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醫生提醒:50歲以後 牢記午睡「四不要」

李大叔今年65歲,在退休後還是保持著午睡習慣,但現在下午不需要上班了,所以經常午飯後一睡一下午。

午睡時間過長直接導致他晚上無法入睡,每天晚上失眠導致他白天十分疲憊,而後午睡又睡得時間過長,如此惡性循環。

家人見他整日沒精打采的,帶著他去了醫院檢查。醫生表示李大叔的異常情況是午睡時間過長導致的,要儘快調整睡眠模式。

如果還持續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影響正常壽命……

一、多項研究發現:午睡可能影響壽命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中午不睡、下午崩潰,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午睡與壽命縮短相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痴呆風險增加40%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1065名老年人進行了14年的隨訪,結果發現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與午睡時間之間存在雙向關係。

具體來看,相較於每日午睡時間<1小時的,午睡時間>1小時的受試者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了40%。而本身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受試者,午睡時間也會比普通人要長3倍。

2、中風風險高1.88倍

《神經病學》期刊上發表過一項由愛爾蘭國立大學進行的研究,研究指出相較於不午睡的受試者,每日午睡時間>1小時,與中風風險增加1.88倍相關。

3、死亡風險增加30%

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的潘哲博士曾在歐洲心血管年會上發表講話稱,午睡時間>1小時,與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35%相關。

該研究對20多項研究內的31.3萬餘名受試者數據進行了薈萃分析,並評估午睡與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通過上述的研究不難發現,過長的午睡時間會對健康帶來威脅,那麼最佳的午睡時間是多長呢?

二、適當午睡好處多,最佳午睡時間是多久?

多項數據顯示,不同的午睡時長會為身體帶來不同的修復效果。

美國《睡眠》雜誌上的研究指出,短睡10分鐘左右人的清醒度最好,在醒來後的2~2.5小時依舊效果明顯。對於午休時間不長的人來說特別合適,可以很快恢復身體能量。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則發現,午睡24分鐘可讓工作表現提高24%,頭腦靈敏度提高54%。且對於延緩心率、保護心臟有一定的好處。

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午睡時長多久為好呢?

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郭兮恆指出,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在90分鐘左右,其中包含入睡、淺睡、熟睡、深睡以及快速眼動5個階段,從淺睡眠中醒來人通常會神清氣爽。結合睡眠周期,對大多數人來說,建議午睡時間保持在10~20分鐘最為合適。

專家表示,堅持適當進行午睡的人,4大好處不請自來:

1、改善眼部疲勞

經過一早上的學習、工作,眼睛正處於疲勞狀態下,通過適當的午睡可讓眼睛得到休息,緩解眼疲勞,對於預防乾眼症也有一定好處。

2、養肝腎

人的睡眠在午時(上午11點~1點)、子時(晚上11點~1點)是非常重要的,午睡正處於陽氣旺盛的階段,可一定程度養肝腎。

3、減少心腦血管疾病

經常午睡對於心腦血管健康有很大好處,可一定程度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還能輔助降血壓

4、增強記憶力

午睡有助於將早晨學習到的知識從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還能一定程度幫助提高記憶力。

三、午睡雖好,但有四類人不適合

北京市公安醫院醫生彭志平提醒,適當午睡可給健康帶來好處,但午睡不適合所有人,這幾類人午睡要慎重。

失眠人群:本身夜間就容易失眠的人,不建議白天午睡,否則很容易加重失眠的症狀。

血壓低的人群:午睡時會讓血壓降低,本身血壓低的人很容易加重症狀,引起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

血液循環障礙人群:午飯後大量的血液會集中在胃部進行消化,大腦的供氧量會隨之減少,容易引起頭暈症狀出現。

65歲以上、肥胖人群:這些人群午睡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四、50歲以後,健康午睡牢記「四不要」

榆林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生薛世民指出,健康午睡要牢記4個不要:

一是不要飯後馬上午睡,否則容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也會影響正常的消化;

二是不要趴著午睡,趴著睡容易導致頸部前傾,還會壓迫到手臂、眼睛,會給健康帶來一定危害;

三是不要睡過長時間,過長時間午睡的危害上文都給大家提到了,這裡就不再過多贅述;

四是不要睡得過晚,一般建議3點後就不要午睡了,否則會影響夜間的睡眠。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適當午睡可給健康帶來一定好處,但如果你的情況比較特殊的話,也要注意別勉強自己盲目午睡哦。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8/206857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