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長期不吃主食身體會有何變化?提醒:4個危害,你別不當回事!

現如今,已經到了「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的季節,許多小夥伴們都將減肥提上了日程。而為了能在短期內看到效果,很多人減肥都開始走捷徑。

當然,這裡的捷徑指的並不是運動,而是大家都幾乎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節食,特別是選擇告別了主食。

沒錯,不吃主食在短期內體重的確是會下降,但是瘦下去的未必就是脂肪,而是更多的水分和肌肉。

要知道,主食的最大營養貢獻,其實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碳水不足,那身體就會自動消耗蛋白質來轉化為碳水,以維持生命的基本活動。

長期不吃主食,肌肉逐漸流失,結果就是身體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身體基本的新陳代謝率會變得越來越慢、免疫機能越來越差,甚至是會導致骨質疏鬆、肌少症等問題出現。而且,不吃主食往往很難持續堅持,絕大部分人其實都半途而廢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長期堅持不吃主食,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

1、情緒異

雖說脂肪、蛋白質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給人體提供能量,但是這兩種物質轉化成能量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遠沒有碳水化合物來的快。如果長期不吃主食,人不僅容易感覺到疲憊,也會缺乏能量感。

同時,不吃主食還會影響到大腦中5--羥色胺的釋放,這會讓人變得焦慮不安、悲觀抑鬱、容易發怒,直接影響到了個人情緒;

2、營養不良

其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不單單只有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碳水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提供能量、讓身體正常運轉。如果缺乏了碳水,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抵抗機能下降

而且,長期營養不良,肝臟就不能合成載脂蛋白,這會導致大量甘油三酯在肝臟內堆積,最終造成脂肪肝的出現;

3、月經不調

其實,任何食物在臨床看來都是營養及其單一的類型。長期進食一種食物,只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出現。全身各個系統看似分工明確,但其實都是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營養不良可直接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這不僅會加速衰老的到來,女性也容易出現月經不調、閉經等問題,甚至是可能會導致卵巢早衰出現;

4、腸胃受損

長期只吃素、不吃主食又或者是只是吃肉,碳水攝入不足,很可能會導致腸胃功能失調,不僅容易出現便秘問題,還會增加慢性胃病出現的機率。

特別是過度節食的人群,未來患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潰瘍的可能性都相對較大一些。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主食並不是壞人,它起到了穩定血糖、平衡消化系統、增強免疫機能等多項作用。主食,就是三餐中的重點,如果妄圖通過戒掉主食的方法減肥,短期內雖然效果明顯,但從遠期角度考慮,它對健康沒有任何益處。

因此,大家想要減肥,真正要做的其實就是調理三餐的總熱量、控制食物攝入量並搭配日常運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健康周周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