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王維洛:中共黨史絕口不提的一次中蘇海戰

—1929年中蘇富錦海戰(三江口海戰)

作者:
很少人知道1929年中蘇富錦海戰,中共黨史也不提及。中蘇富錦海戰是中日甲午海戰之後,中國海軍再一次與外國海軍交戰。交戰的一方是中華民國的東北海軍,另外一方是史達林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的遠東艦隊。

黑龍江、烏蘇里江本是中國的內河,後來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東方大港海參崴。沙俄曾經也搞過類似「一帶一路」工程,在中國東北地區投資幫助建設鐵路,獲得了鐵路80年的營運權,有點象現今的BOT(建設營運移交)模式。1917年蘇聯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後,列寧在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9月27日兩次公開宣布要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經過中蘇雙方的協商,中國海軍獲得了蘇聯境內黑龍江至入海口的航行權以及廟街的駐紮權。掌握了東北大權的張學良也輕信了列寧的話,同時他也堅信,鐵路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向蘇聯提出要索回中東鐵路的營運權。1929年雙方談判破裂,引發了中東路事件,中蘇兩國斷交並大打出手。戰爭的一方是中華民國政府的軍隊,另一方是史達林領導的蘇聯紅軍,而當時的中共則公開發表聲明站在蘇聯一邊,並用罷工、武裝暴動予以支持。中蘇富錦海戰是這場戰爭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海軍自甲午中日海戰之後,第一次與外國海軍的交戰,結局是中方的大敗。筆者於1969年3月9日到黑龍江省富錦插隊設籍,直到1978年2月離開那裡到南京上學,差不少九年時間,富錦是筆者的第三故鄉。撰寫此文以作紀念。1969年3月2日與15日中共軍隊與蘇聯的軍隊在珍寶島兩次發生戰事。據稱中共軍隊打贏了珍寶島戰爭,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中國失去了半個黑瞎子島和黑龍江、烏蘇里江上大部分島嶼的主權。正如袁騰飛所說:俄爹虐我千百遍,我待俄爹如初戀。

圖1: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富錦港,圖片來源:網路截圖。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基本保持此樣

一、富錦

1969年3月9日,杭州1千多名高、初中生包括若干小學生和孤兒離開杭州到北大荒、黑龍江省富錦縣(現富錦市)插隊設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陳同海、盧展工等。

富錦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幾何中心,松花江下游南岸。原來隸屬合江地區,後隸屬佳木斯市,現在行政歸屬又有新變化。富錦全境東西180公里,南北92公里,幅員總面積8227.163平方公里,是黑龍江省的一個大縣,也是中國的一個產糧大縣,但是財政上是一個窮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當兵時曾駐紮在富錦。

圖2:富錦的地理位置,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從富錦登船沿著松花江而下便是同江。松花江在同江流入黑龍江,此地又稱三江口。繼續沿黑龍江向下(向東)便到了撫遠,烏蘇里江在這裡流入黑龍江,這裡有一個江心島叫黑瞎子島。沿著烏蘇里江溯流而上(向南)便到了饒河縣和虎林縣。珍寶島在虎林縣境內,而主打珍寶島戰役的邊防部隊駐紮在饒河縣。當年珍寶島戰役所需要的物質是用火車運到集賢縣的福利屯站,然後通過公路經過寶清縣到達饒河縣和虎林縣。珍寶島戰役烈士陵園在寶清縣。珍寶島戰役發生在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1千多名杭州知青正是在珍寶島戰役的炮火中來到富錦。

圖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富錦的縣城中心正大街街景,圖片來源:網路截圖,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基本保持此樣

文化大革命中,特別是上山下鄉之前聽取了黑龍江代表團的專題報告,筆者接受了許多反蘇反修的愛國主義教育:蘇修占領我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殺害我江東64屯無數居民;蘇修占領我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烏斯托克」(意為「統治東方」),驅趕中國公民等等。按照黑龍江代表團的說法,黑瞎子島、珍寶島都在主航道中方一側,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懷著馬革裹屍的決心,筆者從西子湖畔來到了北大荒,兩地相距四千公里,正所謂八千里路雲和月。

二、黑龍江、烏蘇里江由國內河流變為國際河流

前幾年到俄國旅遊時才知道,俄羅斯原本是莫斯科河中游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在沙皇的領導下不斷地擴張領土而得到壯大。特別是經過彼德一世的暴力統治和富國強兵的改革,到17世紀俄國已經成為歐洲的一個新強國,獲得出海口是歷代沙皇夢寐以求的。1702年俄國開始進入波羅的海,1912年彼德一世遷都聖彼得堡。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領導下,俄國疆土再次大規模擴大,獲得了裏海的出海口,進一步則能到達地中海。期間俄國也一步步從中國手中獲得大片領土,在東邊獲得進入太平洋的出海口。

