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為什麼美國人中午不睡 下午還能精神十足?

很多人不明白:美國人中午怎麼吃那麼少?晚上吃那麼多?美國人每天睡那麼少咋還一天精神十足,美國人中午不午休,下午居然不犯困?是因為美國人天生基因強大還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午睡的習慣?今天,一起來看看知乎上跟美國人接觸過的網友怎麼說的吧。

@月籠沙:

接觸了很多老美或其他國家的員工。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午睡。但是他們有下面的一些情況:

1.早晨上班很早,大概7點多就在辦公室里。一個原因是可以躲過早高峰的車流,還有個原因是,他們下午4點,不到五點就離開辦公室了;

2.除了個別客戶經理,晚上要熬夜陪客戶或者寫計劃書。其餘大多數員工晚上不加班,睡覺很早。

3.跟我們一樣喝咖啡喝茶等含咖啡因的提神飲料。

所以我想,如果他們跟我們一樣的生活方式,成天加班。他是美國人也扛不住。

說實話,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勤奮,吃苦耐勞。當然在我去過的已開發國家里,美國人也的確是相當勤奮的一個群體,能一直保持頭號已開發國家的名聲,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蔡明航:

在美生活10多年,對比白人和亞洲朋友,可以肯定的是午睡和飲食結構有很大關係。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常常會和同事們一起出去吃午餐,有幾個白人同事每次都拒絕吃中餐或者其他亞洲食物。一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同事們沒有嘗試新鮮東西的心態。

後來混熟了,他們跟我說不敢吃中餐的主要原因是每次吃完都有food coma(沒找到翻譯,暫且稱之為「飯困」吧),影響工作(他們常常用來形容亞洲食物的詞是「heavy」)。記得有一次午飯帶他們去吃日本拉麵,下午1點的會議,那叫一個無精打采(答主也未能倖免)。

除了中餐,日本拉麵,印度飯製造「飯困」的能力也是槓槓的。後來我們幾個約定是不太忙的周五中午去吃這些讓人發困但無比好吃的亞洲美食(然後回來喝巨多咖啡)

老美的午餐,普遍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偏低。很多中午健身的美國人,午餐吃的就只有蛋白、蔬菜和水果。即便是Burger和三明治一類的,那個白麵包的重量基本也是可以忽略的。

相比之下,中餐里的米飯、白面含量高(動輒3兩的量)。大量的精米和精面會瞬間轉化為糖,而血糖的升高很容易導致人乏困。

我有幾個特別能吃米、面的朋友,他們有時候甚至晚餐以後都需要小憩一會。而反觀那些精力比較旺盛的朋友,通常都不怎麼吃碳水化合物。

如果想不午餐後犯困,控制食量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相信,很多知友也和我一樣,喜歡吃飯有點飽足感。(雖然說做到7分飽是最好的)

怎麼做呢?我自己的一點小辦法,僅供參考。

人的大腦在飽足感上是能被欺騙的,覺得不那麼餓,才能吃得少。

首先,我加大了我的早餐攝入量,差不多翻倍。早餐一般以燕麥,牛奶,水果,火腿之類的為主。這樣做的效果是,午餐的時候飢餓感暴跌。我以前可能11點半就餓的不行,到了12點開飯很容易就吃多了。

「從吃飽,到大腦覺得飽大概有個20分鐘的時差。」

飢餓感十足的情況下,非常容易攝入過多食物。以前納粹難民營里救出來的人,吃多了撐死便是極端的情況。

另外一個很多同事用的方法是,午餐前30分鐘去喝一大杯水。這個的原理是,大腦對於飽足感在短時間內無法區分水或者別的食物,也就是通過餐前喝水增加飽足感。

最後就是想告訴大家,

「除了白米和面,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同的主食可以吃了。」

北非的couscous,brown rice,紅米,lentil,鷹嘴豆,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換著不同的主食吃吃。

至於大家擔心不吃米飯大姨媽不來的事情,我可以肯定告訴你,地中海地區很多不吃白米的姐姐們大姨媽還是會來的。

導致「飯困」的第一個問題是攝入量,第二個是食物本身的升糖指數。第一問題先不討論,說說升糖指數的問題。

這方面研究的比較多的是德國的科學家。

「Scientists in Germany have documented that meals high in carbohydrates that also have a high glycaemic index(meaning they release sugar into the bloodstream quickly)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hormone insulin. Insulin promotes the absorption and use of glucose from the bloodstream after a meal. But it also allows the entry of a special amino acid(we get these from the digestion of proteins), called tryptophan, into the brain.

