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甲午戰爭奇聞:吃大米吃死的日軍 比陣亡的還多

作者:
腳氣病死亡眾多跟日本人對大米的狂熱愛好有關。當時日本的經濟資源並不發達,普通老百姓的飲食很粗糙,只有貴族和武士常吃精製大米。而為了突出軍國主義,日軍軍隊的軍糧供應卻以精米為主,很多參軍的平民主要願望就是能吃上精米。由於精米缺乏B族維生素,長期以精米為主食很容易患上腳氣病,這對於食物來源廣泛,可以隨時補充維生素的現代人沒什麼,但對於只吃大米的日本人就是致命的。

日之丸便當

甲午戰爭,是顛覆了中日兩個國家國運的一場戰爭,也是一場令中國人深感恥辱的戰爭,在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強大艦隊,在總兵力明顯高於侵略者的情況下,大清國的海陸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當時的中國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

根據史料整理,在整場戰爭中,清政府在全國動員的兵力近一百萬,實際參戰兵力約20萬,日方的估算是清軍死傷3.6人左右,這個數據不知道準確度多高,因為清政府當時沒有靠譜的統計。日本對於自己參戰情況統計的很細緻清晰,日軍在國內總共動員了兵力24萬人,其中有17.5萬先後出征朝鮮、大陸和台灣,另有保障後勤的民夫15.4萬。

日軍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死亡13488人,有超過1.2萬人是死於疾病,病死的人占到了死亡總數的83%之多,。也就是說,我威武的大清陸海軍擊斃的日本侵略軍大約只有疾病殺死日軍的十分之一,只有1132名日軍屬於陣亡和負傷死亡。如果刨掉乙未抗戰時台灣義軍消滅的三百多日軍,再扣除因作戰負傷住院死亡的三百多日軍,清政府陸海軍在朝鮮和大陸的戰場上直接消滅的日軍只有四百多人。

那這些因為疾病而死的日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戰爭中較大的減員並不是戰鬥減員,而是因為各種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減員。造成非戰鬥減員的原因,主要是當時的軍隊技術條件和後勤保障體系的制約,尤其是軍事醫療保障體系的制約。

甲午戰爭中,日本可謂是舉全國之力,按照西方最先進的軍制體系建立,在廣島設立了大本營,頒布了《戰時大本營條例》。戰爭決策速度,武裝力量動員速度,部隊機動速度都遠遠快於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後勤體系方面,日軍設立了兵站總監部和管理部,負責陸軍的後勤,管理各地的兵站,野戰部隊的物資供應、運輸、通訊、衛生醫療等事宜。

但由於當時醫療理論和技術的限制,疫病仍然給日軍造成極大損害。在甲午戰爭中,日軍死亡最多的病因是霍亂,開戰前日本就已經發生了局部霍亂,很多奉召參戰的軍人已經患病,在廣島大本營集結期間,進一步加劇了傳染。有8481人因霍亂失去戰鬥力,其中死亡高達5211人。

日軍因病死亡,數量位居第二的疾病,令人感到很好笑。這個病居然是腳氣,在戰爭中,有3萬名日軍患有腳氣病,死了1800人。

這裡的腳氣,並非我們平常看到的真菌感染引起的那種足癬,而是指腳氣病。腳氣病是一種缺乏B族維生素導致的疾病,症狀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胸腹腔及下肢水腫、膝跳反射消失等等,嚴重時會引起「腳氣病性心臟病」,心律不齊、心包水腫而導致死亡。在日本明治末年,因腳氣病每年導致六千到一萬六千人死亡,與肺結核並稱當時日本的兩大「國民病」。

腳氣病死亡眾多跟日本人對大米的狂熱愛好有關。當時日本的經濟資源並不發達,普通老百姓的飲食很粗糙,只有貴族和武士常吃精製大米。而為了突出軍國主義,日軍軍隊的軍糧供應卻以精米為主,很多參軍的平民主要願望就是能吃上精米。由於精米缺乏B族維生素,長期以精米為主食很容易患上腳氣病,這對於食物來源廣泛,可以隨時補充維生素的現代人沒什麼,但對於只吃大米的日本人就是致命的。

