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研究:頻繁下館子,死亡風險增加49%!在家做飯次數越多越長壽!

當今時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年輕人因為沒時間、懶得做、不會做等原因很少自己做飯,下館子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常事。不過美味和便捷的背後,卻藏著健康隱患。近日,在《營養與飲食學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頻繁外出就餐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經常外出就餐死亡風險增加49%

調查人員對35084名年齡在20歲或2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面對面的家庭訪談,這些人參與了1999~2014年美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調查人員對問卷結果進行了分析。受訪者報告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包括在餐館吃飯的頻率。調查人員然後將這些記錄與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死亡記錄聯繫起來,特別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也曾發表過一篇研究稱,快餐店離家越近,數量越多,則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

在這項納入了超過240萬名35歲以上成年受試者的臨床研究中,受試者至少15年都居住於同一地址,且均無心血管病史。通過1年的隨訪觀察,該研究團隊發現,對於居住於城市的居民來說,家附近500米內有2家快餐店,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大約增加13%;家附近1000米內至少有5家快餐店,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大約增加17%;家附近3000米內有快餐店,則對於心血管疾病影響不大,可能與快餐店離家較遠有關。

餐館的飲食高油、高鹽,質量較低

研究者表示,與在家烹飪的食物相比,在餐館就餐,特別是快餐連鎖店的飲食質量通常較低,往往是高熱量、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而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等有益的營養素含量較低。

另一項英國學者對1948名9~10歲不同種族的兒童進行調查分析研究顯示,便利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常吃外賣會增加孩子們得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研究者發現,外賣熱量高,維生素和礦物質少,經常吃外賣的孩子有更高的體脂和血膽固醇。「如果長期如此,這些吃外賣的孩子將會增加10%的遠期心臟病風險。」研究者指出。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經常外出就餐會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建議減少外出就餐。」美國愛荷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助理教授鮑偉說,「人們對外出就餐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

外出就餐時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王竹曾進行過《北京餐館就餐者膳食營養消費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下館子吃飯每人一餐攝入的脂肪和鈉,超過全天推薦的攝入量,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首先,油多鹽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鈉2200毫克),而下館子的人一頓吃下去的鈉就有2902毫克,一頓吃的量比推薦量一天還多。其次,畜禽肉類太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成人每日攝入畜禽肉類應控制在50~75克,而在外就餐一頓可平均吃進120克肉類,再加上水產50克以及蛋類,動物性食品攝入總量較高。第三,主食相對較少且過精。人們下館子更加偏愛精細製作的點心和麵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專家提醒,如果長期這樣吃,勢必導致慢性病高發。

在家做飯次數越多越長壽

那麼,是不是高檔餐廳的營養狀況會有所改善呢?有研究發現,無論是快餐店,還是在高檔餐廳吃飯,雖然能填飽肚子,但那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都很低。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心臟協會的飲食評分對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進行分級,數據顯示,70%的快餐食品營養價值很低。豪華餐館也好不到哪裡去,大約一半的飯菜營養價值很低。

眾多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應該多在家做飯。而且早有研究表明,愛做飯的人更長壽。前不久,中國台灣的一項研究提示,常做飯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常做飯的人會更長壽,死亡風險降低50%。而且常做飯的人吃肉少、吃蔬菜多。

研究還發現,做飯次數越多越長壽。與從不做飯的人相比,經常做飯(>5次/周),其死亡風險降低50%。即使調整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營養知識意識等協變量後,經常做飯的人死亡風險也降低41%。研究還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從做飯中受益更多。研究者延長兩年的隨訪同樣如此。

吃是一門大學問,不僅要吃健康食物,還要有良好的就餐習慣。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經常和家人一起吃飯的青少年肥胖的風險明顯降低。近期一項美國研究則發現,與家人聚餐的次數與肥胖風險倒無太大關係,但如果常在家裡自己做飯吃、吃飯時從不看電視,肥胖的風險就會明顯降低。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保健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17/187848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