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曾經也風光過,家家戶戶燒菜都喜歡放它,不知道從什麼開始,一股味精「有害論」的大風颳了起來,人們視它為洪水猛獸,從那以後,廚房內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從「調料區一哥」跌至底層,銷量也逐漸下滑。
為什麼大家都不吃味精了?來看看網友們的回答
網友A:「我做飯基本不放味精,雞精也很少放,做出來的菜才原汁原味,那才是真的鮮美。」
網友B:「我一吃味精就口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後來慢慢的就不吃了,只有鹽、醋、醬油,但是點外賣的時候會送湯,湯裡面肯定有味精,喝起來很鮮。」
網友C:「用味精做出來的菜太鮮了,不適合孩子吃,我們家已經很多年不用味精。」
網友D:「其他的不知道,反正吃多了肯定會掉頭髮,我已經七八年不吃味精了。而且現在醬油、生蚝裡面也會有味精,沒必要再加了。」
掉頭髮、變傻、口渴等等,這些都成了人們挑剔味精的理由,也為味精「有害」增添了一把火,可是老一輩的人也是味精,為什麼他們那個時候沒有這麼多說法呢?說到底,影響大家吃味精的其實是人們的健康意識,覺得它不健康,所以才不吃,可是,味精真的不健康嗎?它的爭議到底從何而來?
是對中餐的偏見,還是味精真的不健康?
這個故事或許很多人都聽說過,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美國人到中餐館吃了一次飯,回家後感覺渾身不舒服,後來又嘗試了幾次,每次都有相同的感受,於是味精就成了它的懷疑對象,後來經過輿論發酵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導致味精在中國市場也受到影響。
味精里有啥?別被「穀氨酸鈉」四個充滿化學氣息的字嚇到,它只是用現代食品工藝做出來的,和釀酒一樣,如果你喝酒、吃雞精、喝醋都不怕,那就沒必要區別對待味精,實在委屈。
有人不敢吃味精,有人卻吃味精上癮
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大叔,從口袋中掏出一包神秘的東西,用飯勺挖了幾勺放在飯里、湯里,這神秘的東西就是他的最愛——味精。在他眼中,吃飯如果不加味精,那就相當於沒吃,味精不僅讓他的食物更加美味,還被拿來當成零食,無聊的時候直接吃上一大口,有時直接兌水喝,喝完心裡就舒服多了。
就這樣吃了幾十年,居然吃了兩千多公斤的味精,令人驚嘆大叔實力強悍,不過也有人表示擔憂,這樣猛吃真的好嗎?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影響代謝,發胖和痛風的風險增加
味精在人體內會影響尿酸代謝,使得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再者,味精會讓食物變得好吃,自制力差的人會吃進去更多的食物,熱量增多了,身材慢慢就發胖了。
影響血壓,對高血壓患者不利
味精的鈉含量比鹽分少很多,如果家裡已經有味精了,可以不再放鹽,但是如果覺得味精鮮美每次都放很多,也會導致體內的鈉離子過多,從而影響血壓,因此,味精和食鹽選擇一個添加就可以了。
影響神經功能,大腦記憶和情緒
味精吃多了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接收信號,就像被擋住了信號,不能正常發揮功能,出現反應變慢、睏倦、頭疼的情況,所以還是要控制,不可吃得太多。
味精是安全的調味料,日常食用沒什麼問題,世衛組織早就給味精平反了,大家也要改變觀念,不要再被錯誤的言論誤導。如果真的擔心添加劑的問題,應該關注以下幾種。
三種添加劑要當心,最好管住嘴
防腐劑
為了提高食物的品質,有時會使用防腐劑,如果使用的劑量符合標準,食用的時候也充分清洗了,對人體的影響很小,但是有的商家會超標食用,只為了食物能長時間保存,大家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吃了,就可能損傷肝腎。
甜味劑
甜甜的味道大家都愛,也無法拒絕,但是它的背後卻存在陷阱,有可能讓你發胖、爛牙、情緒煩躁。尤其是零食類和飲料類,都會添加,兒童和老人最好不要吃。
食用色素
一些好看的零食、加工肉食中都會添加色素,如果沒有色素,可能看到它就沒有食慾,這類食物也不可多吃,對代謝功能和神經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儘量少吃。
可能有人會問,現在癌症那麼多是不是飲食變得不健康了,這些添加劑會不會就是「元兇」?其實不能這麼說,存在即有道理,食品行業發展離不開這些添加劑,關鍵是要規範使用,哪怕像味精這種很常見的調味料,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
有的菜已經很鮮美了,不放也可以,例如蝦米、紫菜、雞肉、香菇等,自帶提鮮功能,家庭做菜不是下館子,非要追求色香味俱全,自己覺得好吃,有益身體健康就可以了,那些用添加劑、調味料堆砌出來的飯菜,不一定符合我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