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哈佛研究揭秘:關於幸福,越早知道越容易快樂

亞里士多德曾說:「幸福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美德的實踐。」雖然決定幸福的大腦區域——腦邊緣系統,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隱藏著一套神奇的「幸福藥方」。

這四種「快樂激素」——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和催產素——如同身體的化學信使,一旦釋放,就會作用於各器官和組織,控制我們從感受到情緒的所有方面,為我們帶來愉悅和欣喜的感覺。

本期特別分享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的:四種快樂激素的產生原理和作用機制。作為幸福感的核心,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默默地為我們的感覺和情緒努力工作。深入了解它們,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掌控情緒,提升生活品質。

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四種快樂激素的奧秘,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那些對生活抱持積極態度的人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幸福

多巴胺:情緒的快樂通道

Dopamine:The pathway to pleasure

你一定聽過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即通過色彩艷麗服飾產生的積極化聯想,調動正面情緒,產生情緒療愈的效果。

其中的「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能夠激活大腦的獎勵中心,讓身體產生愉悅和滿足感,進而激勵我們繼續享受和追逐。被譽為「調控精神與情緒的操盤手」。

因此多巴胺最顯著的作用是感受愉悅,激發欲望和驅動行為。當我們渴望某物,無論是食慾還是購物慾——都可能觸發多巴胺,造成「多巴胺衝擊」。

而當這種欲望和需求被滿足時,多巴胺會帶來即時獎勵的愉悅感,這種神經遞質甚至更進一步刺激強化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在享用一塊甜點之後,很渴望再來一塊。

多巴胺在體內扮演的角色,除了影響情緒狀態,也跟運動控制、學習決策、行為動機、情緒掌控以及情感社交密切相關。

例如「愛」的感覺對應到生理層次,就和腦內多巴胺的作用密切相關。此外,沉浸網路遊戲或社交媒體,收穫勝利或點讚時,也會瞬間釋放多巴胺,帶來愉悅感。

研究還發現:身體會在早起時釋放多巴胺,晚上接近睡覺時間多巴胺水平自然下降,而睡眠不足便會干擾這個自然規律。

熬夜時,多巴胺分泌量會在次日清晨急劇減少,導致情緒低落。因此規律的深度睡眠,有助維持多巴胺平衡,穩定情緒。

此外,由於多巴胺由酪氨酸生成,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魚蛋肉以及維生素B6、葉酸、菸鹼酸等,也能有效提升多巴胺水平,促進深度思考和改善記憶。

但凡事都有兩面,作為「被動式快樂」,多巴胺是純粹透過外界刺激產生的快感體驗,不僅相對廉價,且轉瞬即逝。

當即時欲望被滿足後,會逐漸無感。為追求持續的快感,只能不斷增大刺激的閘值,惡性循環。如沉溺遊戲、享用甜食、沉迷酒精等,因此要警惕和限制。

內啡肽:舒緩鎮痛劑

Endorphins: The brain's natural pain reliever

內啡肽,是人體內自然產生的類似嗎啡的阿片類肽,具有天然的止痛作用。在我們遭受巨大壓力或深陷痛苦時,大腦就會釋放內啡肽,緩解疼痛並帶來愉悅感。

內啡肽在體內具有鎮痛、抗壓、抗焦慮、抗抑鬱以及免疫調節的生理效應。

如果說「多巴胺」是獎勵機制,那麼「內啡肽」就是補償機制,具有「苦盡甘來」的特性,需要付出努力才能體驗愉悅。

內啡肽在體內的作用原理是——高級欲望帶來求之不得的痛苦,進而激發自我突破的動力,隨著困難的克服,內啡肽帶來成就感和自信,進而追求全新的目標。

在長時間、連續的高強度運動如長跑、游泳、越野滑雪、划船、舉重或球類運動後,肌肉內的糖原耗盡,體內就會釋放大量內啡肽,使我們感到愉快和興奮。

和淺層刺激就能分泌的「多巴胺」相比,「內啡肽」的產生很吝嗇,需要你付出心血汗水,甚至一定強度和時間才會換來。

因此,想要體驗內啡肽帶來的快樂,你需要主動挑戰長期目標和有難度的事,沉浸其中,追求長期效果而不被短期利益綁架,總之需要動用腦力,挑戰極限。

與短暫的快感不同,內啡肽所引發的幸福感更為高級和持久。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提升情緒,帶來長期的滿足和幸福感。

起初要獲取內啡肽可能並不容易,就像無論鍛鍊還是學習,開始總是最難的。但隨著堅持和毅力,你會迷戀這種感覺,欲罷不能。以後即使無需意志力,身體也會催促你做這些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事。

