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我在美國陪媽媽抗中共病毒 人生最膽戰心驚的40天

Life is not about wai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it's about learning how to dance in the rain.

Look the stars that shine your darkness......

我的母親今年84歲,剛好是本命年。她和我83歲的父親一起住在北郊一幢獨立老屋裡。

老屋位於一條小街分叉路的盡端,屋前是一大片草坪,屋後是一片樹林。這一帶的房屋基本都是這樣格局,每幢房屋間相隔較遠,小街上也難得見到行人。

當新冠疫情在中國肆虐,各地封城封小區居家不能外出之時,父親還開玩笑地說:「我們住在這裡,每天都像生活在自覺隔離中,因為幾乎見不到人。」是啊,即使二月中旬以後,新冠病例陸續在美國各地出現並迅速增長,我們仍然覺得這個病毒離我們很遙遠。依據我父母的生活習慣和居住環境,他們應該沒有任何理由會被感染的。

但是,我們錯了!母親不幸中招。從她3月15日開始出現乏力低燒,到3月23日去急診診所經X片診斷為右肺下葉肺炎,被救護車送進醫院,三天後確診新冠肺炎並開始對症治療,再到症狀有所改善的情況下出院居家隔離療養,到今天已經是近40天了。

這一次經歷用我父親的原話來形容就是:"驚心動魄40天,死裡逃生回人間」。

我願藉此文,分享這「驚心動魄40天」里我們全家陪伴母親戰勝新冠的親身經歷,也一併真誠感謝醫學院老同學們和朋友們在這段時間的關愛、鼓勵和幫助。大愛無疆,上善若水。

1莫名其妙被感染

如上所述,父母住在那樣的「隔離」環境中,母親有什麼機會和途徑被感染的?這可能永遠是個迷。

在疫情爆發蔓延前,父母去的最多的公共場所是附近的YMCA(鍛練和社交)和美國超市(購物)。但自二月以來,父母已暫停去YMCA了。我因為在外上班接觸人多,為了減少風險,從二月中旬也不去他們家看望他們了。可以說除了非常偶然地去最近的超市購物,他們從二月份開始基本是足不出戶地在居家「隔離」。

從時間上推測,母親最有可能被感染是在3月13日。那天,她與父親去附近的超市購物。據母親說,在等候付款時,排在她前面有一位男子,帶著口罩,與她說話(她後來得知這位男子是伊朗人)。當時母親沒有戴口罩和手套,父親當時也沒戴口罩和手套,但他與這位伊朗男子相隔較遠。二天以後,3月15日,母親就開始出現乏力、低燒等症狀。

現在回想起來,很可能是這次去超市購物導致母親被感染,而那位伊朗男士極大可能是「傳染源」。所以說,超市是易被感染的危險場所,儘量避免少去和不去!口罩和手套是必須的!戴口罩手套,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2前期症狀和治療

母親3月15日開始出現乏力和低熱(不超過100F/37.8C),胃腸道不適,但無腹瀉,少許咳嗽,但無明顯胸悶氣短等症狀(家裡沒有備指尖血氧儀oximeter,不知道她當時的血氧飽和度如何。現在買了,還沒拿到)。也曾經與母親的家庭醫生聯繫過,被告之:繼續服用Tylenol降溫,觀察體溫和症狀變化,若加重就去急診室就醫。

從3月15日到3月23日的九天時間裡,母親的症狀表現和流感症狀很相似。我們除了給她服用Tylenol,維生素C以及她平時一直在用的常規藥外,沒有特殊治療。雖然當時對於新冠的報導已經很多,各州針對病毒核酸的檢測方法也已經開始使用,但檢測還處在緊缺狀況。

這時,醫生群里已經有討論用羥基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使用,治療新冠病人。如果這個時候,母親就開始用羥基氯喹和阿奇黴素,是不是症狀就會緩解?就可以避免接下來的急診和住院了?(據專家介紹,新冠患者的病情往往在症狀出現後7-12天裡加重。母親的病症加重發生在第9天。)

生活上,母親從出現症狀開始,就被「隔離」在她自己單獨的帶有衛生間和浴室的房間裡。這裡必須大讚父親的警覺和重視!因為沒有旅遊史和明顯的接觸史,我們覺得母親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很小。

3從急診到住院

3月23日,我們州剛剛開始執行「居家令」。

早上大約10點左右,接到父親電話,說母親感覺不太好,已經約了離他們最近的緊急診所,想帶她去檢測確診或排除一下。我立即驅車趕到他們的住處。出門前,在父親的再三叮囑下,我第一次戴上口罩和手套。