This is important as tryptophan is converted into another chemical in the brain called serotonin, a signalling chemical or neurotransmitter tha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calmness and drowsiness, especially in children.」

fromhttp://ww.sciencealert.com

簡單翻譯一下:

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且升糖指數較高的,會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從而導致大量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讓一種特別的胺基酸—色氨酸進入大腦,而色氨酸在大腦中會轉變成血清素導致人們犯困。

那什麼是升糖指數呢?

簡單的說就是,「同樣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決定了,糖分釋放到血液里速度,進而決定了大腦里血清素形成的速度」。那些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會在很短的時間導致大腦內部形成大量的血清素,讓人瞬間產生困頓感。

@外朗教育:

一、為什麼很多歐美人不午覺還能精神十足?

1、歐美人的膳食結構

有研究表明,攝入高脂肪食物、精白米麵和甜食更容易導致餐後疲倦,但高蛋白質食物有利於糾正這種疲倦感。而歐美人的午餐結構中往往主食比例較少,動物性食物較多,具有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的特點。

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升高大腦中5-羥色胺的水平,而5-羥色胺參與多種行為、情緒活動尤其是睡眠的調節。如果食物的血糖指數(GI)較高,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被快速地吸收入血,胰島素水平快速升高也是導致睏倦的重要原因之一。

細軟易消化的精白米麵、甜品、糖果等都屬於高GI食物,所以如果午餐攝入了大量精白主食或甜品(中國人的午餐往往如此),食後就可能會昏昏欲睡。

2、咖啡因

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咖啡。在歐美,無論是咖啡的普及程度還是人均咖啡消費量都遠高於中國大陸,但中國大陸也有一類傳統飲料可與咖啡相媲美,那就是茶。

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此外,某些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可可、巧克力等食物中也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具有刺激神經興奮、鎮痛、解除疲勞、提高身體機能等作用,喝咖啡的習慣確是歐美人「提神醒腦」的好方法之一。

咖啡本身對身體是利大於弊的,但是大量攝入咖啡因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體對其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會影響睡眠,加上很多人喝了咖啡就不喝奶了,咖啡因還會增加少量的尿鈣排出,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鈣都攝入不足的國人來說,一般不推薦大量飲用咖啡和濃茶。

此外大量的咖啡因還可能導致心率與呼吸加快、失眠、煩躁、頭痛、胃部不適等症狀,特別是在疾病治療期間,咖啡因會與很多藥物相互影響,既有可能協同又有可能拮抗藥物的作用,最好諮詢藥師和醫生。

3、生活習慣

1)運動

很多歐美人習慣於運動和健身。運動有利於血液循環,大腦供血充足人就會感覺清醒。此外,每天保持一定強度的運動,有助於改善夜間睡眠質量,也有利於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2)生活狀態

相對於午餐,很多外國人可能更看重晚餐(dinner),所以很多外國人午餐吃的不多甚至不吃。有研究表明午餐的數量會影響到餐後的狀態,同樣的食物內容,攝食量大的人相對更為睏倦。

此外,如果有長期規律的作息,形成了固定的生理時鐘,人便能在內源性生理時鐘的指引下「自發」地產生節律行為,例如睡眠和覺醒。所以,如果人一直沒有午睡的習慣,可能慢慢也就「習慣」了。

3、基因(這裡不僅限於歐美人)

有些人睡得少還精神好可能真的與基因有關。有研究表明,DEC2蛋白上的一個胺基酸替換突變會導致攜帶這類突變基因的人呈現可以少量睡眠的狀態,然而,對於這種天生自帶光環的「基因突變者」,其他人大概也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這才是美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30/113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