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他者眼中的李鴻章

作者:

李鴻章側面照

李鴻章於1870年末成為首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此後的28年,他一直擔任此職。在這28年間,因其職務職責與個人識見、能力,舉凡中外重要交涉,李鴻章無不參與其間,起了重要作用,在一些交涉中甚至起了決定性作用。所以,一位英國外交官曾說,李鴻章是大清國事實上的外交部長。此說或有誇張,但確實說明李鴻章在對外交涉中的分量之重。近代中國,西方政要、新聞記者最熟悉的中國高官非李莫屬,有關李的記載自然多多。尤應重視的是,由於中國報業起步較晚,在那個時代更無中國記者採訪政要,所以西方雜誌報紙的記者對其採訪甚多,其中有些採訪、提問非常尖銳、細緻。看李相的「答記者問」,不僅有趣,更能從中窺探他的內心世界,更深入地了解近代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國內關於李鴻章史料的搜羅、發掘,雖不能說「淨盡」,但也「近盡」。西方雜誌報紙上的李鴻章,則為李鴻章研究突開另一富礦,提供了大量新史料。透過「他者」的眼光,我們看到了原來看不到的另一面,使這個複雜人物的「多面相」在我們面前再多呈「一面」,對其研究距「全面」又會進一大步。

李鴻章在國際上曾有「清朝的俾斯麥」之稱,這一美譽,來自美國前總統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將軍。1879年春,退休的格蘭特將軍來到清朝,與李會見。此後,二人私交甚篤。在此前後,英、美報紙都曾將二人對比,認為二人的經歷、地位相似,所以容易建立私誼。美國《孟菲斯每日呼聲報》(The Memphis Daily Appeal)1879年9月13日的一篇文章說:「鎮壓了強大的太平天國叛亂的李鴻章,在清朝的地位跟格蘭特將軍在美國的相似。」「他就是通過鎮壓太平天國而升到目前高位的李鴻章總督。幾年前,他是清朝最有才華的學者之一,現代知識、歷史、地理等的造詣都很深。他和格蘭特將軍年紀相仿,都平定了國家的叛亂。這使兩位偉人之間產生了一種親密的友誼。沒有哪個外國人像格蘭特將軍一樣,在北京及清朝受到如此規格的接待和歡迎。」

不幸的是,「清朝的俾斯麥」並未如普魯士的俾斯麥那樣使國家強大。在格蘭特將軍稱李是「清朝的俾斯麥」十幾年後,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於日本。甲午戰爭後,李鴻章一度被投閒散置,但1896年5月他又時來運轉,作為清朝政府「欽差頭等出使大臣」來到俄國,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李鴻章訪俄參加沙皇的加冕典禮僅是表面的理由,其實質是因日本打敗清朝成為列強之一,改變了東亞格局,而俄國逼迫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清朝,趁機迅速擴大在清朝東北的影響,抵制日本,使清朝政府產生「聯俄制日」的戰略構想。歐美列強得悉他要訪俄,生怕俄國獨自得利,於是紛紛發出邀請。從1896年3月中旬到10月初,他先後訪問俄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八國,行程9萬多里。

訪俄之後,李鴻章在6月13日到達德國。到柏林的第二天,李鴻章就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稍後專程到漢堡拜訪前首相俾斯麥,俾斯麥設家宴招待。曾經權傾一時的俾斯麥,因與威廉二世不和,於1890年被迫辭職。此時,這兩位都從權力頂峰突被賦閒的「俾斯麥」相見,或有同病相連之感。

