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千年前的冬日盛裝:古人的保暖秘訣,古代冬裝揭秘

歲暮天涼,萬物訴寒。穿什麼衣物禦寒成了頭等大事。

今天的我們可以穿著羽絨服、大棉襖、衝鋒衣、雪地靴過冬,但是棉花在宋代才傳入中國內地,真正的普及要到元代。所以,在棉花傳入中國以前,古人是沒有棉衣的。那中國古人會穿什麼度過寒冷的冬日呢?

裘皮

人類最早用來保暖的「冬裝」是獸皮,到春秋時期,「裘皮」取代了「獸皮」,成為古人冬季保暖的常見服飾之一。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如雲。

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

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

但在古代貧富不同,穿的裘皮也不同。在古代有錢人會穿狐裘、貂皮等。窮人只能選鹿、羊和狗做的皮袍。

作為王公貴族在冬日的標準裝束,《禮記·月令》中就規定「孟冬,天子始裘」,《周禮》中,裘冕更是天子祭天時的禮服。《詩經》中經常提及當時所用的裘皮衣服,用得較多的是羊羔皮和狐狸皮。

《詩經》裡的鄭風、唐風、檜風各有一首以《羔裘》為題的詩,其中的《檜風·羔裘》中有「羔裘逍遙,狐裘以朝。」聞一多的解釋是:「大夫平時穿羔裘,入朝穿狐裘。」

另一首《豳風·七月》中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說的也是一種狐裘。

這種裘皮衣服也有圖像的描繪,在山西太原北齊徐顯秀墓里的壁畫上,就畫著墓主人穿著銀鼠裘衣的形象,整個衣身是有多個銀鼠皮毛拼接製成,黑色的鼠尾整體排列在在外側,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北齊徐顯秀墓中男主人畫像

唐代時,皇族與官宦到了冬天通常可以穿上動物皮毛製成的裘衣,比較華貴的有狐裘、貂裘、豹裘、兔裘等,一般士人和百姓中富有者則多穿羊裘、犬裘。

羽毛緞斗篷

冬至雪落,大觀園內的眾姐妹們也「爭奇鬥艷」起來。

「只見寶琴來了,披著一領斗篷,金翠輝煌。」「探春圍著大紅猩猩氈斗篷,戴著觀音兜」,又「遠遠見賈母圍了大斗篷,戴著灰鼠暖兜,坐著小竹轎……擁轎而來。」

寶玉也不甘示弱,「見外面下雪,便要人去取斗篷」,一條大紅猩氈披在身上,襯著雪景,美不可言。

▲87版《紅樓夢》劇照

清朝,斗篷是富貴人家的禦寒首選。其實早在晉朝,就有了斗篷的雛——「鶴氅」。它是由鶴羽製成的較為寬鬆的對襟外衣,腰處有一根束帶。

明朝,斗篷又稱「月衣」,《長物志》中將其描述為「鋪地如月,披之則如鶴氅。」

到了清代,斗篷大規模流行起來。它穿戴後的廓形像一個倒扣古鐘,所以又稱其為「一口鐘,一裹圓」。

無論男女老少,在冬天出門皆喜披著斗篷。這些斗篷的形制各異,有的鑲金繡花,有的內襯皮毛,顏色不勝枚舉。

如《紅樓夢》中提及的,「翠蘭泥斗篷」「著綠泥斗篷」「玫瑰紫哈喇斗篷」,清人鄒韜《海上塵天影》中著墨描寫的「鵝黃縐紗粉紅邊小狐皮斗篷」「秋香色地、桂杏連玄湖當大斗篷」,以及《花月痕》中的「采秋披件大紅哆羅呢的斗篷」。

