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千頁豆腐和魚豆腐,都不是豆腐|答案如下

每次去火鍋店,你是不是也經常看著菜單陷入無窮無盡的思想拉扯。

豆腐,嫩豆腐,凍豆腐,千頁豆腐,魚豆腐……

名稱裡帶「豆腐」,就一定是豆腐嗎?這些豆腐到底有什麼區別?

根據國家標準《食品國家安全標準-豆製品》的定義,豆製品可以分為發酵豆製品、非發酵豆製品和大豆蛋白類製品。

以水和大豆為原料,經過製漿、凝固等工藝製作而成的豆腐,是我們普遍認知的「豆腐」,屬於非發酵類豆製品。

以豆腐、豆漿為代表的傳統大豆製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價值高

凝固劑的不同又讓這些非發酵類豆製品產生了南豆腐、北豆腐和內酯豆腐的細分種類。

傳統的南、北豆腐分別採用石膏和滷水作為凝固劑。

南豆腐含水量高,吃起來細膩柔滑,又被稱為嫩豆腐;而我們常說的「滷水點豆腐」則是北豆腐,先用鹽滷凝固,之後還要經過壓榨和排水,含水量較低,口感紮實,又被稱為老豆腐。

內脂豆腐出現相對較晚,使用一種叫「葡萄糖酸內酯」的食品添加劑作為凝固劑,提高了豆腐的保水率,口感也最為嫩滑細膩。

千頁豆腐,不能劃分到豆腐名下,但也是豆製品大家族中的一員,屬於大豆蛋白類製品。

千頁豆腐是由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油和澱粉等配料和水混合而成,其製作過程包括斬拌、塑形、蒸煮等。

作為其主要成分的大豆分離蛋白,經過多種處理方法,剔除了大豆中原有的葉酸、纖維和碳水等非蛋白質成分,蛋白質含量達到了90%。

大豆分離蛋白在食品領域應用廣泛,包括千頁豆腐在內的素食其實只占一小部分,肉製品才是它的主陣地,比如我們無比親切熟悉的火腿腸

某公司申請了「千頁豆腐」產品商標後,市場上出現了「千夜豆腐」、「千冶豆腐」等名稱,目前「千頁豆腐」已從商標退化為通用名稱

千頁豆腐與豆腐起碼還有點交集,魚豆腐和豆腐的關係就像兩條平行線。

魚豆腐是用魚肉絞成的魚糜為主要原料,添加大豆蛋白等輔料,再經蒸煮、切塊後油炸而成的魚糜製品。

和高植物蛋白的素食豆腐不同,魚豆腐還真是如假包換的高動物蛋白產品。2019年,有研究人員不滿足於其中動物蛋白來源單一,甚至把目光瞄向了豆天蛾幼蟲,一種同樣富含動物蛋白的生物,用它代替部分魚糜的開發出了新型魚豆腐。

只負責吃的你,肉眼可能無法判斷具體的成分差別,但豆腐、千葉豆腐和魚豆腐還有一個明顯不同,那就是味覺體驗。

即使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千葉豆腐,也自帶了淡淡的鹹味。在食用鹽、味精等調味料的調和作用下,豆子原生的「大豆味」在千頁豆腐里已經相當淡薄。

況且,得益於千頁豆腐的多孔結構,它就像一片乾爽的「海綿」,能充分吸收湯汁。再碰上了火鍋和燒烤醬之後,吸飽了湯汁的千頁豆腐就變得更加下飯。

魚豆腐則主打「鮮」和「彈」。以「魚糜」為主導,再加上糖、食鹽、味精等其他調味料,魚豆腐整體呈現出一股濃郁鮮味。擂潰及熱處理後產生的魚糜凝膠形成了穩定的結構,口感Q彈。

除此之外,魚豆腐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油炸」。

豆腐從磨豆到點漿成型,烹飪方式以煮為主,顏色基本與黃豆內芯保持一致,素淨偏白;而魚豆腐在最後的熟化階段一般採用油炸的方式[6],成品大多表面略帶褶皺且色澤金黃,究竟誰更能勾動食慾,相信你已經在心裡做出了選擇。

火鍋中的魚豆腐色澤金黃、口感鮮嫩,受到消費者青睞

不過豆腐的地位沒那麼容易被替代。

豆腐最主要原料大豆,高蛋白低脂肪,同時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B族維他命、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礦物質。

不包含大豆的千頁豆腐本身鈣含量和大豆磷脂成分較低,要想做的好吃還要經過高油高鹽的烹飪方式。

魚豆腐在加工過程中本就添加了大量的糖、油和鹽,油炸之後還需要再根據不同口味滷製調味。

所以,單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考慮,千頁豆腐和魚豆腐都比不上天然原生的「真豆腐」。

雖然我們平時都是一口一個豆腐這麼叫著,但魚豆腐和千頁豆腐確實不是豆腐。

下一次點菜時,魚豆腐和千頁豆腐收你一葷一素的錢,也別覺得食堂阿姨糊塗算錯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食研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31/194790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