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個蛋,心臟病和癌症死亡風險會增加?可信嗎

雞蛋容易堵血管」

「雞蛋升高膽固醇

「雞蛋吃多了致癌」

......

關於雞蛋的流言日益增多,真真假假,讓人頭大。

雞蛋是補充營養不可多得的食物,但總有傳言說雞蛋會危害健康,其中不乏一些研究,在科學界,雞蛋是好是壞也存在爭議。

但這些說法或推理性研究,又經常被另一項更權威的研究所推翻,如此一來,普通老百姓更是不知道該相信誰。

這不,近期流傳的一項研究,又將雞蛋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話題熱榜。

不少傳言稱,浙江大學的研究指出,每天多吃一個蛋,會增加心臟病和癌症死亡風險。

傳言愈演愈烈,雞蛋因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致癌物」,真相究竟如何?

一、研究發現:每天多吃一個蛋,心臟病癌症死亡風險會增加?

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曾發表了一項由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研究人員聯合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對年齡在50~71歲之間的52萬餘名受試者進行了為期16年的隨訪,在隨訪過程中,有近13萬人死亡。

通過分析對受試者日常飲食攝入食物的問卷調查後發現,全蛋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之間有明顯相關性(調整人口統計學特徵、飲食因素以及膽固醇攝入等因素後依舊存在)。

具體來看,受試者每日的飲食內額外攝入300mg膽固醇(一顆雞蛋內的膽固醇約為186mg)與過早死亡機率增加1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6%、癌症死亡風險增加24%相關。即便是每日只攝入半個雞蛋,也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7%相關。

吃雞蛋竟然會增加多種疾病的死亡風險?那這是不是代表雞蛋不能吃了?一起跟隨小妙接著往下看。

二、雞蛋到底還能不能吃?

當然能吃,上述的研究更多的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攝入雞蛋與死亡風險增加之間的因果關係。再加上,美國群眾與國人之間的營養、環境、個體差異、生活習慣以及慢性疾病流行病學也存在不同,不能將該研究結果直接推廣到非美國人群,這是不科學的,需要理性看待該研究結果。

那麼,我們一天應該攝入結果雞蛋為宜呢?讓研究來告訴你答案。

《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指出,每日攝入一個雞蛋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且亞洲人適量攝入雞蛋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不僅外國有研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余燦清也做過研究,研究發表在《eLife》上。研究指出,每日攝入1個雞蛋可以讓血液中心臟健康代謝物含量增加,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益處。

日常吃雞蛋建議最好吃水煮蛋、芙蓉蛋以及蛋羹等,相較於煎蛋、炒蛋會更加健康一些。

值得提醒的是,雞蛋雖好卻不適合所有人,對於本身患有膽結石、腎功能不全以及高膽固醇血症的人群,建議日常不要攝入過多的雞蛋,儘量少吃,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三、吃雞蛋,也要避免這4大誤區

關於吃雞蛋這件事,其實也存在不少的學問,很多人很容易會踏入誤區,快來看看這些誤區你是否「踩雷」?

1.丟掉蛋黃

不少人覺得蛋黃膽固醇含量很高,為了健康著想應該把它丟掉。

事實上,人體合成的膽固醇與遺傳以及代謝異常等問題相關,和飲食內的膽固醇關係不大。我國膳食指南也取消了每天飲食中對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

日常吃1~2個雞蛋,無需將蛋黃丟掉,除了膽固醇以外蛋黃內還含有一些其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不吃豈不是可惜了?

2.迷信「土雞蛋」

土雞蛋是個非常火熱的商品,一些商家宣傳稱土雞蛋是散養雞以昆蟲、野草等為食所生,其營養價值更高,售賣價格也更高。很多人深信不疑。

其實雞蛋內的營養價值都大同小異。相比而言,土雞蛋的蛋白質、膽固醇、鈣等含量略高一點,但煙酸、硒、維生素A等元素又相對較低一點,總的來說,營養成分無大差別。

3.生吃雞蛋營養更高

生吃雞蛋其實是個不推薦的做法,因為生的雞蛋內很可能會含有細菌和污染物,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沒有煮熟的話細菌會直接進入體內,繼而會引起胃腸道不適、腹瀉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食物中毒。

4.雞蛋不用放冰箱

雞蛋變質與否與其所處的溫度之間有很大的聯繫,如若雞蛋處於室溫下存放一天,它的變質的程度或等於在冰箱記憶體放一周。雞蛋適合低溫環境,低溫冷藏能幫助抑制微生物活性,預防細菌感染。

建議日常購買雞蛋之後要及時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存放前不要清洗,但一些含有雞屎的要注意擦掉即可。

雞蛋作為我們日常很常見的食物之一,關於它的謠言也有不少,對此我們要學會甄別謠言,不要因為相信謠言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家,平均每天攝入蛋類約40~50克/天。也就是說,普通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不會有健康風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1/181031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