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走路時膝蓋突然「軟」一下,是怎麼了?兩個信號或是膝關節在求救

劉阿姨在年輕的時候身體素質特別好,經常下田幹活,回家後還能操持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蹲著洗衣服、揀菜完全不在話下。

但在過了50歲之後,劉阿姨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腿腳功能慢慢不行了,有時蹲個幾分鐘就覺得腿疼、受不了。

但開始時她也沒太當回事,只覺得是人老了都會有的症狀。但隨著時間的延長,腿腳不舒服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在下樓時經常會雙腿發軟,有幾次差點直接從樓梯上摔下來。

去醫院檢查後,劉阿姨被確診為膝關節髕骨軟化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病情會持續惡化,後續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出行。

一、走路時膝蓋突然「軟」了一下,是怎麼了?

可能不少人都經歷過,走路時,或者上下樓梯時,膝蓋會突然控制不住地發軟。生活中,如果在上下樓梯時感到腿軟、膝蓋疼,首先考慮髕骨問題

髕骨位於大腿骨下端前方,是一塊上寬下尖的骨頭。它的存在可以讓大腿肌肉的負擔減小,且可以讓膝關節活動更加自如。而在髕骨的下方,有一層軟骨存在,軟骨的作用是緩解髕骨和股骨髁之間的摩擦。

常見的髕骨損傷有髕骨不穩和髕骨軟化症,前者多出現於兒童、青少年身上,沒有進一步干預容易發展成髕骨軟化症。

而髕骨軟化症,則是指髕骨軟管因慢性損傷而發生了腫脹、龜裂、破碎、脫落。

尤其是X/O型腿人群、扁平足、高足弓、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不足以及運動過度等人群,出現髕骨損傷的風險會更高。

除此之外,經常出現「打軟腿」,還可能與其他健康隱患有關。

一是半月板損傷,會導致膝關節的密封性受到影響,繼而會誘發腿打軟、關節疼痛症狀出現;

二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也容易在行走的時候出現打軟腿症狀;

三是膝關節韌帶損傷,會導致患者關節的穩定性出現異常,日常行走時會有明顯的關節錯動、不安全感,感覺站不住腳。

有時候,當人處於緊張狀態時,也可能會出現膝蓋發軟的情況。在情緒興奮、感覺危險的時候,會影響大腦對於股四頭肌、小腿肌群的控制,股四頭肌周圍的血液供應也會受到影響。

繼而容易引起膝關節周圍的肌群出現脫力、膝蓋發軟的症狀,在情緒恢復後即可得到緩解

二、4種行為其實是在給膝蓋「上刑」

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骨關節病患者已經超過了4億人,而我國骨關節病的患者數量在1億左右。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構造最複雜以及損傷機會較多的關節,主要由股骨、髕骨、脛骨、半月板以及韌帶等組成。關節其實是存在使用壽命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關節損傷的機率也會增加

但具體的使用年限沒有準確的數值,與個體的性別、生活方式以及人體機能之間都存在一定關係。而日常的一些行為,其實是在加速膝關節老化。

1、久坐

長時間久坐會導致膝關節滑囊的營養傳遞受到影響,軟骨能收到的血液減少,容易誘發膝蓋損傷。

2、盤腿坐

人在盤腿坐的時候,膝關節處於屈曲狀態下,需要承受很大的下沉力量,容易導致內外側受力不均,誘發膝關節變形。

3、跳繩

不少人會選擇跳繩來鍛鍊身體,但在跳繩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選擇水泥地,水泥地在跳躍過程中沒有緩衝作用,容易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衝擊力。跳繩要選擇塑膠跑道,減少跳躍給膝蓋帶來衝擊。

4、下山、下樓梯

人在下山下樓梯的時候,膝關節需要承受反衝力,這樣一來膝關節的壓力會增加許多,發生損傷的風險也會增加。

尤其是出現這兩種不適時,應建議儘早就醫:一是日常上下樓梯的時候出現異常的疼痛感,這很可能是由於髕骨磨損嚴重所致;二是按壓膝關節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多半也是膝關節發出的求救信號。

三、膝蓋老化了如何保養?別再一味補鈣了

膝蓋一旦出現損傷,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養護膝蓋的措施。

人體膝關節在15歲之前還處於發育階段,15~30歲時處於最佳狀態下,30歲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在30~40歲之間就會有輕微磨損,出現髕骨軟化表現,40~50歲階段會有走路後疼痛症狀,50歲之後則會出現明顯的膝關節疼痛症狀,這說明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到了。

首先是堅持鍛鍊。鍛鍊可幫助延緩膝關節老化的速度,建議運動之前要先熱身10分鐘,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周至少進行5次鍛鍊。

另外,控制體重也很關鍵。體重越重的人給關節帶來的壓力也越大,建議超重人群日常通過控制飲食、堅持運動來減重。

日常還可強化肌肉力量。通過採用坐姿,讓小腿懸空在腿彎處放置一個泡沫軸或水瓶,之後讓小腿上下晃動,每日鍛鍊一次,一次15分鐘。該動作可強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膝關節是人體的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加保護它,儘可能地延緩其衰老的速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24/185864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