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年輕人一定要知道的71個做飯技巧

37、炒雞蛋時加入少量的砂糖,會使蛋白質變性的凝固溫度上升,從而延緩了加熱時間,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製品變得膨鬆柔軟

38、炒雞蛋時加入幾滴醋,炒出的蛋鬆軟味香

39、炒茄子時,在鍋里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40、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並使色、味相宜

41、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後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42、炒波菜時不宜加蓋

43、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後,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44、炒牛**: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醃,30分鐘後再炒,鮮嫩可口

45、炒肉菜時放鹽過早熟得慢,宜在將熟時加鹽,在出鍋前再加上幾滴醋,鮮嫩可口

46、**切好後放在小蘇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別疏鬆可口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做到甜酸適度

47、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後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餚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48、做肉餅和肉丸子時,一公斤肉餡放2小匙鹽

49、做丸子按50克肉10克澱粉的比例調製,成菜軟嫩

50、做滑炒肉片或辣子肉丁,按50克肉5克澱粉的比例上漿,成菜鮮嫩味美

51、做饅頭時,如果在發麵里揉進一小塊豬油,蒸出來的饅頭不僅潔白、鬆軟,而且味香

52、蒸饅頭時摻入少許桔皮絲,可使饅頭增加清香

53、蒸饅頭鹼放多了起黃,如在原蒸鍋水裡加醋2~3湯匙,再蒸10~15分鐘可變白

54、將少量明礬和食鹽放入清水中,把切開的生紅薯浸入十幾分鐘,洗淨後蒸煮,可防止或減輕腹脹

55、牛奶煮糊了,放點鹽,冷卻後味道更好

56、放有辣椒的菜太辣時或炒辣椒時加點醋,辣味大減

57、烹調時,放醬油若錯倒了食醋,可撒放少許小蘇打,醋味即可消除

58、菜太酸,將一隻松花蛋搗爛放入

59、菜太辣,放一隻雞蛋同炒

60、菜太辣,放些醋可減低辣味

61、菜太苦,滴入少許白醋

62、湯太咸又不宜兌水時,可放幾塊豆腐或土豆或幾片蕃茄到湯中;也可將一把米或麵粉用布包起來放入湯中

63、湯太膩,將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中

64、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盤中,趁熱撒上少許白酒,稍涼後再撒上少許食鹽,放置幾天幾夜都穌脆如初

65、菜籽油有一股異味,可把油燒熱後投入適量生薑、蒜、蔥、丁香、陳皮同炸片刻,油即可變香

66、用菜油炸一次花生米就沒有怪味了,炒出的菜餚香味可口,並可做涼拌菜

67、炸完食物後的油留下一些殘渣並變得混濁,可將白蘿蔔切成厚圓片,用筷子把蘿蔔戳幾個洞,放入剩油中炸,殘渣會附著在蘿蔔片上,取出清除殘渣,再反覆放入鍋中炸,混濁的油可變清澈

68、炒菜時應先把鍋燒熱,再倒入食油,然後再放菜

69、當鍋內溫度達到最高時加入料酒,易使酒蒸發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70、熬豬油:在電飯褒內放一點水或植物油,然後放入豬板油或肥肉,接通電源後,能自動將油煉好,不濺油,不糊油渣,油質清純

71、泡菜壇中放十幾粒花椒或少許麥芽糖,可防止產生白花。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29/47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