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在人行道上,雙腿不自覺地打絆了,你可能會覺得是膝關節又在惡作劇了。或者你給自己找藉口,因為突然眩暈、因為沒吃午飯而血糖偏低。這兩個解釋雖然聽似言之有理,但當你匆匆得出結論時,卻沒發現其實已經發生了「小中風」。
「小中風」並不因為「小」,而應該被忽視。中風分大小,小中風也是中風,得了要趕緊找背後「真兇」,以免釀成大禍。
小中風也稱TIA,全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具體是指大腦的短暫性血液供應不足,即一過性腦缺血,具有症狀持續時間短、無明顯病灶和後遺症的特點。雖說是「小」,但小中風也被看作是腦卒中的先兆和預警,不注意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腦卒中。
先來看一組數據,中國患者一次TIA後一個月內發生卒中的風險約為4%—8%,一年內約為12%—13%,五年內則達到24%—29%,TIA患者在第一年內較一般人群發生卒中的風險高13—16倍,5年內高7倍。
引起TIA的原因是某些小動脈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血壓降低、心輸出減少、血液粘稠、血液成分改變等引起的血流動力學障礙。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後形成的微血栓,於小動脈處堵塞,導致局部缺血。
TIA具體表現包括偏側肢體或單肢無力;面癱、舌癱;單側肢體麻木;失語;單眼視覺模糊、黑蒙;眩暈。咋一聽又和腦卒中的症狀一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TIA症狀大多持續5—10分鐘,一般不超過1小時。許多人就因為它持續時間短、症狀輕微而無視它的存在,有了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對於有過TIA發作的病人,一個簡單的表格來自測一下發作後發生腦卒中的風險。
由此可見,TIA可是不容小覷的腦血管疾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了TIA的危害,如何正確有效防治就提上了日程。
來看一下TIA的高危發病人群:高血壓患者;冠心病和其他心臟病患者;血脂異常患者;糖尿病患者;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吸菸、酗酒、缺乏身體活動等。
除了日常吃降壓、降糖、降脂藥等的藥物控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風險因素來預防TIA。
調整飲食:增加水果、蔬菜、堅果、低脂乳製品的攝入量,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脂肪含量≤1.5克/100毫升(液體),≤3克/100克(固體)的奶製品都是低脂的奶製品,只要在商場看看商品的標籤就知道了。
控制體重:保持在BMI<25kg/㎡,計算方式:體重(kg)/身高(cm)*2。
運動:每周3—4天,每次至少4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心功能不全者根據自身量力而行。
戒菸:可選擇行為干預或利用尼古丁替代品戒菸。
控制鈉的攝入量: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和年齡≥51歲的人群,建議每天鈉攝入量<6g,常規為礦泉水瓶蓋一瓶蓋。
如果懷疑家裡人已經發生腦卒中,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