直到16世紀上半葉,黑龍江、烏蘇里江都是中國的內河。沙俄開始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是16世紀中葉,當時清朝政府忙於平定國內的「三藩之亂」,東北是滿清政府的發源地,禁止關內人口流入,一直是人口稀少地區。1689年9月7日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該年是彼德一世上台的第一年)。《尼布楚條約》第一次確定了中俄之間的國界。根據《尼布楚條約》,格爾必齊河為兩國的邊界,黑龍江、烏蘇里江依然是中國的內河,俄國並沒有如願取得黑龍江的出海口。但是沙俄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這個目標。

1840年至1942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19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從1854年開始,沙俄軍隊又開始侵犯黑龍江流域,通過建立居民點、軍事據點來實施事實上的占領,並逼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通過《璦琿條約》,黑龍江成為了中俄的邊界,黑龍江以北的土地成為了沙俄的領土。俄國有了黑龍江就可以進入鄂霍次克海,進而進入太平洋。《璦琿條約》還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劃為中俄共管地,為沙俄進一步侵占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埋下了伏筆。

1860年中俄簽訂了《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劃為俄國領土,東方大港海參崴也落入俄國手中。

通過《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中國與俄國邊界走向基本形成:黑龍江河南源額爾古納河、黑龍江上中游、黑龍江支流烏蘇里江、烏蘇里江支流松阿察河和興凱湖。由此黑龍江、烏蘇里江從中國國內河流變成了國際河流——中俄的界河。通過《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俄國從中國奪取了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奪得了黑龍江的出海口以及太平洋上的東方大港海參崴。但是從俄羅斯到海參崴的最近路線還是要經過中國的東北地區,即所謂雄雞圖形的雞頭部分。

圖4:沙俄割占中國領土示意圖,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三、1929年中蘇富錦海戰

中國人都記得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清朝和日本在黃河以及朝鮮半島、遼寧、山東半島等地發生的一場戰爭,以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告終。很少人知道1929年中蘇富錦海戰,中共黨史也不提及。中蘇富錦海戰是中日甲午海戰之後,中國海軍再一次與外國海軍交戰。交戰的一方是中華民國的東北海軍,另外一方是史達林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的遠東艦隊。請問每一位中國人,你站在哪一方?

松花江流入黑龍江的地方被稱為三江口。同江縣(現同江市)位於三江口中方一側。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的海軍與蘇維埃紅軍在這裡發生了富錦海戰(也稱三江口海戰,其實是河戰),海戰最後在富錦的松花江段結束。

3.1當時的形勢

為了勢力的擴張,沙俄也搞過類似的「一帶一路」工程。1896年6月3日沙俄與清朝政府簽訂一個密約,其中一條允許俄國從清政府手中獲得建設一條橫貫東北地區的丁字形鐵路(中國境內西起滿洲里經哈爾濱東至綏芬河,再延伸至海參崴,北起哈爾濱南抵旅順港)。工程採用類似現今的BOT(建設營運移交)形式,沙俄投資出技術,清朝政府出地(折算成投資),雙邊組成鐵路公司,獲得80年經營權,實權在俄國人手中。鐵路兩側數十公里內的土地全歸鐵路公司所有。工程至1903年完工。日俄戰爭(1904年至1905年)爆發後,日本控制了長春至旅順港的鐵路,改稱南滿鐵路。從滿洲里至綏芬河,哈爾濱至長春的鐵路改稱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俄國、日本、中國都是協約國成員,對德奧同盟國作戰。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用毛澤東的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7年11月8日列寧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據稱,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為了保護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爭取時間鞏固政權,所以蘇維埃政權退出了協約國。根據德國的資料,列寧是獲得德國皇帝的資助,潛回俄國推翻沙皇奪取政權,退出協約國,以減輕東部戰線對同盟國的軍事壓力。1918年協約國對蘇維埃政權的背叛行為進行武裝干涉,美國、日本出兵西伯利亞,日本占領了黑龍江入海口處的廟街。

於此同時,列寧在十月革命後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要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和俄國在華特權,第一次是在1919年7月25日;第二次是在1920年9月27日。列寧公開宣布要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讓中國人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產生好感。有人認為,列寧去世過早,未能實現諾言。現在回看,列寧並非真正想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放棄已經占領的中國領土,而只是策略上的權宜之計,暫時安撫中國,減少軍事壓力。

3.2廟街事件

北京政府對於俄國的政權替換,蘇維埃政權的不穩定、蘇維埃政權退出協約國還是表現出極大的擔憂,害怕中俄邊境可能出現騷亂。1917年北京政府派出「江亨」、「利捷」、「利綏」和「利川」四艘戰艦遠赴黑龍江。這是東北第一支正規海軍艦隊。之後經中蘇雙方協定,把蘇聯境內黑龍江的航道權部分還給了中國。中國海軍艦隊進入到已經成為蘇聯領土、距離黑龍江入海口不遠的廟街,可以直接看到庫頁島,弘揚了國威。

