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不是好事 趕緊採取這些方法應對

眾所周知,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抵抗,影響血糖控制,引起2型糖尿病,而且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是大腹便便,體型肥胖的,於是多數人就形成了這樣刻板的印象:胖人容易得糖尿病,潛意識中認為得了糖尿病還是瘦點好。

其實,糖尿病患者也並非越瘦越好,長期體重偏低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疲乏無力、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正確的做法是讓肥胖者減肥、讓消瘦者增重,最終讓病人體重回歸正常。

那麼,糖友消瘦的原因都有哪些?消瘦後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筆者就這個話題做一簡述,以饗讀者。

糖友消瘦的原因有哪些?

1.糖尿病本身引起的消瘦

部分新發糖尿病患者是以消瘦為主訴就診的。葡萄糖是機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被機體充分地吸收利用,機體常常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提供能量,致使脂肪和蛋白質消耗過多,因此患者會越來越瘦,這在胰島素絕對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尤為明顯。

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時血糖控制不好,特別是血糖過高引起酮症酸中毒時會導致體重減輕。究其原因,一方面血糖過高,超出了腎糖閾(腎臟排泄糖的閾值),糖就從尿中漏了出來,形成糖尿,由於糖的利尿作用,形成多尿,熱量和水丟失過多,人就開始逐漸消瘦。

另一方面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或胰島素受體不敏感,器官組織不能很好的利用糖,反而脂肪消耗過多,分解產生熱量;或者患者遭受勞累、感染、外傷等應激情況時,人體發生代謝紊亂,脂肪分解加快,脂肪大量分解的結局之一就是消瘦。

2.糖尿病合併其他疾病

糖尿病易合併細菌感染,嚴重感染可導致蛋白質大量分解,使患者處於負氮平衡狀態,如果營養跟不上,勢必引起患者消瘦,特別是感染結核或者原有的結核復發,會引起明顯消瘦。

糖尿病易合併甲狀腺疾病,一項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顯示,無論甲亢還是甲減患者合併糖尿病的風險約是甲狀腺功能正常者的1.5倍,糖尿病如果合併甲亢,機體本身處在高代謝狀態下會出現消瘦。

糖尿病合併腫瘤的患者,其機體本身處在高消耗或疾病進展狀態下,消瘦表現也會更加明顯。有統計發現,糖尿病患者中腫瘤發病率可高達28.35%,遠遠高於普通人群各年齡段最高的1.16%的發病率。

糖尿病並發胃腸道自主神經病變,導致「胃輕癱」或「功能性腹瀉」,患者往往有納差、早飽、腹脹、嘔吐、慢性腹瀉等症狀,長此以往,也會因為食物吸收減少、營養不良而消瘦。

3.飲食控制過於苛刻

糖尿病固然需要控制飲食,但不能矯枉過正。有些糖尿病患者為追求血糖控制嚴格達標,不顧自身的身體狀況,在飲食控制方面走極端,過於苛刻,天天忍飢挨餓,一日三餐素食,什麼都不敢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營養缺乏,因而也導致了身體消瘦。

4.運動量過大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運動量增加後,沒有相應增加進食量,熱量消耗明顯大於熱量攝入,長期以往,導致體重明顯下降。

5.降糖藥物的影響

已知的二甲雙胍、SGLT-2抑制劑(達格列淨、卡格列淨、恩格列淨)、GLP-1激動劑(比如利拉魯肽、艾塞那肽等)都有減肥的作用,個別人使用後也會出現消瘦。

這類藥物對於肥胖合併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當然非常適合,但對於原本並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患者的體重減輕。

糖尿病患者消瘦的判決標准

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糖友是不是真正「消瘦」。可採取如下方法來判定:一般來說,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10%以上時,才稱為消瘦;

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小於18.5為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大於28.0為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原來肥胖的患者,體重降至正常不是消瘦。

糖尿病患者消瘦後如何處理?

糖尿病患者出現明顯消瘦時,應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結合必要的化驗及影像學檢查,查找消瘦的原因,然後做出針對性地處置對策。

1.積極控制血糖

如果是糖尿病本身的問題,一般是血糖控制欠佳引起的,應積極控制血糖。使用胰島素或其他胰島素促泌劑治療,降低高血糖的同時還可以糾正代謝紊亂、促進合成代謝,有助於恢復體重;對糖尿病酮症患者,及時足量使用胰島素,大量補液,糾正酸中毒,酮症糾正後體重會逐漸回升。

2.積極治療併發症或合併症

進行全面的體檢,查找消瘦的原因,如果是由於某些併發症或合併症所致,就要積極治療這些併發症或合併症(如胃輕癱、甲亢、感染等等),併發症或合併症控制後身體消瘦的狀況可以逐漸得到改善,恢復正常體重。

3.調整治療藥物

對嚴重消瘦者可以調整治療藥物,胰島素、促胰島素分泌劑(如格列奈類、磺脲類)等有增加體重的副作用,但恰恰對消瘦患者可以起到增重的治療作用。

4.平衡膳食

在醫生或者營養師的指導下調整食譜,適當增加營養,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意思是平衡膳食,控制總熱量,而不是飢餓療法,要規律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但同時更要保證好每天的優質蛋白攝入。

優質蛋白包括:雞蛋、魚肉、蝦肉、瘦肉、牛肉等食物。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果,促進營養素的吸收,並注意飲食結構多元化。

5.監測好血糖

無論是體型肥胖或是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也都應該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水平。

如果患者發現近期血糖波動比較大、體重也有明顯變化,應當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來調整用藥,同時配合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干預,讓體重及血糖趨於穩定。

6.監測體重

糖尿病患者需要對自己的體重有所重視,要養成定期監測體重的習慣,可以每周、甚至是每日監測一次。如果體重短期內明顯下降,患者應當及時調整飲食或就醫。糖尿病患者們可以購置一台體重秤,隨時監測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

糖尿病患者消瘦,一定要積極治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糖尿病之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20/146709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