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濟南的小吃很多,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老濟南,有些小吃還沒有品嘗過。我網查了有關資料,找出十八種濟南常見的特色小吃,供大家分享,讓您有一些簡單的了解。
1、甜沫
甜沫源於豫北地區的豆沫,後流傳至山東濟南,經改良後成為濟南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是大眾粥類美食。這是一種用小米麵熬煮的鹹粥,濟南人又俗稱為「五香甜沫」。在濟南的眾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具特色的「招牌」名優小吃。濟南的甜沫以「甜沫唐」店的最為有名。
甜沫名字的由來,我聽過有一種傳說,說過去,甜沫是往鹹粥里添菜末,叫「添末」,後根據諧音大眾改口稱「甜沫」了,其實甜沫並不甜。這就是所謂濟南二怪中的一大怪。
甜沫一般配以油條、饊子或燒餅食用,這是濟南人最常見的早點之一。
甜沫里的輔材及佐料,有花生、花豆(或赤豆)、豆腐皮(或炸豆腐丁)菠菜、粉條、薑末、胡椒粉及鹽等。我曾在家裡做過甜沫,上面的材料我基本都放上了。有時候沒有小米麵,我就加入玉米面,但口感沒有小米麵做的甜沫細膩。
甜沫
2、豆腐腦
相傳古人用黃豆和鹽滷煉丹時,意外得到了雪白細膩的豆腐腦,後成為漢民族一道著名的傳統小吃。
全國各地都有豆腐腦,唯有泉城濟南的豆腐腦,因為用泉水製作,格外細膩,口感特別甘糯爽滑。
我曾經去濟南百花洲的泉水豆腐博物館品嘗豆腐腦,這裡用泉水做的豆腐腦,口味與其他地方的豆腐腦是有點差別,感覺特別質嫩清香。在豆腐腦上點綴各種調料,再配上這裡口味各異的小餅,食後滿口余香。
濟南豆腐腦
3、油茶
濟南的油茶其實不是茶,是一種粥類甜點。其製作方法,將白面用清油炒熟,加入白糖、核桃仁、黑芝麻、花生碎和青紅絲等,用開水一衝即可食用。
我年輕時去濟南經二緯四路閒逛,中午有點餓了,就去泰康食物店的二樓,花一毛五分錢、一兩糧票買一碗油茶,再用一毛錢、一兩糧票買一小盤點心,坐在那裡享受一下。
濟南油茶
4、藕粉羹
藕粉羹,是濟南的特色美食,特別是大明湖公園的藕粉羹,是用地道純正的藕粉製作,清香宜人。藕粉羹就像濟南的茶湯,製作很簡單,將藕粉用滾燙開水沖開,加入冰糖和你喜愛的果肉、青紅絲等即得。
十二年前我曾攜夫人在大明湖的歷下亭品嘗過藕粉羹,我們坐在湖中心的島上,聞一下藕粉羹,那種清香,與大明湖的美景相得益彰。
藕粉羹
5、油旋兒
油旋兒,又叫「油旋迴」,濟南的傳統特色名吃之一,是一種旋渦狀油炸蔥油小餅,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濃郁撲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金黃,故名油旋兒。
油旋
6、盤絲餅
盤絲餅,始創於清末民初,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小吃,外形與油旋兒近似,是一種用抻面盤成圓餅狀炸制的食品。其餅絲細如髮絲,外觀金黃,口感酥脆,故得名。盤絲餅搭配棒骨蘿蔔湯或酸辣湯,好吃極了。
盤絲餅
7、油炸糕
濟南的油炸糕,是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做油炸糕比較講究,個兒小皮兒薄,皮用糯米面,餡兒多為糖餡,有紅糖、白糖兩種。炸好後麵皮金黃酥脆,餡心軟糯,吃起來甜香酥嫩,回味無窮。
我小時候,鄰居家就會做油炸糕,製作的特別好,經常給我家送來幾個,讓我們嘗嘗。
濟南油炸糕
8、炸饊子
濟南的炸饊子,俗稱「細饊子」,焦黃酥脆,是很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濟南的饊子頗有歷史,由濟南人鍾興和所創製。鍾在歷下區鐘樓寺街設攤,制售饊子30餘年,炸饊子技藝精良,有獨特風味。過去由於生活水平較低,貧苦人家很少捨得買饊子。吃饊子很講究,要與馬蹄燒餅配套夾著吃,或放在甜沫及豆漿里泡著吃。
濟南炸饊子
9、炸麻葉
濟南炸麻葉,是濟南人的傳統休閒小吃。濟南人做炸麻葉,用麵粉、芝麻、鹽、雞蛋等和面,擀成薄皮,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做個花型,放油鍋里炸制而成。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成甜、鹹兩種,炸好的麻葉色澤金黃、酥脆味香。
我小時候過年,每家都炸上一些麻葉。我記得母親在和面時加入黑芝麻,炸制的麻葉又薄又香又脆,這是我們最喜歡吃的節日小食品。
濟南炸麻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