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阜外說心臟|肥胖有七大飲食因素!科學減重這樣做

肥胖是種病,中國的超重與肥胖的發病率和增長速度均居世界首位,超重和肥胖人數全球居首。

2019年,超重/肥胖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危險因素。

為應對這一局面,近日一份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共識出爐。

共識協作組邀請內分泌學、減重外科學、中醫藥學、營養學、運動醫學及心理學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制訂,期望能夠進行中心化管理和個體化治療,以改善代謝紊亂,預防肥胖併發症。

共識指出,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肥胖,而遺傳因素可以解釋40%~70%的肥胖病因。

對於成人,體重增加多與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改變有關,包括吃的過多,飲食結構不均衡,運動減少,還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是肥胖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胖也可分為原發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原發性肥胖又稱單純肥胖症,指單純由遺傳及生活行為因素造成的肥胖,原發性肥胖可能與遺傳、飲食和運動習慣等因素有關。

繼發性肥胖約占肥胖的1%,是由於其他明確診斷的疾病等。醫源性肥胖則是指在治療其他疾病過程中因為藥物和治療手段導致的肥胖。

對於兒童和特殊人群,肥胖以標準體重百分率(被檢者實際體重/標準體重×100%)。≥120%為輕度肥胖,≥125%為中度肥胖,≥150%為重度肥胖。

對於有肥胖的人,生活方式干預減重的總原則是達到能量負平衡,飲食和運動是重要的科學手段。

中國目前肥胖的主要危險因素有:

高鹽;

水果類攝入不足;

纖維素攝入少;

水產或海產類食品攝入少;

飲酒;

高脂或油炸食品;

外賣和加工類食品攝入過多。

常見健康(高營養密度)食物有:蔬菜、水果、全穀物、海產品、雞蛋、豆類、堅果、無脂和低脂乳製品、瘦肉。但應避免過度加工並添加糖、飽和脂肪酸和鹽。

健康膳食的原則是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製品、奶類及其製品、魚肉、堅果、飲水(飲茶、咖啡);

少食①咸、醃、煙燻食品;②高鹽;③高糖及加糖食品;④高脂及油炸食品;⑤畜肉;⑥飲酒、含糖飲料;⑦減少在外就餐及外賣點餐。

對於一些特殊的膳食模式,比如低能量飲食、低碳飲食、生酮飲食等,飲食方式和時間的調整包括辟穀、輕斷食、間歇性禁食等手段,要注意:

這些並不適合所有人,不建議用於青少年、老人、孕婦及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及無自我控制能力人群。此外也沒有研究證據顯示這些特殊膳食的長期健康效益。

合理的運動干預,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有氧合併抗阻運動等,能降低體質量、改善血壓、血脂和胰島素抵抗,提高肌肉質量和骨密度,以及減輕焦慮和抑鬱,改善心理健康、認知健康和睡眠等。

這份共識還特別提到了家庭治療。指出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和靜態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發生的易感環境,可增加肥胖發生的危險性。

兒童處於飲食行為及生活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兒童飲食習慣的形成有很強的協同作用,

對於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共識推薦:肥胖症兒童及青少年平均每天>6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主要是有氧運動,其中應包含≥3天/周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競技性運動)以及增強肌肉、骨骼的力量訓練。此外還應限制久坐和靜坐時間並保證充足睡眠。

對於肥胖女性合併妊娠,共識指出從備孕起直至妊娠結束,所有肥胖女性均應進行積極的體重管理。

但應注意,不應在妊娠期內使用減重藥物控制體重;也不推薦減重代謝手術作為重度肥胖女性不孕的主要治療手段。

老年性肥胖,共識強調,對於老年人,應當更加關注少肌型肥胖。

少肌型肥胖常常體重指數不高,但體脂顯著超標,與代謝異常的相關性卻更大,臨床上容易漏診。

老年人的減重治療應宜緩不宜快,宜少不宜多,同時飲食以提高營養密度為主,運動以有氧運動且不過度為主,適當增加耐力運動,避免減重同時瘦體重的顯著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短期內體重的迅速降低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跡象,應當引起重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0/168548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