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

我們都知道,多吃點水果蔬菜對身體好。但是,有很多人擔心水果吃多了血糖會升高,引發糖尿病;還有些愛美的女孩,害怕水果吃多了會發胖。他們怎麼判斷水果的含糖量,他們說越甜了不是含糖越高嘛。真的是這樣嗎?

1、甜味與多種因素有關

水果當中的糖至少包括三種形式,一種是蔗糖,一種是果糖,一種是葡萄糖。這三種糖當中,果糖最甜,同等含量的情況下,它的甜度大概是蔗糖的1.8倍。葡萄糖最不甜,同等含量的情況下,葡萄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0.7倍。所以一種水果當中這三種糖的比例,決定了它的甜度。凡是果糖含量多的水果,比如蘋果、香蕉、西瓜等它的甜度就越高;凡是葡糖糖含量越多的水果,那麼它的甜度就越低。

另外,甜度還受到酸度的影響,如果一種水果當中有機酸比較多比如柳橙,酸比較多的話會掩蓋它的甜度,會吃起來沒有那麼甜。

所以呢,不能夠籠統的說水果越甜糖就越多。其實啊,除了個別像大棗、香蕉之外大部分水果糖的含量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幾這個狹窄的範圍內,大部分水果含糖量其實都差不多。

2、含糖量較低的5種水果

如果你無法辨別哪些水果能吃,哪些水果因為含糖量太高不能吃。不要著急,下面是我們給整理的含糖量最低的五種水果,你可以適量吃點這些水果。

酪梨

酪梨又稱酪梨,一個生酪梨含有的糖分僅有1克左右。它含有健康脂肪,而且脂肪量只有3%,不含鈉和膽固醇,會產生飽足感,是減肥很好的水果。

酪梨含有α-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6、單元不飽和脂肪等營養成分。α-胡蘿蔔素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預防體內「壞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減少罹患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性,有益心臟健康。

蔓越莓

一杯新鮮蔓越莓僅含有4克糖,且富含抗氧化劑,是減肥和抗皺的佳品。

蔓越莓含有「A型前花青素」、鞣花酸、維生素E等,能減少大腸桿菌附著於泌尿道,進而減少泌尿道發炎、感染風險。

科學界證實,花青素屬於一種類黃酮的植物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以保護細胞及組織避免受到過氧化物或自由基的破壞,並防止黑色素囤積。

覆盆子

一杯覆盆子含糖量只有5克。它含有很高的纖維量,能產生更多飽足感,因此也是減肥的首選。

覆盆子裡頭含有碳水化合物、鈣、鎂、磷、鉀、維生素C、K等營養成分。覆盆子裡含有的花青素除了有明顯的抗氧化的功能外,可促進前列線素分泌賀爾蒙。

藍莓

一杯藍莓僅含有7克糖,藍莓的熱量很低,幾乎是零脂肪,也是減肥好物。

藍莓含有15種以上的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質。曾被美國「時代雜誌」﹙TIME﹚推薦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英美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花青素的藍莓,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及其引起的各種疾病。

草莓

一杯生草莓含7克糖和85毫克維生素C,可減少紫外線傷害。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草莓可強化紅血球細胞功能,並保護胃部不受酒精傷害。

草莓含有糖類、膳食纖維、維生素C、生物素、鈣、磷、鐵、鉀、有機酸等。最特別的是,草莓裡頭含有一種名叫鞣花酸的物質,對人體組織有保護的作用,不受致癌物質所傷。豐富的維生素C不但可以防治壞血病之外,對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也有功效。

3、含糖量較高的5種水果

荔枝

荔枝每杯荔枝的含糖量是29克,算是一個小小的「糖包」。不過,每杯荔枝也含136毫克的鈣(人體每天需攝入75毫克鈣),因此不要因為高糖而「歧視」它。

無花果

無花果清甜的無花果一杯含有27克糖,簡直就是天然的「能量棒」。所以,想補充精力的時候不妨吃無花果吧,它的纖維能促進消化,鉀還能預防抽筋。

芒果

甜甜的芒果每杯含糖23克。不過,由於一個芒果就能提供你一天所需的三分之一維生素A,所以,常吃芒果有益視力。

櫻桃

100g甜櫻桃中的含糖量高達18g,所以你才會像吃糖一樣一口一個沒完沒了。不過除了甜,櫻桃也有不少好處,比如說幫你改善睡眠。櫻桃是自然界中唯一含有褪黑素的水果,而褪黑素能夠幫你的身體調解睡眠循環。

葡萄

不管是紫葡萄還是綠葡萄,每100g葡萄(10個左右)的含糖量都達到了15g左右。不過含糖量高的同時,葡萄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不少,而且紫葡萄中還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

4、部分水果含糖量表

①含糖量(4%~7%):西瓜、草莓、枇杷、楊梅;

②含糖量(8%~9%):鴨梨、檸檬、李子、櫻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蘿;

③含糖量(9%~13%):蘋果、杏、無花果、橙、柚子、荔枝、金桔

④含糖量(14%~19%):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甘蔗汁;

⑤含糖量(20%~25%):鮮棗、山楂。

選擇水果,儘量選擇含糖量<14%的,同時可參照血糖生成指數來選擇。

所以那些害怕血糖高和想減肥的朋友有福了,你可以選擇一些自己需要的水果放心吃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大農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23/163671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