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老做「噩夢」留意心血管!心梗風險飆升132%

人們判斷睡眠好壞的標準之一,往往就是做沒做噩夢。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曾在《夢的解析》中指出,夢境本身可能是荒誕的,但其反映的情緒卻是真實的。

高處跌落、被人追趕、親人離去……頻繁做噩夢,還可能是身體異常的預警。

總做噩夢,可能增高痴呆風險

總做噩夢是否和認知下降有關係?英國伯明罕大學的一項研究對此做出了肯定回答。

2022年發表於《柳葉刀》子刊《臨床醫學》的這項研究發現,持續做噩夢可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跡象。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三項關於健康和老齡化的大型研究數據,其中包括600多名35~64歲的成年人、2600名79歲及以上未患痴呆症的老人。

研究開始時,參與者都沒有患痴呆症。在老年組平均隨訪5年、中年組平均隨訪9年期間,研究發現:

中年組每周做噩夢的參與者,認知能力下降可能性是其他人的4倍;

老年組每周做噩夢的參與者,患痴呆症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

常做噩夢的中老年男性比女性患痴呆症風險更大

每周做噩夢的老年男性,患痴呆症風險是其他男性的5倍,而對女性來說,這一風險是1.4倍。

伯明罕大學人類大腦健康中心研究員表示,一些處於痴呆症早期階段的人,大腦中調節負面情緒的部位有輕微神經退化。

在確診痴呆症的前幾年,很可能會以噩夢、抑鬱的形式呈現出來。

4種疾病用噩夢提示身體

對於不少人來說,關於噩夢的記憶往往會影響起床後甚至一天的心情。如果一段時間內頻繁做噩夢,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預警:

心血管病

美國杜克大學曾對3468名退伍軍人展開研究,結果發現,一周內做噩夢≥2次,會明顯增加高血壓、心梗或其他心臟病的風險。

考慮年齡、種族、性別等因素後,頻繁做噩夢會增加51%的高血壓風險、50%的心臟病風險和132%的心梗風險

進一步考慮吸菸、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因素後,頻繁做噩夢還會增加43%的高血壓風險、43%的心臟病風險。

《荷蘭醫學雜誌》刊載的研究認為,噩夢與心臟病存在一定關聯,因為心臟病患者更可能出現呼吸問題,這會導致大腦供氧量降低,引發噩夢。

低血糖

研究發現,40%以上的噩夢與低血糖有關聯。當血液中糖分含量過低,會使腦神經皮層細胞吸收過多負面情緒,產生噩夢。

糖尿病患者來說,半夜0~3點是最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時間,而且不容易察覺。

由於夜間低血糖往往在睡夢中,一般不會像白天那樣出汗、肚子餓,而是表現為多夢或噩夢、大聲驚叫等。

帕金森病

多個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患者在快速眼動階段常會因為噩夢而出現尖叫、哭泣、亂打亂踢等現象,這些人群罹患帕金森氏病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危險會大大增加。

睡眠呼吸暫停

臨床表現為夜間睡眠打鼾,並伴有呼吸暫停和白天嗜睡。睡覺時如果時常出現呼吸暫停等情況,會使人感覺胸悶,從而引起噩夢。

研究發現,經過持續氣道正壓(CPAP)治療之後,91%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噩夢隨之消失。

此外,頻繁做噩夢還與持續的壓力和焦慮有關。建議這類人正視心理問題,如果親朋好友無法給予支持,可以尋求正規機構心理治療師的專業幫助。

有些噩夢是「人為」造成的

並非所有的噩夢都和身體疾病預警有關。一些心理學觀點認為,噩夢的本質是獲取恐懼並將其轉變為一種記憶。

簡單來說,偶爾做噩夢能幫助人們釋放清醒時的壓力和焦慮,前提是它沒有對你的生活狀態產生干擾。

但是,有些噩夢是「人為」造成的,和以下因素有關:

1

睡前吃辛辣食物

睡前吃辣會導致血糖水平急劇上升,在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時期(做夢期間)時又急劇下降,辛辣食物會升高體溫,並且平躺時容易燒心,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做噩夢。

2

睡覺環境太熱

為睡個好覺,人體溫度會自主降低1攝氏度。通常情況下,這部分溫度會從頭部和面部散發出去,如果房間過於溫暖,身體就無法正常降溫。

此時,睡眠受到的干擾體現為生理睡眠波異常、入眠後大腦內部神經比較活躍,引發噩夢。

3

服用某些藥物

比如有助擴張血管的藥物,會間接改變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平衡,進而誘發噩夢。

4

睡眠不足

睡眠太少容易誘發睡眠癱瘓症,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常發生在剛入睡或是將醒未醒時。

人們通常認為自己已經醒來,可以聽見聲音、看到影像,卻突然發現全身不能動彈,喊不出聲,有時還會有幻覺。多數人在這個時候會覺得恐慌,但這種情形多半能在1~2分鐘內消失。

排除身體疾病因素,雖然我們無法像導演一樣控制自己的夢境,但可以通過排除外在干擾來降低做噩夢的頻率,避免醒來時的緊張感和負面情緒。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6/194582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