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今天又像往常一樣買了一袋肥肉回家,每次熟人看見都忍不住問一句:天天這麼吃也吃不膩嗎?
他每次就笑笑說起年輕的時候家裡窮,一年只能吃一次肉,小時候看到肉都走不動道,現在環境比以前好了,就想著吃回來。
「不說山珍海味吧,至少得頓頓有肉!而且我專挑肥肉吃,香的很吶!這不網上也說了多吃肉才能更長壽。」
可最近,他發現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不止是經常頭暈,走路的時候也感覺腳步發虛。想起朋友之前說起一個大爺因為吃多肥肉住院的事情,不禁擔憂起來。
看著眼前最喜歡的肥肉也不香了,懷疑道:經常吃肥肉,到底是長壽秘訣還是健康隱患?
一、肥肉被BBC評為十大營養食物之一?有道理嗎?
早前,一則來自BBC的消息在飲食界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原因竟然是這個英國廣播公司把肥肉評選為十大營養食物之一。
這可讓不少無肉不歡的人士更有理由大吃特吃了,然而對於不喜歡肥肉甚至覺得肥肉不健康的人心態都要炸了,難道自己之前的想法都是錯的?
關於為什麼肥肉會上榜這個事情,BBC工作人員的解釋是肥豬肉內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礦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
對此,新加坡營養顧問陳菱曖認為,肥肉中豐富的油酸以及6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已經被證實對改善心腦血管、皮膚和內分泌有一定好處。
那既然如此,是不是肥肉就可以隨便吃了?
其實不然,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會有健康隱患,最常見的就是變胖,並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有營養師建議,每人每天肥豬肉攝入量不宜超過六湯匙,而且要和蔬菜一起搭配著吃。
還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肥豬肉,並不包括加工過的其它豬肉製品!
二、年齡越大越要吃肉?研究發現:老人多吃肉或更長壽
如今,受不良飲食影響,越來越多老年人出現了各種慢性病困擾,因此飲食健康問題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吃肉多還是吃肉少的爭議一直沒停過那麼,那麼老年人多吃肉還是少吃肉好呢?
曾有研究聯合了11個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攝入的蛋白質越多,也就是吃肉和雞蛋越多的老年人,比起經常吃素的老人,患癌風險更低而且也更長壽。
還有實驗顯示,老年人每天攝入40克以上的肉類食物比攝入量低於40克的人死亡率要低13%。
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肉類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可以有效補充。中老年人因為增齡性因素導致機能的全方位下降,出現的代謝變慢、骨質流失、腸胃功能下降等多種情況引起的營養攝入不足。所以,老年人更應該攝取充足的高蛋白質食物,來維持日常機體營養所需。
但要注意的是,老人在進食肉類食品的時候,要適度減少米麵、薯類等碳水的攝入,控制當日熱量在正常範圍內。否則,也會因為高熱量飲食引發各種心血管問題。
另外,阿拉巴馬大學一項老年人飲食健康研究結果總結,減少精製碳水攝入量,適量增加肉蛋魚等高蛋白食物,定期鍛鍊,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增加胰島敏感度,可以減少多種疾病風險,更好的保持健康狀態。
三、如何健康吃肉?專家給出4點建議
日常膳食離不開肉,但是想要健康吃肉也有不少講究!怎麼吃的好又健康,注意好以下事項很關鍵。
1、多吃新鮮肉類
經過深加工的肉類食品雖然保存時間更長,但因為添加了不少的鈉和各種添加劑,老年人攝入過多,反而會不利於心血管健康,所以建議日常進食最好選擇新鮮肉類。
2、用白肉代替部分紅肉
紅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如果不注意控制其攝入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血脂水平,所以相比紅肉,更建議多進食深海魚、蝦、雞肉等白肉。
3、注意烹飪方式
肉類經過高溫油炸後,裡面的脂肪會因高溫生成如多環芳烴、丙烯醯胺等有害物質,具有一定致癌性,長期攝入不利於癌症預防。
烤制方式也一樣,高溫催生的脂肪氧化和有害物質會大大增加健康風險,建議日常烹飪最好選擇蒸煮等方式,既有利於健康也可以減少食物營養在烹飪過程中大量流失。
4、補充膳食纖維
除了吃肉,日常也別忘了補充膳食纖維高的蔬果食品。建議每日飲食按1:1的肉菜比例進食。這樣既可以保持口感的豐富,也可以更好的平衡膳食纖維營養需求,降低單純肉類飲食帶來的腸道負擔。
所以,日常吃肉過程中,不但要注意烹飪方式,還要注意日常膳食營養平衡,合理規劃肉類膳食配比,確保營養全面且均衡,這樣才能享受肉類美食的同時,更好的維持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