跑圈就盛傳:「跑步分泌的快樂激素僅次於戀愛,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五公里治內傷,十公里跑完內心全是坦蕩。」

所以,越是優秀的人,越會努力擺脫多巴胺,轉而追逐內啡肽。因為只有內啡肽才能真正激發潛力,讓你變成更好的自己。

血清素:天然情緒調節劑

Serotonin:The natural mood booster

血清素於1948年被首次發現。作為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由腦幹中央區域產生,作用於大腦不同部位,主要負責調節情緒、控制肌肉以及身體其他功能。

作為天然情緒調節劑,血清素能夠影響情緒、記憶、睡眠以及消化的各項功能,因此也被稱為「幸福因子、快樂激素」。

雖然血清素不生產快樂感本身,但它控制了能否感受到快樂的閘門。能夠幫助我們調節情緒、感知幸福的同時抵禦抑鬱。

當你內心充滿幸福,感覺一切無比美好時,就是血清素的作用。反之,如果失眠易怒、容易抑鬱焦慮又經常想吃甜品,可能就是血清素失衡或分泌不足的結果。

研究證實,抑鬱症就通常與大腦中血清素水平過低有關,許多抗抑鬱藥物的作用機制,正是通過調節血清素來發揮作用。

血清素無法透過意志控制反映,而是通過自律神經來調控。體內正常的血清素水平,有助於我們保持專注,感受快樂。

而血清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焦慮煩躁,甚至出現失眠、消化問題和認知障礙。研究表明:抑鬱症或僅僅沉浸在失戀痛苦中的人,都有血清素嚴重不足的現象。

數據表明,血清素在中樞神經系統呈現季節性變化。以抑鬱症的一種——季節性情感障礙SAD為例,常發生在秋季和冬季,缺乏光照導致的情緒低落就是主要原因。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相對於春夏,秋冬更容易感覺到憂愁和鬱悶。不妨多感受陽光的沐浴,提升血清素,主動調整情緒。

此外,運動也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例如踩單車或舉重時,身體會釋放更多色氨酸來製造血清素。不少人在劇烈運動後會產生所謂「跑者高潮」,原因正是體內的血清素、內啡肽等神經遞質的增加。

而適當補充蛋白質、維生素B、D;以及進行20分鐘的默想,也可以提高血清素,改善情緒和心理健康。

通過食物獲取血清素有點棘手。但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色胺酸」可以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雞蛋、肉類和魚類,以及牛奶、麥片、堅果等食物中獲取。

此外,攝入足夠複雜碳水化合物也會刺激身體產生胰島素,肌肉吸收更多胺基酸,幫助色氨酸進入大腦,改善情緒狀況。

催產素:愛的荷爾蒙

Oxytocin:The love hormone

催產素於1906年被發現,這種由大腦下視丘旁的旁室核的神經細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分娩和哺乳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進一步研究表明:無論男女都會分泌催產素,它在親密關係和社會紐帶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緩解壓力,激發情感,使夫妻關係更融洽,親子關係更和睦。

作為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催產素對親密關係、社會連結、壓力調節及心理健康都起重要作用,因此視為「愛的荷爾蒙」,能夠對抗孤獨抑鬱、增進情感聯結。

而持續數年的實驗研究更是發現:催產素是產生「愛情」的重要信號,能夠促使人們不自覺地被彼此吸引,除了增加親密度和歸屬感,還能夠提升伴侶的忠誠度。

當我們與愛人親密接觸、擁抱或親密互動時,就會自然分泌催產素,強化情感紐帶的同時,產生歸屬感、信任感和依戀感。

與多巴胺的瞬間愉悅不同,催產素賦予我們持久寧靜和深層的安全感。從幼兒期的親密互動,到少年期的行為認知;再到成年後的社交表現,其影響伴隨一生。

例如早期經歷會影響成長後催產素的分泌。如童年曾遭受虐待,長大成人後,腦脊髓液中的催產素便會低於正常值。

話說「一個擁抱,勝過的千言萬語」,想要提升催產素,可以向他人表達欣賞和讚美、與愛人擁抱親吻,擼貓擼狗、和小動物玩耍,都會提升我們的情緒能量。

總之,催產素會透過親密接觸和溫暖社交釋放,能減少皮質醇分泌,舒緩壓力和緊張,激發愉悅,讓人感受到愛和歸屬感。

我們都先天具備激發幸福的基因,即使無法通過改變基因來改變世界的面貌,卻可以運用科研成果緩解壓力,提升情緒。

正如神經生物學家讓•迪迪埃•文森特所言:「幸福不等同於快樂,它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它需要尋找,獲得和經營。它是愉快和痛苦之間、積極和消極之間、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動態。幸福要求你對生存積極參與,它是一門功課。」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丹尼爾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817/209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