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餐飲業今年太難了:十之八九都撐不下去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開餐飲店門檻低,賺錢快」。於是,大家都帶著「躺賺」的幻想沖入餐飲行業。但實際上,現在的餐飲業「十之八九都撐不下去了」。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餐飲門店註銷數量突破80萬家,而在存活的這200多萬家門店當中,有70%月營收不足10萬元,85%在「虧損」或「保本」之間掙扎。

面對當前餐飲行業所面臨的困境,我們採訪了上海五角場一家火鍋店的趙老闆,他算了一筆帳:①150平方米的店面,月租金是6萬元。②店裡有6名員工,每月工資5萬元;③食材料是3萬元,水電雜費1萬元。這樣算下來,每月光「固定支出」就要15萬。

這意味著每天一開門,不管有沒有客人,固定開支就要5000元。要想不虧錢,每天就要賺到1萬元以上的流水,可現在能做到7-8000元就算不錯了。而這種「開門就虧損」的困境,就是很多中小餐飲店的縮影。

實際上,現在的餐飲行業,正在面臨著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由於餐飲業門檻較低,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創業者投資開設餐飲店。而另一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餐飲店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海鮮自助餐廳,開業不到1年就關門了,總共虧了200萬。而導致當前餐飲行業「生存艱難」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

第一,成本絞索,㧪殺了餐飲店

現在很多中小餐飲店被成本絞索㧪殺了。房租是最狠的「吸血鬼」,在上海,你就算開一個60平方米的小餐廳,每個月的租金也要2萬元,而且房租每年都會漲。此外,就是廚師的月薪都在1萬元,服務員也要5000多元,還要包吃包住。儘管如此,也不一定招得到人。

同時,食材的價格每年也在上漲,如果購買新鮮的食材價格更貴。於是,就有餐飲店老闆直言:「不是店裡沒有客流,而是被房租、人工成本、食材價格等高昂的成本絞索給勒死了。」

第二,飯菜價格要更有性價比

很多飯店老闆看到店裡的各項成本都太高,就想把飯菜的價格提了上去。而這樣一來,餐廳的客流就會一下子降了下來。現在的食客更關注菜餚的性價比,如果發現自己被斬了,後面他們就不來了。通常人均消費在50元以上的餐廳,食客在吃飯的時候就會考慮這頓飯吃得劃不划算。事實上,在面對各項成本居高不下時,餐飲店還要拿出更有性價比的菜餚來吸引食客,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第三,外賣成了「飲鴆止渴」的毒藥

通常外賣會占到實體餐飲店三分之一的業務。但是,卻有餐飲店老闆表示:「做外賣業務並不賺錢,甚至還會虧錢」。以某餐飲店的一份25元的外賣為例,平台就要拿走6元,再扣掉食材、包裝、配送費,餐廳實際到手的利潤只有3元錢。

不僅如此,某漢堡店老闆在吐槽:「外賣平台逼著做29.9元的雙人套餐,而這個套餐光成本就要35元,這等於是每做一單外賣要虧5元錢」。所以,外賣業務對於餐飲店來講,已經陷入到「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惡性循環。

第四,同質化競爭激烈,價格劣勢明顯

現在很多餐飲店的菜單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特色。食客們吃了幾次之後,也就換其他的地方去吃了。所以,這類中小餐飲店真正的回頭客流很難積存下來。正是因為,很多餐飲企業裝修、菜單、價格等幾乎一模一樣,最終只能靠「比誰撐得更久」來淘汰對手。

與此同時,一些連鎖品牌的餐飲店,利用自己在供應鏈優勢,把價格壓得很低,讓中小餐飲店很難生存下去。某中式快餐店老闆告訴我們:「我賣18元的滷肉飯,人家連鎖品牌只賣15元還能賺錢。我們的肉是最新鮮的,但客人只認價格。」當連鎖品牌利用價格優勢來絞殺個體店,那個體店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就變得渺茫。

現如今的餐飲企業實在太難熬了,十之八九都快撐不下去了。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上這4個原因。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過去那種隨便拿出十幾萬,再聘用幾個人就可以開餐飲店的「懶人餐廳」大概率生存不下去。而只有精打細算,擁有匠心和創新精神,才有可能存活下來。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從事過餐飲業的小白,還是不建議投資餐飲業,風險實在太大。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平說財經張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816/226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