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蛋、黃豆…也可能誘發慢性疼痛!不想再吞止痛藥 醫師教你這樣吃

吃對食物比吃止痛藥重要

「疼痛」是身體很重要的生理反應,能提醒我們身體正在受傷或處於疾病當中。然而當疼痛的症狀持續反覆發生了三個月以上,就代表可能是「慢性疼痛」,長久下來會影響生活作息或工作表現,甚至容易導致情緒憂鬱。

面對這樣的問題,有些人可能選擇痛就吃藥,有些人到處求醫想要找出原因,更多人是選擇「忍」!

其實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可能會促使身體系統性發炎、疼痛感的關鍵之一。最常見會促發慢性疼痛的食物像是牛乳、小麥、蛋及黃豆。在臨床上我們可以透過食物過敏的檢測或是藉由排除飲食法,來幫助自己了解哪些食物可能是造成慢性疼痛的原因。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後續飲食模式的調整。

去年一篇探討營養與慢性疼痛系統性回顧的研究中指出營養介入,像是改變整體飲食模式、特定營養素攝取等能夠顯著降低疼痛。然而針對不同疼痛問題也有不少研究指出透過飲食模式就能幫助減緩疼痛,像是: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過去曾經有研究分析發炎性關節炎患者與一般健康者的飲食差異,結果發現關節炎患者蔬菜水果攝取的頻率較低。而風濕病學期刊也有文獻指出透過無麩質的全蔬食飲食可幫助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蔬食飲食也因為富含抗氧化營養素與纖維,能幫助減緩關節僵硬與疼痛。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容易頻尿、尿急或骨盆腔有不適感。根據調查,約有90%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對食物敏感,像是柑橘類水果、番茄、人工甜味劑、咖啡、茶、碳酸飲料、酒精性飲料及辛辣食物皆有可能惡化症狀,可以藉由排除飲食來了解身體對哪些食物有敏感反應以減緩不舒服的問題。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與中樞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過去曾有一項調查指出,超過1/3肌纖維痛症患者將飲食中的麩質除去,則能夠停止使用鴉片類藥物治療慢性疼痛。另外,中樞敏感化的慢性疼痛患者,像是一些顳下頜疾病、下背痛、骨關節炎和纖維肌痛的患者,透過生酮飲食可能會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而減緩疼痛問題。

以上是一些關於飲食與疼痛管理的研究整理,就功能醫學來說,即便是類似的症狀,每個人疼痛的背後可能都牽涉到不同的原因,因此治療的方式也會些許的不同,建議要嘗試認何飲食方式或營養補充前,可以先詢問功能醫學醫生或營養師完整評估與建議,了解這些方法在執行過程的細節或注意事項再來執行。

作者介紹:歐瀚文醫師,瀚仕診所醫師、IFECTW功能醫學教育中心講師。為台灣第一位推廣小腸細菌異常增生(SIBO)的醫師,著作:《SIBO,隱「腸」危機:終結SIBO小腸菌叢過度增生,改善腸漏、血糖內分泌失調、自體免疫疾病》。歐瀚文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早安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23/153724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