見到母親時,感覺她非常的虛弱,咳嗽雖不厲害,但似乎嗓子裡有東西卡著,想咳出來,也感到她時不時要喘口大氣。她戴著口罩和手套,在我的攙扶下上了車。

應急門診(Urgent Care)離他們的住所只有5分鐘的車程。到了以後,前台登記、護士檢測體徵和收集病人基本信息等常規過程與往常沒什麼不同,只是人少很多(感覺整個診所只有我和母親兩個人)。護理人員除了戴著口罩(好像不是每個人都戴的)和手套,也沒有特別的防護。母親雖然早上吃了Tylenol,當時她的體溫還是接近100F。大約10分鐘以後,當班的醫生進來(她倒是帶著面罩),問診和聽診後,說馬上拍張x片。我問是否能檢測新冠病毒,她說這裡不能測,即使測,結果也要2-3天後才知道。看母親的狀態,先看看是否有肺炎(其實母親始終咳嗽都不厲害)。

X片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右下葉肺炎,醫生說必須立即送醫院。我問醫生是一般性肺炎還是有可能新冠肺炎?她說新冠肺炎可能性很大。

醫生問我是救護車送還是我自己送。我想當然認為由救護車送又快又安全,車上又有急救措施,就選擇了用救護車送。當時我不知道我可以要求把母親送到任何一所我們想去的醫院,結果,應急門診叫了最近的一家醫院的救護車。

兩名只是戴著口罩和手套,穿著平常一樣的專業服裝的救護車上的人員將母親抬上移動病床,送往最近的醫院急診室(Emergency Room)。我與父親電話簡單溝通後,開車跟隨著救護車。但當我把車停好後,母親已經被送進了急診病房。前台的護理人員告訴我說他們正在幫母親辦入院手續,因症狀疑似新冠肺炎,不允許家人探訪和陪伴。無奈之下,我離開了急診室。當時已經是下午近三點鐘了。

4住院治療兩周

從3月23日入院到4月4日出院的這12天裡,我們與母親和她的醫護人員只能是電話溝通。母親3月23日下午2點多進急診室,大約5點左右轉入單人病房,並做了鼻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三天後結果出來:陽性,確診新冠肺炎。

入院後,治療上主要是針對肺炎,胃腸不適,咳嗽,發燒和胸悶氣短等主要症狀的對症治療:

針對胸悶氣短:吸氧!吸氧!吸氧!住院的最大好處是在病房裡隨時可以吸氧。雖然母親胸悶氣短的症狀似乎並不嚴重,母親的血氧飽和度在92-94,但是吸氧後她會覺得舒服些。所以我鼓勵母親一定要多多吸氧,每天都吸。母親的神智一直挺清醒,也不需要上呼吸機。感謝主!

針對肺炎:第一天三種常規抗炎藥:Rocephin(口服),Azithromycin(Z-pak阿奇黴素,口服)和Levaquin(靜脈點滴)聯合使用。考慮到這些抗炎藥對腎臟的副作用,第二天只靜脈點滴Levaquin,第三天暫停一天,第四天改口服 Levaquin(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用藥?)在母親入院確診新冠後,我們堅持要求繼續用阿奇黴素(可以停用其它兩種藥)至少一個療程。

感謝主,醫生聽取了我們的建議。在母親確診後,我也建議醫生用羥基氯喹,並告訴她麻省總醫院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等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指南里都提到可以用羥基氯喹,但被拒絕了,理由是FDA還沒有正式批准使用(其實母親確診後的第一天FDA批准了用羥基氯喹治療新冠肺炎),該藥對心臟有副作用,只適應更重症的病人使用等。對於能否給母親用瑞德西韋,得到的答覆是:那只是臨床試驗藥,只在幾個特定的醫院(Emory附屬醫院是一所)可以試驗性使用,且臨床試驗已停。由此推斷,對於母親的新冠肺炎治療,阿奇黴素可能是唯一起到一定作用的。

針對胃腸不適:都說新冠病毒除了侵犯肺,也侵犯多臟器。是的,新冠病毒侵入了母親的胃腸道,導致她胃腸道功能紊亂。對於胃腸不適症,消化酶(probiotic)和miralax起到良好的緩解改善作用。可以長期服用。抗酸藥對母親作用不大,所以停止服用了。