德國許多媒體對二人的會晤作了詳細報導。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李鴻章向俾斯麥表示,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其徵詢清朝如何改革、如何使清朝強大的意見。他甚至還說,自己的改革總是遇到來自朝廷的阻力,特向俾斯麥請教如何化解朝廷的阻力。俾斯麥回答說,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絕對不能反對朝廷,只有得到皇帝的支持,改革才能一馬平川,否則就寸步難行。皇帝擁有最高權力,臣子只能向皇帝傳達意見和建議,違背皇帝的意志就意味著給自己設置最高障礙。李贊同此點,但又請教如何才能在不違背朝廷旨意的前提下進行改革。俾斯麥回答說,只能以軍隊改革為基石,軍隊人數不必多,哪怕只有五萬官兵,但必須精良。李鴻章回應說,他們的軍隊從人數上說已經有了,但確實疏於訓練。自太平天國之亂以來,清軍已鬆散不堪了。對此,他早就向朝廷提出了建議,但一直未獲重視。現在看到了德國的精兵良將,他才知道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是什麼樣子。他表示應聽從俾斯麥首相的建議,今後盡力推動此事,重整軍隊已成弦上之箭,普魯士模式就是方向。俾斯麥強調,關鍵不在於在全國各地都有軍隊,而在於在需要時能迅速地調配他們。

在德國,李鴻章還做了一次X光檢查。一年多以前,他在日本談判時,遭到一名日本浪人槍擊,左頰中彈。李鴻章還興致勃勃地看了德國醫生展示的一些電鍍屏圖片,可以看到人的脊柱、肋骨和心臟區。當時信西醫的國人不多,他能做X光檢查,甚顯開明。

離開德國後,李鴻章一行先後訪問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於8月2日到達英國。

在英國,他的主要活動就是參觀、考察各類工廠,尤其是鋼鐵廠和製造槍炮、軍艦的兵工廠。觀察細緻的英國媒體發現,他對藝術品不感興趣,在以收藏各種藝術品而名噪一時的拉格賽德公館小憩時,那些舉世聞名的藝術品未能引起他的絲毫關注,反而是此館的電氣、機器設備吸引了他。

有報紙報導,在參觀一家軍艦製造廠時:「巨大的轉台似乎使他的好奇心達到了極點。他向官員們連珠炮式地發問,後者幾乎都要來不及回答了。轉台是用在船板上的。台子的最上頭安裝有運台,再上頭安裝著槍炮。這些轉台重達46噸左右。在兩座炮台安裝上去後,總重量可以達到大約200噸。其中一個轉台單獨放著,另一個上面已經裝好了運台和重達50噸左右的重炮。炮管可以輕易地升降或者指向任何一個方向。這看起來使這位清朝的政治家很高興,因為他問了大量有關製造這台機器的問題。」在參觀一艘12200噸的巨大戰艦時,李的欣賞、歡喜之情難以掩飾,對主人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審問」。他問到了鋼板的厚度,接待者回答18英寸,他進一步問:「是哈維板嗎?」回答說是的。「哈維板」即哈維法硬化鋼,是美國工程師哈維於19世紀90年代初期使用表面滲碳工藝製成的鎳鋼裝甲,從1892年開始被各國大量使用。李鴻章在1896年就知道哈維裝甲,不能不令人嘖嘖稱奇。

在參觀一種新式可快速連發四顆子彈的槍枝時,李鴻章仔細檢查槍座,並問是否引自法國。一位接待者說是使用法式系統,但做了改進。另一位陪同的爵士則說這不是法國的,是引進瑞典的。看來李鴻章對法式系統頗為了解,或他自認為比較了解,就追問這位爵士是否了解法式系統。爵士回答說了解。李又問,法式是否比這個更加便利,爵士回答說沒有。李再問槍枝是否在法式基礎上做了改進。爵士肯定地說,它既不是法式也不是英式,強調就是瑞典式。李鴻章在離開時,仍表示法式比這個要好。(1896年8月21日《北方回聲報》(The North Echo))

1872年李鴻章提出修鐵路被否決,此後的17年李鴻章一直努力不懈,想盡種種辦法,直到1889年朝廷終於正式同意修造鐵路。所以此次出訪英國,他對鐵路分外關注,不但參觀了機車、鐵軌工廠,還了解鐵路公司的營運、調度情況,詳細到了解鐵路公司為何要減少二等座、增加三等座。李鴻章表示,在清朝有一些鐵路延伸段,被推薦使用75磅/平方碼的重量標準。(1896年8月17日《約克郡晚報》)

