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更易患癌 1/8癌症爹媽給的

 在我們的一生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罹患癌症的風險,而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患癌的機率更大,這是因為他們可能從父母那裡遺傳了癌症基因。

2020年10月,美國醫學會腫瘤學雜誌(JAMA Oncology)雜誌發表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梅奧醫學中心」的一篇研究論文,揭示了癌症的遺傳真相!

梅奧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對2984名確診的癌症患者進行了基因檢測,檢測結果表明,超過八分之一(共397人,13.3%)的癌症患者具有與癌症相關的可遺傳基因突變。

換句話說,這1/8的癌症患者是父母把癌症遺傳給他/她的!

而這些被遺傳給下一代的癌症涵蓋了多種癌症類型,如: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

當然,這項研究雖然只覆蓋了一部分人群,但也揭示出癌症的遺傳真相。我們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一家人先後患上同一種癌症,或者兄弟姐妹幾人患上類似的癌症。不得不說,癌症在遺傳這方面的「力量」還是不可小覷的。

癌症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

一大家族人陸續被胃癌奪去生命,這種看似誇張的事卻真實存在。2006年外媒報導了美國一「胃癌家族」11人摘胃的故事。

1960年,美國戈爾達·布拉德菲爾德女士因患胃癌去世,享年64歲。在接下來的46年時間裡,這個家族先後有10人因同樣的絕症或者疑似同樣的絕症而失去生命。

在布拉德菲爾德家族的18個孫子孫女中,戴維·艾倫已於2003年死於這種家族遺傳病。

此後不久,餘下17人都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表明,他們中11人攜帶這種家族遺傳性胃癌的突變基因。於是,在一番抉擇之後,全部選擇切除胃部器官,通過小腸來消化食物。

圖為2006年5月27日,10名剛剛結束胃摘除術的家庭成員聚集在拉斯維加斯

「從癌症家族性聚集的現象到腫瘤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都證明癌症存在遺傳傾向。」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內科首席專家羅榮城2019年在中國科協平台「科普中國」上刊文表示,癌症本質上是一種基因病——原本在正常細胞中發揮重要生理作用的基因,在某些條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學致癌物或輻射作用等,被異常激活,轉變為致癌基因,誘導細胞發生癌變。

基因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確實可能導致某些癌症的遺傳。不過,遺傳過程本身非常複雜,不同癌症的遺傳機率及遺傳基礎有很大差別。

通俗講,癌症遺傳有別於普通遺傳疾病,與「爸爸得什麼病,兒子就得什麼病」不同。癌症的遺傳可能出現多人患不同癌症的現象,一個基因的致病突變可能導致多種癌症,例如brca1基因發生突變後,可能導致乳腺癌,還可能導致卵巢癌等。

家裡有人患上這8種癌,尤其要注意!

目前,人類對癌症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症的病因還不明確,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癌症有30餘種。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內科首席專家羅榮城介紹,以下8種比較常見:

1.乳腺癌

上世紀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發現,但僅有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

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⑥

篩查:乳腺超聲檢查、乳腺X線檢查(鉬鈀)

預防建議: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菸酒,合理營養,保持健康體重,堅持鍛鍊;

▶適時生育,母乳餵養;

▶參加乳腺篩查,定期體檢。

2.卵巢癌

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導致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增加。

篩查:血清CA-125檢查(糖類抗原)、經陰道超聲檢查

預防建議: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合理飲食,減少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加強體育鍛鍊;

▶經遺傳諮詢及風險評估後,需接受遺傳基因檢測者,儘早接受檢測;

▶攜帶有增加卵巢癌發病風險致病變異或疑似致病變異的高危女性,完成生育後,於相應的年齡段預防性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理論上可以讓卵巢在一段時間內停止排卵的行為都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如避孕藥、妊娠、哺乳等。因此鼓勵適時生育、母乳餵養;

▶經遺傳諮詢後,部分高危女性可選擇短期內口服避孕藥以降低卵巢癌發病風險(長期服用可能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

▶育齡期的高危女性,生育前與腫瘤遺傳諮詢醫生及生殖醫生共同探討可能的遺傳阻斷方案。

3.腸癌

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

篩查:大便隱血(FOBT)檢測、腸鏡檢查

預防建議:

▶堅持體育鍛鍊,避免肥胖;

▶健康膳食,增加粗纖維、新鮮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

▶老年人可嘗試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和腸癌發生的風險,具體使用須諮詢醫生;

▶戒菸,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4.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大量資料表明,家族腫瘤史,尤其是直系親屬的胃癌史是胃癌的危險因素。胃癌患者親屬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高2~3倍。⑥

篩查:胃鏡檢查

預防建議:

▶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不暴飲暴食;

▶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減少食用生冷、辛辣、過熱、過硬的食物及熏制、醃製等高鹽食物;

▶戒菸;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放鬆心情,合理減壓。

5.肺癌

日本一項調查顯示,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為58.3%。⑥

篩查:低劑量螺旋 CT

預防建議:

▶戒菸;

▶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

▶注意避免室內空氣污染,比如吸二手菸、明火燃煤取暖、接觸油煙等;

▶大氣嚴重污染時,避免外出和鍛鍊;

▶有呼吸系統疾病者要及時規範地進行治療。

6.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在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5%是由遺傳性因素導致的,這些患者的發病年齡要比散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平均年齡小10~20歲。

篩查:B超

預防建議:

▶勿泛用、濫用雌激素保養品;

▶提倡定期運動,避免過量油脂攝入。體內積存過多的脂肪,也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

▶要重視圍絕經期的月經改變,絕經後陰道出血、排液立刻就醫莫遲疑;有高危因素者定期去專科醫院檢查。

7.胰腺癌

5%~10%的胰腺癌患者家族成員也有該病的病史。若多於一位直系親屬(即父母、親兄弟姐妹、子女等)罹患該病,其患病機率會大幅增加,且常在50歲之前發病。⑥

篩查:腹部 CT、MRI、B超和CA19-9、CA125、 CEA等腫瘤標誌物的血液檢查。

預防建議:

▶戒菸、控酒;

▶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

▶多食禽類、魚蝦類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蘿蔔青花菜等;

▶提倡戶外有氧活動;

▶有胰管結石、導管內黏液乳頭狀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變患者應及時就醫。

8.前列腺癌

如果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相對危險性會增至5~11倍。

篩查:PSA檢測

預防建議:

▶避免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減少高動物脂肪的食物攝入,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造成前列腺的過度充血;

▶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動;

▶建議適度體育運動。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7/156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