針對咳嗽:服用只含guaifenesin的Mucinex化痰,不建議用Mucinex DM(含dextromethorphan)止咳。相反,要鼓勵病人儘量把痰液咳出來(這裡要特別感謝醫生同學的指導意見!)。雖然開始時乾咳較多,但慢慢發展也有非常粘稠的痰液。由於新冠肺炎往往發生在位置較深的肺葉,炎症痰液很難咳出來。如果病人能咳出大量的炎症痰液,可以有助於肺部炎症減少和吸收,所以治療時不宜止咳。

母親就是在入院第四天的凌晨一點左右,突然咳出兩大塊「血痰」。她當時非常害怕,呼叫護士沒有應答,拍了照片發給我們。當天清晨7點左右我與母親和醫生溝通後,繼續使用Mucinex化痰(仍不止咳)。奇蹟般的,母親自從咳出這兩塊血痰後,體溫開始顯現下降的趨勢,加上經過幾天胃腸功能的調整,身體狀況開始出現好轉,也可以少量喝點雞湯和麥片粥了。

針對發熱:只服用Tylenol(有報導建議不要用ibuprofen/Advil)。並且醫生只在體溫高於101F時才給服用。母親在住院期間,體溫只有兩次高於101F。大多時間體溫在99.5-99.8之間徘徊。

抗血凝和輔助支持:住院期間,因為體弱少動和臥床時間長,每天都腹部注射抗血凝的藥。同時母親常用的降血壓降血脂的藥都正常服用。飲食方面,高能營養液,麥片,酸奶,罐裝雞湯麵和加鹽餅乾能吃儘量吃點兒。因為母親胃腸功能紊亂,開始幾天幾乎無法盡食,身體極其虛弱,曾與醫生商量是否可以靜脈打點滴補充營養。醫生不建議,為的是避免引發肺積水和栓塞(有道理的,接受了)

5兩次被要求出院

母親入院後第九天,她的體溫降到了99.2-99.5F(37.3-37.5C)之間,胃腸症狀有所緩解,阿奇黴素一個療程也結束了。血氧飽和度在93-94左右,每天吸氧大約2L。這時醫生要求母親出院。我們覺得母親的體溫雖有下降但並非正常,身體還相當虛弱(基本還是臥床),經我們再三要求下拍的第二次X片仍然顯示有肺部炎症,認為這時出院不妥。

好在美國的醫院有病患關係部門可以讓病人及家屬聯繫、反應意見和提出請求。

我們也獲悉,我們如果對出院決定有異議,可以向Kepro上訴,由他們聯繫第三方來評估是否可以出院。向Kepro上訴非常簡單,只要打個電話給他們,告訴母親所在的醫院和上訴理由就可以了。24小時後,Kepro的護士打電話告訴我,我們贏了上訴。

Kepro委託的第三方醫生審閱了母親的病歷,根據母親當時的情況,以及考慮到父親有被感染的高風險,認為此時讓母親出院不妥。因此母親得以在醫院又住了三天。在這三天裡,保持先前的治療方案(除了不再用阿奇黴素)。母親的體溫維持在98.8-99.2F,體力稍有恢復,每天仍吸氧2L左右。

三天後,我們提出能否拍x片或CT看肺炎情況,以及再做一次病毒核酸檢測看看是否轉陰,這些請求統統被拒絕。醫生第二次要求母親出院,雖然我們可以再次向Kepro上訴,我們還是決定出院。也許在家康復療養對母親會更好些。

畢竟母親是確診新冠陽性,出院前也不知道是否已經轉陰。為了減少感染風險,我們聯繫了醫院的病人接送服務部門,要求醫院把母親送回家。(順便提一句,我們與母親的醫保公司聯繫過,她這次的所有醫療費用應該全部由醫保公司支付的,可能都沒有任何自付費用。但要求醫院送母親回家,因為與治療無關,所以需要自費。)

6返家隔離療養

在母親回家前,我們請了專業的針對新冠病毒的消毒公司,對父母的老屋上上下下徹底消毒了一遍。來消毒的兩名員工,全副武裝,戴著消毒面具,比我見過的醫生護士們還要防護嚴密,噴的是高濃度消毒液(不知道是否真的殺滅了病毒)。

4月4日晩上9點左右,母親終於由醫院的救護車送回到家(比約定的時間晩了近四小時~不抱怨了)。我們口罩手套統統戴上,還穿了一次性雨衣(權當防護服),全副武裝地等候。母親被直接送進了她的房間。自此,母親又開始了居家隔離。

出院後她的用藥與在醫院時基本相同,除了不再用抗血凝的藥(因此鼓勵母親一定要每天下床慢慢走走)。出院後的第三天晩上母親開始盜汗。我諮詢了醫生同學,回覆說是常見的新冠恢復期症狀,如果厲害的話,可以服用,抗過敏藥Claritin來緩解盜汗的症狀。

到今天,母親出院已經有二周多了,體溫已完全正常98.6 F(37.1C),咳嗽盜汗等症狀也都有較大改善。食慾在慢慢增加,體力也在漸漸恢復。一切都在好轉!感謝主!