李鴻章在倫敦參觀了著名的英格蘭銀行,向銀行主管和幾位經理細緻入微地詢問了銀行業務的種種細節,還詢問了銀行與政府的關係。他還討論了與清朝關係密切的匯率、銀元等問題。英國媒體注意到他「看起來為了這個國家的利益考慮,應該拒絕採取複本位制(雙金屬)的標準」。(1896年8月14日《賽文歐科斯紀事報和肯特廣告報》(Sevenoaks Chronicle And Kentish Advertiser))

曾有兩位女記者先後採訪李鴻章。大概從未面對過職業女性,更未接受過女記者的採訪,李鴻章好奇心更強,略帶玩笑的反問更加直接。第一位是在英國報社工作的美國女性,報紙以「李鴻章和新女性」作為標題,報導了這次採訪。這位女記者寫道:「總督主導性地採訪了我。我結婚了嗎?然後是我打算結婚嗎?我多大年紀了?我做這份工作一個月可以得到多少錢?我一個美國人怎麼就住在倫敦了呢?類似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向我提問。我開始好奇,對於東方人而言,是否他們覺得我理應接受這一系列私人的,甚至是尷尬的提問。」她明白:「在這位偉大人物嚴肅而認真地通過翻譯向我一個接一個地提問時,我發現他幽默地眨著眼睛,開始意識到這實際上是在對我開玩笑。」(1896年8月13日《丹迪信使報》(Dundee Courier))

稍後採訪他的英國女記者是位德國人,李鴻章對前一位是美國人感到好奇,對這位又是德國人更感意外,不禁問道:「英國女記者都在哪裡呢?難道沒有嗎?」然後,他又開始連連發問,詢問女記者的年齡、婚否、收入等。得知她仍單身時,李鴻章以中國式關愛勸她:「一位像你這樣聰明的女士應該結婚。很多讀書人將會很高興有你這樣一位伴侶。難道他們不想嗎?」……採訪結束後,李鴻章用英語說了再見。(1896年8月25日《丹迪晚電報》(Dundee Evening Telegraph))

到英國,他自然不忘當年幫助他鎮壓太平軍的「常勝軍」首領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戈登已於1885年在蘇丹戰敗身亡,屍骨未存。李鴻章向他的塑像和衣冠冢獻了花圈,並鞠躬致敬,還與他的家人見面,表示懷念。

李鴻章離開英國前,英國一家報紙對他的訪問作了簡短總結:「在他帶著對英國的美好印象離開時,他也給英國人民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像他這個年紀的人可以完成這麼多工作真是不簡單。他從來沒有流露出疲憊之情,而且在看到什麼或有什麼可以學習的東西時,他不會放棄,直到他已經親自檢查過或者得到了必要的知識為止。如果清朝有更多像他一樣的人,並且能夠掌控足夠的權力的話,那麼中華帝國在幾年後將會成為最可畏的力量之一。」此文進一步說,現在願意學習英文的清朝人越來越多,但卻沒有多少英國人願意學習漢語,這是英國人的短視,將是英國在清朝發展的障礙,這篇短評的標題就是「我們需要學習清朝的語言」。(1896年8月28日《蘇塞克斯郡農業報》(Sussex Agricultural Express))雖然過於樂觀,但當今世界開始出現「漢語熱」還是印證了這家媒體百年前的預言。