斗篷的材質從羽紗、哆羅到動物皮草,無奇不有。天寒地凍的日子裡,披上斗篷,搭配上一頂風帽,打一把青綢油傘,緩步走在白雪覆蓋的小道上,便是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羽毛緞是一種古代西方國家使者進貢給清廷的面料,它的原料其實是生羊毛,經過織造和處理後,羽絨緞光亮挺括,不會像尋常織物一般吸收雨水,而是可以將雨水抖落。由於這個特性與鳥羽極為類似,所以以前被誤以為是羽毛製作的,非尋常人家可以輕易得到。「氈」本是一種由動物毛製作的非紡織物,密實平整,對禦寒有奇效。

毛褐

毛褐是用毛纖維(較多的是羊毛纖維)紡織而成的較為粗厚的織物,也可以用來禦寒,在新疆早期出土的墓葬中十分常見,如小河墓地、洋海墓地、五堡墓地、扎滾魯克墓地等。雖然其禦寒效果不如裘皮,但也為大量普通百姓所用。

新疆洋海一號墓地M16出土毛褐上衣

《豳風·七月》中有:「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說的就是用粗毛織品做成衣服來保暖過冬。在南方不是很冷的地方,也可以用這種粗毛織物禦寒。

陶淵明生活在江西,他在天冷風寒時僅靠飲酒披褐抵禦。

《飲酒(二十首之十六)》

陶淵明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絲綿衣

唐代人冬日所穿的綿衣,主要是「袍」「襖」兩種,兩類衣服都有夾層,可以在其中填充棉絮,不同的是「袍」一般能覆蓋到腳面,常用作外衣;而「襖」則主要是上身穿著,有時也會作為裡衣。

宋代以前,棉花主要出產於嶺南一代,尚未在中原廣為種植,因此綿衣中的填塞物以絲綿為主。快到冬天的時候,人們會從箱篋中取出袍襖,將絲綿填入其中,稱為「裝綿」。

一般老百姓最為常用的冬衣是復衣,即把衣服做成有表有里的袷衣,當時稱為「袷」,再在裡面填充保暖材料,當時稱為復衣,或寫作「復」。

這是不產皮毛之地發明的禦寒衣服,其中又可以根據填充材料的不同或是等級的高低分為幾類。填充材料的大類是絲綿。當時對絲綿的稱呼有綿、絮、纊等多種,可能是因為質量的不同所致,但也很難區分。最好的絲綿是直接用繭子做成的。

第二等的是用繭子的下腳料做的絲綿,質量可能稍差一些。第三等是用過的舊絲綿。

我們今天的絲綿衣穿過數年之後也需要重新翻一翻,拉拉松,再填充到袷衣中去。如果這舊絲綿質量實在不行,就再添加一些新絲綿進去。所有這些用絲綿進行填充的衣服,都可以稱為綿衣、絮衣或是纊衣。

中國古代社會從漢代開始同時征絲綢和絲綿作為賦稅,說明在實用的服裝中,絲綿與絲綢的地位不相上下。絲綿用於取暖的考古實物自戰國時期就有。

馬山一號楚墓出土鳳鳥花卉紋繡綿袍

從湖北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位等級不高的女性服飾來看,墓中共出衣衾19件,計綿衾3件、綿袍8件、綿袴1件,正是穿的絲綿被、絲綿袍和絲綿褲,占了一半以上。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花敷彩紗綿袍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情況也類似,其中有大量的絲綢綿袍,如朱紅菱紋羅綿袍、印花敷彩紗綿袍、信期繡黃綺綿袍等。

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綿衣也非常多。唐代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有一首五言詩《新制布裘》寫道: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

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

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

這就是一件用絲綿做成的綿衣,可令在冬月里肢體暖如春。唐代的時候,朝廷發給邊防守軍有春、冬兩季的衣服,根據敦煌發現文書中的記載,其中的冬衣中有長袖、襖子和綿褲三種,應該都是用絲綿填充的。

關於邊防戍卒的綿衣,唐朝開元時期還發生過一個故事。據《全唐詩》載:當時給邊軍的絲綿衣(原文稱為「纊衣」)有一部分是由宮女做的。有一位士兵在袍中無意發現了一首詩(《全唐詩》卷797開元宮人《袍中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