日軍大面積患腳氣病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軍人只吃精米,很少吃雜糧,加之戰時補給條件差,其他副食替代維生素來源不足的緣故。軍官得腳氣病的少,士兵最多。因為當時日軍主食直接發放大米,副食以菜金形式發放到個人手中,再交給連隊的經理(後勤)軍官。日軍當兵的多為貧苦平民出身,為省下菜金補貼家用,就拼命吃精米,菜金只繳納最基本金額,買一點鹽和味噌等調味品,導致大面積的營養缺失。而軍官薪金較高,單獨開伙,副食比較豐盛,患上腳氣病的就比較少。

腳氣病困擾了日軍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辛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多場戰爭。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參戰的日軍有近2萬人,其中戰死只有300多,受傷900多,因患腳氣病失去戰鬥力的就有2300多人。儘管那時候的日軍已經建立了近代的軍隊醫療防疫體系和後勤體系,但是由於是初出茅廬,沒有實際經驗,各方面很菜鳥,所以造成如此大規模的非戰鬥減員。

從豐臣秀吉時代到甲午戰爭,日本軍隊的飲食都非常簡單,主要就是稻米,調味的味增和鹽。每天的口糧大約是白米700克(做成米飯大約三斤),一勺鹽,兩勺味增,以及其他調味料,肉類蔬菜副食很少。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很少就地征糧,主要靠後方前送,步兵一般隨身攜帶2天分量的口糧維生,口糧成分是:大米,食鹽,咸梅干。做成飯以後,因為很像日本國旗,這後來被稱為日之丸便當。

日本海軍則較少爆發腳氣病。甲午戰爭中,時任日本海軍醫務局副局長的高森兼寬發現腳氣病與單調飲食有關。高木兼寛參考了海軍強國英國的做法,試圖改善軍中的伙食。一開始提倡在海軍推行西餐飲食,但日本人並不習慣進食西式的蔬菜燉肉與麵包。

因此高木兼寬發明了咖哩飯。在咖哩味的蔬菜燉肉內加上小麥粉製成糊狀,再配上米飯後,日本海軍的咖哩飯從此誕生。這種海軍咖哩與印度風味的咖哩完全是兩回事,除了加上小麥粉糊以外還加入其他配料,糊狀咖哩就算在搖動船上也不用擔心濺出盤子,再加上大米以後可以說是絕妙的配搭。

這種咖哩飯在製作上比較簡單,肉類及蔬菜的營養很平衡,日本海軍將這個做法收錄於《海軍烹飪術參考書》,成為日本海軍的一道傳統飲食。至今日本海上自衛隊還保留有星期五吃咖哩飯的習慣。現在的海軍咖哩飯已經成了一種文化,日本海上自衛隊位於廣島的吳基地甚至還與周邊餐飲業一起聯合推出海軍咖哩評選認證大會。橫須賀軍港的「海軍咖哩飯」也成了招攬遊客的招牌菜,被用在當地的各種宣傳材料上。

海軍咖哩飯、麥飯混合以及肉菜搭配的措施,使得日本海軍水兵腳氣病患病率大幅度降低。不少陸軍軍醫目睹海軍實施伙食改良後成功抑制腳氣病,也開始醞釀飲食改革。但遭到陸軍頑固派和醫學權威的壓制,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之一的森鷗外,在日本併吞台灣之初,調任台灣總督府陸軍局軍醫部長,他堅信腳氣病源於真菌感染,大肆抨擊食物說,拒陸軍採納米麥混食,斥責海軍的洋食運動為毫無科學根據的魯莽舉動,甚至嚴厲指控主導海軍伙食改革的高木兼寬,嚴禁陸軍部隊擅自提供米麥混食。結果入侵台灣的近兩萬五千名日軍,一萬七千人患上腳氣病,一千餘人病死。

眼見事態急迫,日本陸軍才開始准許米麥混合的伙食,要求在陸軍主糧精米中摻入30%的糙米,同時增加副食供應量。日本陸軍不使用海軍的咖哩,將肉類做成一種傳統風味的罐頭——「大和煮」,加入砂糖、醬油和姜燉製而成。日軍早期軍用罐頭一般是牛肉大和煮(250克/罐),甲午戰爭期間還用小鰛鯨的瘦肉作出鯨肉大和煮。一戰時期大和煮規格改為150克/罐,一直持續到二戰。

從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到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歷時8個月,大清國的軍隊從海上打到陸上,從朝鮮一路轉進到東北,丟了東亞第一大軍事要塞旅順,丟了東亞第一大軍港威海衛,光陸軍就參戰20萬以上,這麼「英勇奮戰」,最後才擊斃700名日軍。

清軍殺死的日軍,還沒有吃大米吃死的日軍多!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01/149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