離開英國後,李鴻章一行訪歐結束,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李鴻章一行於1896年8月28日抵達美國紐約,開始對美進行訪問。在美國訪問時,無論是與政要會談還是接受媒體採訪,他仍多次談到華工問題,維護華工權益。除了1882年的《排華法案》外,美國在1892年又通過了歧視在美華人的《格力法》。《格力法》是由美國加州民主黨參議員托馬斯•格力(Thoms J. Geary)提出、參眾兩院在1894年通過的一項法案,規定在美華人不得申請保釋、必須在該法案通過一年之內重新申請居留證、一年以後未獲得居留證的華人將被逮捕並驅逐出境、持偽造居留證者將罰款1000美元或判五年以下徒刑。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1896年9月3日的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對李鴻章在紐約會見紐約報業代表時的演講作了報導。李鴻章以當時最經典的經濟學知識,批駁了美國的華工政策。一位記者直接問道:「總督閣下,您期待對現存的《排華法案》進行任何修改嗎?」李回答說:「我知道,你們又將舉行選舉了,新政府必然會在施政措施上有些變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發表任何要求廢除《格力法》的言論,我只期望美國新聞界能助清朝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報紙在這個國家有很大的影響力,希望整個報界都能幫助清朝僑民,呼籲廢除《排華法案》,或至少對《格力法》進行較大的修改。」

報導說,李鴻章這時「不大的眼睛閃射出灼人的光芒」「有點激動」地繼續說:「《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經濟學家都承認,競爭促使全世界的市場迸發活力,而競爭既適用於商品也適用於勞動力。我們知道,《排華法案》是由於受到愛爾蘭裔移民欲獨霸加州勞工市場的影響,因為華人是他們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們想排除華人。如果我們清朝也抵制你們的產品,拒絕購買美國商品,取消你們的產品銷往清朝的特許權,試問你們將做何感想呢?不要把我看成大清國的什麼高官,而要看成一名國際主義者;不要把我當做達官貴人,而要當做大清國或世界其他國家的一名普通公民。請讓我問問,你們把廉價的華人勞工逐出美國究竟能獲得什麼呢?廉價勞工意味著更便宜的商品,顧客以低廉價格就能買到高質量的商品。」「你們不是很為你們作為美國人而自豪嗎?你們的國家代表著世界上最高的現代文明,你們也因你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說是自由嗎?這不是自由!因為你們禁止使用廉價勞工生產的產品,不讓他們在農村幹活。」

他進一步指出,「在工藝技術和產品品質方面,你們也領先於歐洲國家。但不幸的是,你們還競爭不過歐洲,因為你們的產品比他們的貴。這都是因為你們的勞動力太貴,以至於生產的產品因價格太高而無法與歐洲國家競爭。勞動力太貴,是因為你們排除華工。這是你們的失誤。如果讓勞動力自由競爭,你們就能夠獲得廉價勞動力。」「我相信美國報界能助華人一臂之力,以取消《排華法案》。」

有記者問他美國資本在清朝投資的情況,李鴻章反應很快,回答道:「只有將貨幣、勞動力和土地都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財富。大清國政府非常高興地歡迎任何資本到我國投資。我的好朋友格蘭特將軍曾對我說,你們必須邀請歐美資本進入清朝以建立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幫助清朝人民開發利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這些企業的管理權應掌握在大清國政府手中。我們歡迎你們來華投資,資金和技工由你們提供。但是,對於鐵路、電信等事務,要由我們自己控制。我們必須保護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人危及我們神聖的權力。我將牢記格蘭特將軍的遺訓。所有資本,無論是美國的還是歐洲的,都可自由來華投資。」

這些言論、觀點和態度,與已經被符號化的「李鴻章」大相逕庭。更值得注意的是,在1896年這篇短短的演講中,李鴻章談到了自由市場、世界市場、勞動力自由流動、商品的流動、壟斷、價格、市場的行政干預等問題。在全球化的今天,這些依然是困擾各國的問題,他國廉價勞動力與廉價產品的衝擊,依然是美國今日面臨的重要問題。

李鴻章對政治、機械、工程、艦船、建築等的性能、製作過程、價格等興趣濃厚,不停發問,這一特點也為美國記者注意到。在從英國到美國的郵輪上,他與同船遊客交談時,向一位美國議員詳細詢問美國總統制、各級機構的管理方式、選舉辦法、不同部門領導的篩選、整個政府的架構以及分歧的處理方法;在與一位企業家交談時,他詳詢了造船的各種問題、他的投資狀況和美國經濟問題。(1896年8月29日《印第安納波利斯日報》(The Indianapolis Journal))