今生已過也,結取後生緣。

這位兵士就把此詩交給了軍官,軍官又把此詩交到了朝廷。當時唐玄宗將詩出示給宮中,查找寫詩的宮人。結果有一宮人認罪,但唐玄宗忽生憐憫之心,非但沒有處置宮女,反將宮女嫁給了那位士兵。邊軍將士在西北寒冷之地均穿綿衣,說明當時的綿衣是人們御冬的主要服裝。

麻絮縕袍

由於養蠶的不易和絲綿的昂貴,雖然它是當時人們的主要冬衣材料,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穿著的。

較絲綿更次的是用亂麻填充,這種亂麻稱為縕(yun)。

《說文》云:縕:紼也,是亂麻的意思。用亂麻填充的衣服稱為縕袍,《論語·子罕》中說:「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邢昺在疏注時說:「縕袍就是「雜用枲麻以著袍也。」孔子說,有誰穿縕袍,敢跟穿裘皮大衣的站在一塊兒而不臉紅,恐怕只有子路。這裡所說的縕袍是很差的冬衣,同時也說狐貉是很好的冬衣。

說到縕袍的還有陶淵明,他在《祭從弟敬遠文》中說:「冬無縕褐,夏渴瓢簞。」這裡正是說明在南方冬衣的常用材料是縕和褐兩種較差的材料,都不是很暖,但相對較為適應南方的氣溫。

北魏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的序言裡也有過關於麻絮保暖的記述:「茨充為桂陽(今湖南境內)令,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枲頭貯衣。」

紙衣紙被

如果拿現在又輕又脆的紙做一件衣服,一套被子,你肯定會嚴重懷疑它的可用性,更別提保暖了。可那時的紙不一樣,多為以樹皮為原料的皮紙,堅韌敦厚,特別是宋代紙衣、紙被用料,主要為拉力強,耐折耐磨的楮樹皮紙,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厚度和打漿度,就可製成既便宜、又能擋雨露風寒的紙衣。

紙,發明於漢代,到東晉時取代了簡帛,成為書畫的載體。到南北朝開始製紙衣,唐宋時期,製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唐代用麻紙,纖維強度高,抗老化,防蛀蟲。宋代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所以麻紙衣、皮紙衣耐穿。

唐宋時期,造紙業和造紙技術大為發展,用於取暖的紙衣、紙被相繼出現。這種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原料一般採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而成,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

據史料記載,「人悉以紙為衣,或有衣經者」「方冽寒,人皆連紙褫書為裳褕」。

當時貧苦百姓遭受戰爭,流離失所,由於沒有布衣,便就地取材,製作紙衣禦寒。紙原料成本低,容易獲取,故能大範圍普及。故而成為當時的流行穿搭。

時及宋代,除了普通百姓和修道僧侶,文人也加入了「穿紙衣」的行列。陸游曾作詩云:

掃園收槲葉,掊地甃塼爐。

幸有藜烹粥,何慚紙作襦。

在一個蕭瑟的寒夜,詩人獨掃枯葉,挖土做爐,刨一點藜草充飢,裁一件紙衣保暖。

宋代,製作紙衣已成為專門的行業,有一套完整的工序:首先為處理紙衣料,「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兩煮之,不爾,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恆。灑乳香等水,令熱熟陰乾」。然後將紙卷在箭杆上,通過各種方式讓它變得柔韌。

接著才是剪裁縫補,增添襯裡等各種工序。紙衣里納麻絮,便成紙襖。再往大了做,就成了紙被。

宋之後,紙衣漸漸退出歷史舞台,但是,那潔白輕軟的紙衣,曾在無數寒夜為窘迫的人們,抵擋過風霜雨露,增添一絲溫暖。

晚唐文人徐夤曾寫過一首《紙被》詩,詩中說上好的紙被「披對勁風溫勝酒,擁聽寒風暖於綿」,可見紙被在防寒防風上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

