真相……
1
「小月亮」越多,身體就越健康?
「小月亮」指的是我們指甲的生發層,一般長在甲板下的甲母質呈一種白色,形似月亮。
它的大小與先天的甲母質的位置和指甲的生長速度等有關,但和健康沒有必然的關係。
2
指甲剪得越短越好?
不少人剪指甲時都喜歡貼著肉剪,覺得短指甲可以避免細菌的藏匿,還能預防甲溝炎。但你可知,這種剪法是錯誤的。
首先,指甲太短容易露出嫩肉組織,更易造成手指指甲與甲床脫離;其次,還容易造成嵌甲,嚴重的甚至會演變成甲溝炎。
剪指甲時不要太短也不宜太長,留白大概1mm左右即可;最好將指甲前端修得方一點,邊角稍微打磨光滑。
3
喜歡咬指甲,也可能是種病
很多人以為咬指甲只是一種壞習慣,其實,這也可能是一種病——咬甲癖。
咬甲癖是指患者不自覺的啃咬指甲,尤其是在焦慮、緊張、不安時,往往咬到甲下出血還不停止,嚴重的甚至出現甲溝炎。
有研究顯示,在所有咬甲癖的兒童和青少年中,三分之二有其他精神障礙,比如過動症、分離焦慮症、強迫症、精神發育遲緩、抑鬱症等等。
因此,若兒童出現咬指甲的習慣,一定要及時制止糾正;當咬指甲成為一種情緒宣洩方式時,可以尋求心理疏導。
身體小小的異常,也可能是疾病信號
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