在紐約,他們乘船經過橫跨紐約東河、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布魯克林大橋,當船隻靠近大橋時,包括李鴻章在內的一行人全都激動起來。這座大橋在1883年5月正式交付使用,全長1800多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0多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為主材料建造大橋,落成時被誇贊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此時布魯克林尚未劃歸紐約,還是單獨一市,美方陪同人員向李鴻章詳細介紹了橋樑的高度、長度、結構、成本、利潤、電纜系統和人行道設計等。當聽說建成此橋花費了2500多萬美元時,李鴻章立即問何時才能收回成本。

與英國記者一樣,美國記者也注意到在面對媒體人的採訪時,李鴻章總是想方設法向對方頻頻提問。他對方方面面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家國大事、異國風俗到個人私事,甚至剛見面的人,也喜歡問他們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私人問題,對女士也不例外,表現出明顯的「國人特點」。對此,美國媒體均對「東方文化」或「中國文化」表示理解。

一家報紙就以「作為提問者的李鴻章」為標題,對李氏風格作了如下介紹、評論:「李鴻章提問的特點是,他問的問題很直接,這些問題很難被避開,並且被算計好可以獲取李本人想要得到的信息。」「李鴻章的旅行無疑是非同尋常的,而他獲取信息的方法也是別具一格的。他的提問非常坦率直接,令人耳目一新……李鴻章有勇氣打破傳統,問出一些在高度文明化的人群當中被認為是粗魯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卻也是這些文明人很樂意被問及並欣然作答的。李鴻章的理論是,如果聽一些粗魯問題的回答是不粗魯的,那麼問出問題的也就不是粗魯的。不能說他沒有道理。」(1896年9月2日《鹽湖城先驅報》(The Salt Lake Herald))不過,還是有一些美國陪同者迴避了他這方面的提問。

李鴻章訪美期間,美國新的總統選戰已拉開帷幕,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已獲共和黨提名,向在任總統、民主黨人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發出挑戰,角逐下任總統。在李鴻章離美到達加拿大後,1896年9月11日的美國《奧馬哈每日蜜蜂報》(Omaha Daily Bee)報導了一位美國記者採訪的他對美國大選的看法。他反問這位美國記者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這位記者回答自己是民主黨人,李鴻章笑著說:「哦!那太糟糕了。民主黨要失勢,麥金利會成為下一任總統。」幾個月後,大選揭曉,麥金利贏得選戰,當選美國第25任總統,證明李鴻章的預測準確。

美國西部各州排華最厲害,李鴻章向美國媒體表示,因此自己不到美國西部就到加拿大訪問,然後從加拿大直接回國而不從美國西海岸回清朝。9月5日,李鴻章離開華盛頓前往英屬加拿大,於9月14日搭乘一美國輪船公司的輪船橫渡太平洋,踏上歸程。途經日本橫濱,他因甲午之恥拒絕上岸,改乘清朝輪船招商局輪船返國,10月3日到達天津。這次耗時190天、行程9萬里的歐美之行宣告結束。

這次歐美之行的所見所聞肯定對李鴻章有相當大的影響,他認為歐美的強大是從制度上保障了「上下一心」,在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時「瀝陳各國強盛,清朝貧弱,須亟設法」。但清朝政治舞台留給他演出、施展的時間、空間已經無多。回國後他依然處於投閒散居狀態,並因誤入圓明園受到朝廷的嚴厲呵責,「罰俸一年」。直到1900年1月,他南下廣州任兩廣總督才重返政壇,但不久他就忙於處理庚子之事、辛丑締約,於1901年11月初病逝。

本文為《西洋鏡:海外史料看李鴻章》(趙省偉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一書的序,有刪減。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海外史料看李鴻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2/181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