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茯苓,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無論是養生界還是中藥界,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神農本草經》把茯苓列為上品,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甚至有學者做過方劑的相關統計,其應用頻率最高的一味中藥竟是——茯苓!
茯苓由表及里依次是黑色的茯苓皮,淡紅色的赤茯苓,白色的白茯苓,奶白色的茯神,灰色的茯神木。
通常我們所說的茯苓是指白茯苓,而如今的現象似乎將「茯苓」的概念片面化了,而且中藥在臨床的使用方面並不像古人先輩醫家那樣,往往並不區分到底是白茯苓、赤茯苓、雲茯苓、茯神等,甚至還有將茯苓和土茯苓混淆。因此,很有必要來搞搞清楚茯苓這一大家子。
一、茯苓
茯苓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其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
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內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即為成熟茯苓,但如果變成棕黑色,則是成熟太過,藥力並沒有恰好成熟的好。
同時《本經逢原》說茯苓「但白不堅,入藥少力」,說明了但白不堅沒有成熟的茯苓也不好。
茯苓又稱伏靈,它的生長環境很有特點,是抱著松樹根生長的。時珍在《綱目》中說其「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故謂之伏靈、伏神也」,但沒有將茯神區分。
《本經》中寇宗奭說其是「松根之氣味,抑鬱未絕,精英未淪」遂「發泄於外,結為茯苓,故不抱根,離其本體」,而「津氣不盛,只能附結本根,既不離本,故曰伏神」,如此說來,似乎茯苓生長的好壞與否,與松樹等的生長密切相關,但事實是否如此,就不知了。
同時《別錄》中陶弘景將茯苓和茯神做了很詳細的區分,「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同時指出「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同時,還可稱其伏菟(《本經》)。六味地黃丸的創始人、也是中醫兒科的創始人——宋朝的名醫錢乙,患有風濕病,他就是用茯苓來給自己治療的。
他讓自己的親戚到東山上去采茯苓,找到菟絲子以後,用火燒,燒到菟絲子的根部時,就一定能挖出茯苓來。(註:這個傳說源於古人在有限認知範圍內,對於自然的一種認識及想像。他們認為菟絲子開始生長時有根,爬上其他植物後,它的根就自己斷開了,這個根就是茯苓。因此找到菟絲子,底下必有茯苓。)
雲南的茯苓稱雲茯苓,《滇海虞衡志》述「茯苓,天下無不推雲南,曰云苓」,可見雲茯苓似乎較一般的茯苓好。
二、白茯苓
白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內部白色緻密的部分。為藥材茯苓塊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脾、肺、腎經。
功效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甘能補中,淡則能滲,即能滋補心脾而益肺,有能利水通竅除邪熱,其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即能扶正,又能祛邪。
三、赤茯苓
赤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
性味歸經:甘;淡;平。入心、脾、膀胱經。
功用主治:行水,利濕熱,益心潤肺。
治小便不利,淋濁,瀉痢,心陰不足,肺燥,消渴。
茯神:為多孔菌科臥孔屬植物茯苓的菌核。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脾經。
功能主治:寧心、安神、利水。
用於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可見茯苓與茯神均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區別在於茯苓還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而白茯苓與赤茯苓相比,兩者均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但白茯苓還具有健脾的作用,而赤茯苓更具輕利濕熱作用。
炮製:切片為好,而非切塊!
《偽藥條辨》:茯苓當取整個切片,照之微有筋膜者真,切之其片自卷,以潔白為上。
《醫學衷中參西錄》述「茯苓,若入煎劑,其切作塊者,終日煎之不透,必須切薄片,或搗為末,方能煎透」。不過要是塊狀也無妨,多煎煮些時間也是可以的。
茯苓皮: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
甘淡,平,無毒,歸經腎、膀胱經。
可利水,消腫,治水腫膚脹。《本草綱目》述「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氣,勝似大腹皮」「主水腫膚脹,開水道,開腠理」。
《醫林纂要》:「行皮膚之水」。茯苓皮相對白茯苓祛水濕的功效更強,如果無脾虛症狀,運用茯苓皮則更適合。
另外快濕分為外濕和內濕兩種。外濕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侵入我們體內長時間停留的,如風濕;還有一種是短時間停留的,比如暑濕感冒。
內濕是中醫里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現代人很多都是內濕體質。內濕產生與現代人起居失常、飲食寒涼、肥甘厚味、飲食不節、運動失宜等導致脾胃虛弱,脾陽運化水濕能力減弱而停聚體內有關。
四、土茯苓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bá qiā)的乾燥根莖。
甘淡,平,歸肝、胃、脾經。
功能主治: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清熱解毒藥,可除濕利關節。常用量15--60克。
用於梅毒,膀胱濕熱,淋濁,小便頻數澀痛;拘攣骨痛;惡瘡癰腫。
土茯苓也有赤白二種,《綱目》中述「入藥用白者良」「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去則筋骨利」。而《本草拾遺》述其名為草禹餘糧「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飢」「調中止泄」。可見白土茯苓與赤土茯苓均具有健脾胃的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因此是不錯的常保健佳品。
在慈禧太后常服用的益壽、補益方中,茯苓使用頻率高達78%,而臨床的五苓散、參苓白朮散、苓術四逆湯仍然有非常的應用。
晉代醫家葛洪在醫書中記載「王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婦從之,能隱能彰、不食谷炙,瘢滅面,體玉澤」,雖有誇大,但也能說明其具有美容養生的功效。
為更好的食用,人們將其加工成糕點,如北京的茯苓餅,享譽中外。因此,閒來無事,何不為自己及親朋打造一款充滿祝福的「茯苓(福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