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雞爪的熱愛,或許已成為一種民族性格中特殊的符號。雖然雞爪只是區區的邊角料,但中國各地的烹飪技藝,將其變成了令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當你走在任何一座中國城市的街頭小巷,總能聞到飄蕩在空氣中的雞爪的香氣。這股香氣似乎暗示著,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對美食的執著近乎痴狂。
然而在我們大快朵頤之時,是否想過這個源源不斷的雞爪是從何而來?多年以前,中國的雞爪市場曾一度陷入了極度的依賴進口的困境之中。外國的白羽雞徹底打敗了中國的黃羽雞,一時間讓國人對民族品牌的信心受到了動搖。好在,中國人沒有氣餒太久。通過科技創新的力量,中國終於也培育出了自己的白羽雞。
一、雞爪的意義遠超想像
在很多人眼中,雞爪只是一種辣味小吃,但其實它的意義要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首先,雞爪在中國菜餚文化中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雞爪就已經成為川菜和粵菜中的上等佳肴。如四川的「滷雞爪」和廣東的「紫金醬鳳爪」,都是擁有繁複工序和考究烹調方法的名菜。可以說,雞爪的地位一直與豬腳、雞雜等頭盤菜肩並肩。
其次,就雞爪的營養價值而言,它也著實不可小覷。雞爪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能夠補充人體的鈣質需求,對骨骼健康大有裨益。儘管大眾更多地將它視為下酒小食,但其實它也是相當優質的食物。
再者,在當代社會,吃雞爪似乎也成為中國人的一種集體情結。每當想家之時,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都會想起一碗香噴噴的雞爪,來緩解離鄉的疼痛。可以說,雞爪已經成為中華美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中國人的情感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白羽雞的強勢崛起
既然中國人如此鍾愛雞爪,那這源源不斷的雞爪又是從何而來?實際上,在2003年以前,中國的雞爪主要還是來源於國內自主培育的雞種。以當時中國最主要的肉用雞種黃羽雞為例,它雖然生長周期長達120天以上,肉質也不如外來雞種,但由於種植易管理,仍然成為主要的供應來源。
然而到了2003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善,中國對雞肉的消費需求開始呈幾何級數上升。結果一時間供不應求,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就此形成。為緩解市場壓力,中國開始大量進口生長速度更快、肉質更佳的外國白羽雞。其中尤以美國和德國的白羽雞種為多。
這些外國白羽雞生長周期短,一般只需40天就可出欄。而肉質更為細嫩多汁,深受中國消費者的歡迎。在強大的生物學優勢面前,中國的黃羽雞很快就喪失了競爭力,被迅速擠出了市場。到了2020年,中國每年的雞翅雞爪進口量就高達40萬噸之巨。在一片看似「無本之木」的進口狂潮中,中國的肉食市場在外來雞肉的「嚴酷摧殘」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與依賴。
三、公眾對雞肉部位的不同偏好
有趣的是,儘管來自同一種動物,但不同國家對雞的不同部位似乎有著各異的偏好。這種偏好差異似乎成為一種國民性的象徵。
以歐美國家為例,他們更喜歡雞的主體部分,如雞胸肉之類。然而對雞爪、雞頭、雞腸等部位卻敬而遠之,認為是下等的食材。但在亞洲地區,這些看似邊角料的雞肉部位卻備受歡迎。中國人更是發揚「寧要毛病不要浪費」的美德,將雞皮炸成脆皮,雞骨熬成雞湯,可謂物盡其用。
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吃雞腿代表著老人對晚輩的寵愛。每逢節日,長輩們總會將最肥美的雞腿留給孫子孫女享用。這已成為一種跨越時代的習俗與情感體現。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對雞肉的偏好和感情投入是如此不同,這成為一種有趣的文化反差。
四、外國雞肉的強勢,本土雞肉的困境
回到雞爪的話題,我們知道中國人對雞爪的熱愛遠超過其他雞肉部位。但由於一隻雞隻能提供兩隻雞爪,想要滿足巨大的國內消費量就必須依賴進口。
在2003年以前,中國的雞爪主要來源於黃羽雞。但隨著白羽雞的大量進口,黃羽雞迅速喪失了市場。因為無論是在成長速度還是肉質上,都遠遠不如白羽雞。再加上白羽雞育種規模化,單位成本更低,很多養殖戶經營黃羽雞的生意虧本已久,只能放棄帶著無奈與痛苦退出這個領域。
可以看到,在商品化競爭的大潮中,外來品種憑藉技術優勢輕易打敗了中國的本土雞種。一時間,國人對中國農業科研實力的信心也受到了動搖。本土雞種面臨退市的壓力與境況,讓民族自豪感遭到了某種傷害,這無疑是中國人心中難以磨滅的痛。
五、本土雞種崛起,實現自主培育
然而中國人的反擊來得很快。在短暫的迷茫和低潮之後,中國開始集中力量培育優質的本土雞種。經過艱苦卓絕的科研攻關,到2014年時,中國已成功培育出廣明2號、聖澤901等多個品種的高產肉用白羽雞。這些本土雞種很快在市場上贏得了認可。
以聖澤901為例,它通過定位群體選擇和雜交育種的方式培育而成。不僅生長速度快,全生產周期僅38天,而且胸肌率高達21%,肉質細嫩,深受消費者喜愛。這標誌著中國在肉用雞種培育上的重大突破,本土雞終於也有了與進口雞媲美的品種。
=在這些優質本土雞種入市後,中國白羽雞的產量和銷量持續攀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白羽雞的自給自足,甚至還可望向國外輸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本土雞在價格和市場占有率方面都將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