廟街位於黑龍江下游北岸,臨近鄂霍次克海,距離黑龍江入海口約有80公里。廟街曾先後被唐、遼、金、元、明、清等朝代統治,元明兩朝稱為奴兒干城,是元征東元帥府、明奴兒干都司治所所在地。明廷曾在此建有永寧寺,並立有永寧寺碑。清代這個村鎮被稱作廟街(亦作「廟屯」),屬於吉林將軍轄地。1850年8月,俄國軍隊侵占廟街。按照1858年中俄雙方簽訂《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土地包括廟街在內的領土正式割讓予俄國。廟街改名為阿穆爾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簡稱尼古拉耶夫斯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英法各國希望儘快恢復社會經濟的正常化,無心無力再打一次世界大戰,討伐叛逆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也就不了了之。1920年美國撤出西伯利亞。廟街只剩下日本和中國軍隊,還有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白俄軍隊。

1920年5月27日蘇聯紅軍向廟街發起進攻,與駐守日軍發生武裝衝突。蘇聯紅軍放火燒了廟街城,造成384個日本人喪生,同時被殺的還有白俄政權的支持者等。事後日本人指責東北海軍,將「江亨」號等軍艦上的大炮借給蘇聯紅軍使用,炮轟日本軍隊的據點,致使日軍失利。出於對蘇維埃政權的好感與對日軍的世仇,當時中國艦隊司令陳世英確實答應了蘇聯紅軍的要求,出手相助。

1920年7月3日,日本出兵占領俄國庫頁島北部(原本也是中國領土),作為對廟街事件的報復。1925年1月24日,日蘇兩國簽訂《日蘇基本條約》,該條約一方面宣布日本從蘇聯領土撤軍,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一方面也宣布蘇聯承認《樸茨茅斯條約》繼續有效,並承認「廟街事件」所造成的損失,日本人獲取了庫頁島北部石油、煤炭及森林的開採權作為補償。

3.3東北海軍

廟街事件發生之後,民國政府撤了中國艦隊司令陳世英的職,「江亨」號等四艘軍艦也從廟街退回到中國領土三江口之內。1920年吉黑江防再購買三艘江輪,改裝為軍艦,與「江亨」號等組成吉黑江防艦隊。1923年沈鴻烈上將在葫蘆島成立東北航警學校(青島海軍學校前身),培養海軍人才。1924年組成海防艦隊,通過外購、改裝,組成以鎮海、威海、定海、飛鵬四艦為基礎的東北海軍艦隊,以營口為基地。1926年江防、海防與渤海艦隊合併為東北聯合艦隊,共有軍艦27艘,共3.22萬噸。1928年12月東北軍在張學良的率領下歸順民國政府,東北海軍直屬軍政部。作為比較,至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中國海軍軍艦總數為57艘,近5萬噸,世界排名第14。可見東北海軍在中國海軍中的地位。

3.4中東路事件

前面提到,獲得東北大權的張學良堅信,鐵路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張學良也相信了列寧的話,要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和俄國在華特權。於是張學良向蘇聯提出要收回中東鐵路的權力,受到中國民眾熱烈支持。中蘇雙方開始談判,至一九二九年7月談判破裂。7月10日張學良當局查封了東北境內的蘇聯公司,將中東鐵路管理局蘇聯高級官員全部免職,解散蘇聯職工會合會等團體,逮捕蘇聯人200餘名,手段十分強硬。中蘇兩國斷交,雙方互相宣戰。這就是史書上稱的中東路事件。

圖5:中東鐵路示意圖,圖片來源:網路截圖。從長春到大連為南滿鐵路

3.5富錦海戰

中蘇宣布開戰,雙方軍隊向邊境集結。1929年8月6日,蘇維埃府成立了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同時將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區艦隊(阿穆爾河即中國黑龍江)調歸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指揮,阿穆爾河區艦隊的基地就在撫遠對面的哈巴羅夫斯克(中國稱伯力)。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上將也攜帶人員、調撥武器裝備,趕到三江口前線做水陸布防。東北江防艦隊與蘇聯紅軍的阿穆爾河區艦隊爆發了富錦海戰(三江口海戰)。

當時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大致如下:

蘇聯遠東區艦隊轄3個艦艇大隊、1個掃雷艦中隊、1個航空隊(14架飛機,一說25架)和1個陸戰營。據中方偵查資料:參戰的蘇聯艦艇包括:斯加斯克率領的旗艦「斯維爾德洛夫」號淺水重炮艦、「孫中山」號淺水重炮艦、「紅色東方」號淺水重炮艦,「列寧」號淺水重炮艦、「紅旗」號內河炮艦、「無產者」號內河炮艦等;計有152毫米大炮4門,120毫米大炮26門,85毫米高射炮6門,37毫米高射炮8門並有飛機十餘架支援。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6/159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