在母親生病的這段時間裡,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父親也被感染上。但是至今,父親都還健康,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這可能得歸功於他重視自我保護和嚴謹細緻的消毒防疫措施。

7家庭消毒防疫

說到消毒防疫,必須給父親大大的贊。從母親一開始出現症狀,父親就把母親「關」在她的房間裡,每天電話溝通,飯菜和常規藥送過去放在她的房門口。母親入院後,父親隔三五天就用Lysol等消毒液把母親的房間噴灑一遍。在母親出院的前一天,又將母親的床單被褥等全都用高溫清洗烘乾(父親過去是不會做這些家務事的)。

母親回家後,父親更是無微不至細心照顧。一日三餐外加母親繼續服用的Mucinex(化痰),probiotic(助消化),miralax(促腸蠕動),維生素C和維生素D,及常規降壓降脂等藥都由父親親自操辦,放在母親房間門口,並叮囑服用。每天早上起床後,父親總是先把桌面,扶手等等用消毒紙巾擦一遍,然後給母親準備早餐和早上服用的藥物。父親做這些時都是戴著口罩和手套的。他也常常不厭其煩的提醒我:戴口罩!戴手套!

自母親入院後,我就住在父母的老屋的地下室,隨時準備著應對突發狀況,隨時與醫生護士聯繫了解並向其他親友傳送母親的病情發展、治療方案等。為了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父親和我待在各自的樓層,互相交流溝通也只是通過電話和微信。母親出院後,父親還是堅持由他照顧母親。

我曾讓父親去檢測一下,他覺得沒有必要,一則他已近二個月足不出戶;二則自母親發病以來,已有一月有餘,他仍無任何症狀,估計已有免疫。我倒是做了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可以放心回家見女兒了)。再次感謝主!

防疫方面,除了加強清潔,如外出回家後一定肥皂洗手洗臉(還可以用蒸汽噴洗,既美容又殺毒)和消毒,營養飲食和充足的睡眠也是必須的。任何藥物都不及自身的免疫力。在母親生病期間,我們家人互相督促提醒,每人每天必須喝牛奶,早晚吃兩個雞蛋,至少一杯酸奶(或高能營養液),2000cc維生素C和500 mg維生素D,以及各種蔬菜,尤其是洋蔥和生薑湯等。我原來是不吃蔥姜蒜的,為了防抗新冠,不得不改變習慣,開始接受了。

8總結和感悟

的確,這次的疫情迫使我們必須改變和接受,不僅僅是飲食生活習慣,還包括許多認知和處事方式。親歷陪伴母親戰鬥新冠,我總結了三點(其實都是常識):

1.良好的清潔/消毒習慣,飲食結構(高蛋白、消化酶、維生素等)和充足的睡眠。

病毒看不見摸不著,無處不在,無法預知,防不勝防。只有加強自身保護,增加自身抵抗力。再次強調:任何藥物都不及自身的免疫力。對於新冠治療,大多數醫生是沒有經驗的,對於有爭議性和試驗性用藥是比較保守,會嚴格遵從該醫院的治療指南和對症治療。絕大多數病人能康復主要是靠自己機體的免疫抗衡和吸氧,其他的任何藥物只是起到調整和支持作用。大多數美國醫護人員還是盡心盡力盡責的,他們的確缺防護用品(我們還給他們送了口罩)。

為了避免超負荷工作,母親的醫生告訴我,他們是工作七天,休息七天。至於護理系統,我一直弄不明白是如何運作的,因為母親住院12天中,幾乎每天早晚輪值的管床護士護理都不一樣。可想而知,這些護士護理們對病人病情是陌生的。與這些護士護理們保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2.必要的物質貯備:家裡應該備有體溫計,手指血氧飽和度測試儀(Oximeter),酒精,雙氧水,Lysol等消毒液,口罩,手套等及一些非處方藥品(如Tylenol降溫;Mucinex化痰),複合維生素等保健品(如維生素C和D、鋅片),及便利可保存食物(如罐裝雞湯,高能蛋白質飲料),做到有備無患,但不必過度囤積。如有不適,可以先自行對症用藥,密切觀察,隨時與家庭醫生聯繫。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同語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3/144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