除了紙衣,還有「紙被」「紙帳」。陸游的好友朱熹曾在過冬時以紙被相贈,為此他作詩感謝道:紙被圍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軟於綿。

而紙帳,則是文人雅士喜歡的床具,印著梅花,所以又叫「梅帳」,既禦寒,又風雅。

由於紙衣、紙被的最大問題在於不透氣,所以古代冬天防寒還得將布衣、紙衣換著穿。

雨天絕配·蓑衣

古代冬天有多冷?大概可以用唐代詩人岑參的一句詩「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澹萬里凝」形容。

在那個沒有暖氣的年代,北風席捲大地,冰凍萬里,如若再遭遇雨雪侵襲,出行舉步維艱。然而,只需要一件「蓑衣」,便能實現柳宗元所說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究竟是何等禦寒神器?

早在詩經中,就有了蓑衣的影子。《詩·小雅·無羊》中寫道:「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它最早由蓑草編織而成,這類植物表面光滑,有較好的防水性。

▲明|項聖謨《雪影漁人圖》(局部)

後來蓑草被棕麻代替,在防水的同時,能夠擋風遮雨,保暖功效更為顯著。

古代蓑衣一般分上衣與下擺兩個部分:上衣頗像古代婦女穿的坎肩,圓領口,對開襟,兩翼略向上翹;下擺較為蓬鬆,上窄下寬,整體形狀猶如蝴蝶。江上獨釣的老翁,因穿著這件保暖的蓑衣,而抵禦了呼嘯而過的狂風,自如地垂釣。

在宋代油紙傘出現以前,人們冬季雨天出行最依賴的便是蓑衣。

想像一下: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系上一件厚實的蓑衣,再搭配上一頂斗笠,冒著綿綿的雨,泛舟湖上……那不正是「既有溫度,又有風度」的最佳詮釋嗎?

古人在頭部保暖方面也有很多巧思,最常見的就是「抹額」。

漢代就出現了在元代,上流社會的女性會帶上一種叫做抹額的保暖頭巾進行保暖,還會為衣服搭配不同花色的抹額。

▲冷枚《嬰戲圖》(臥兔兒)

明清時期,抹額是女性最喜歡的保暖物品,區別是,富人的抹額會鑲嵌很多珠寶,用的材質也更好一些。富家的女人也有「臥兔兒」或「昭君套」。

「昭君套」是一種沒有包住頭頂的皮質帽子,是有錢家提供的女子常見的冬天保暖裝扮。

它在明代稱為「臥兔兒」,「臥兔兒」是一種由動物毛皮製成的女性裝飾品,冬天戴在她們頭上,看起來像一隻躺在她們頭上的小兔子,因此而得名。

用海獺皮做的就稱「海獺臥兔兒」,用貂鼠皮做的就稱「貂鼠臥兔兒」。舊日唐山、豐潤一帶老年婦女冬日常戴一種黑色大絨做的帽子,大約就是這種「臥兔兒」或者「昭君套」的遺制,不過多了一個頂而已。

除了衣服之外,綿帽和靴子同樣是禦寒的必備衣裝,綿帽和綿袍一樣,都設有夾層,其中可以填充絲綿,稱為「夾帽」。

白居易在《歲暮》詩中說自己年末的衣裝是「夾帽長覆耳,重裘寬裹身」,可見這種夾帽是可以覆蓋到耳朵的。

至於靴子,則主要是獸皮製成,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自述「裘輕被白氎,靴暖蹋烏氈」,就是綿裘皮靴的搭配。

由於古人的斗篷並不像古裝劇里那樣有兜帽,所以頭部需要另外的部件,有斗笠,也有民間腦後帶披拂的棉帽,能夠將髮髻和一部分後背遮住。

這種雪帽常見於觀音像,因此也叫做「觀音兜」。

除此之外,還有史湘雲的「風領」,林黛玉薛寶釵的「鶴氅」,賈寶玉的「雀金裘」......古人禦寒的智慧遠沒有挖掘完。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歷史百家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2/199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