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每天走7000步的人,死亡風險降七成

「我看他控制的效果不錯,想著照著做應該沒問題,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唉……」

趙大爺今年68歲,患糖尿病十餘年了,一直靠著降糖藥控制,不過他也時常擔憂吃藥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副作用。

一次刷視頻,博主是一位有5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吃了很多藥,後來開始每天走路鍛鍊,血糖從14降到了正常值,連降糖藥都不用吃了

趙大爺看後,內心蠢蠢欲動,便開始了以運動代替吃藥來控制血糖的「試驗」。一開始,趙大爺在按時吃降糖藥的基礎上,每日步行5公里,堅持一段時間後,血糖控制得較為穩定。

之後,趙大爺為了提高降糖效果,將每天的運動量提高到了10公里,並嘗試停用降糖藥,堅持一周後,自測血糖仍然穩定。於是,趙大爺徹底放下心來,不再吃藥,只依靠走路鍛鍊來控制血糖。

然而,在新模式堅持了大半年之後,某天趙大爺突然發現自己腳上開始出現傷口,且有破損、潰爛、流膿等情況,隨著時間發展甚至開始紅腫、潰爛,趙大爺不敢耽誤,急忙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並不樂觀,醫生解釋,一直以來,趙大爺的血糖並不穩定,加上沒有及時干預,最終誘發了糖尿病足,而且存在輕微的糖尿病腎病等併發症

在對糖尿病足進行手術治療後,趙大爺下肢感染的情況並沒有改善,醫生只能給出「截肢」的建議。回想當初的「自作聰明「,趙大爺後悔莫及。

一、不用吃藥,走路就能降血糖?

穩定血糖一直是糖友的「必修功課「,除了堅持吃藥,定期進行體力活動其實也是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關鍵干預方式之一。

近日,Diabetes Care上發表了一篇來自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研究團隊的論文,研究顯示,下午時段進行中高強度體力活動(MVPA),更有利於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控制血糖。

研究團隊納入2331名2型糖尿病患者為參與對象,其中57%為女性,基線平均年齡為59.2歲,平均BMI為36.3kg/m²,平均糖尿病持續時間為6.8年,15%的參與者接受胰島素治療。

期間,研究團隊根據性別、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糖尿病持續時間等因素,對參與者的MVPA量、、HbA1c變化、空腹血糖變化(mg/dL)等數據進行多變量調整。

最終,研究發現,在強生活方式干預下,血糖控制變化與bMVPA時間段有關,下午進行bMVPA的人群,其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下降幅度比其它時間高出30%-50%,更有可能停止使用降血糖藥物,並且這種效果與活動量和強度無關。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中到高強度的體力活動能夠增加人體骨骼肌氧化的能力和胰島素信號傳導,增強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達到改善長期血糖控制的目的。

而步行作為最簡便易行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有助降血糖。

一方面,健步走可以大量燃燒血液中的葡萄糖,加強糖代謝的調節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降低血糖和尿糖。

另一方面,在健走過程中,下肢的血流量能夠保持暢通,從而降低了糖尿病足的發生風險。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走路有助降血糖,但糖尿病患者不能依賴,更不能隨意停藥

因為在制定藥物治療方案時,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充分考慮用藥時間和劑量,對藥物的選擇也會謹慎,正常服用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而若擅自停藥,隨意調整用藥方案,反而可能引發血糖波動,更容易對腎臟造成不利影響

二、每天走路鍛鍊的人,最後會怎樣?

鍾南山院士曾表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那麼,經常走路鍛鍊的人,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1、死亡風險下降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人體運動學助理教授阿曼達·帕魯克(Amanda Paluch)及其研究團隊曾用14年的時間,對2100名中年人進行了追蹤調查。

最終發現,每天步數超過7000步,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50%~70%

2、保護關節

簡短的步行,可以加速關節液充盈,減少軟骨之間的摩擦,緩解外部衝擊力。此外,還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強化下肢肌肉,保護關節。

3、增強大腦功能

研究發現,對比走路少的群體,走路多的老年人,其大腦灰白質體積更大,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較低,在大腦認知功能測試中,反應更快更準確,表現更好。

因此,走路被認為一定程度上能維持大腦的正常思考能力和記憶力,延緩衰老。

4、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臨床經驗表明,堅持走路能夠幫助提高心率,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心臟。對於病情穩定的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堅持走路的話,更有利於建立側支循環,促進血液的流通。

5、釋放壓力,緩解情緒

內啡肽能夠讓人心情愉悅,降低壓力。所有的運動都會釋放內啡肽,走路也不例外。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中等強度的散步可以幫助改善抑鬱患者的睡眠,讓他們精神狀態更好,提高身體活力,同時對情緒調控也有積極作用。

既然步行好處多多,而且前面提到過,研究發現每日步數超過7000以上,健康作用更明顯。那麼,是不是走路越多越好呢?其實不然。

柳葉刀》子刊一篇研究論文表明,對於不同年齡人群,每日最佳行走步數也有差異。具體而言,年輕人最佳步數為8000-10000步,而60歲以上老年人最佳步數為6000-8000步

三、怎麼走才能降血糖?分享3種方法

除了關注走路步數以外,走路的方式也很重要。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不一,走路方式的選擇也有差異。

1、原地踏步走

夏季多雨,不能外出活動時,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在家原地踏步走。原地踏步要求運動時挺胸、抬頭、收腹,儘量擺動雙臂,大腿儘量抬高。

根據自身情況,患者可以逐漸加快步速,幫助全身血液循環,增強腿部力量,消耗能量。

2、快步走

快步走適合體力充足的糖尿病患者,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有幫助作用,也能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

做好熱身活動後,患者可保持每分鐘100~120步的速度,步幅儘量大,心率以「170-年齡」(次/分)為佳。一周堅持運動5次以上,每次可以走大約5~6公里的距離。

3、搖臂大步走

該方式更適合有肥胖問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幫助提高心臟活力、舒展筋骨、強健肌肉、消脂減重。

患者在運動前需做好熱身運動,快走開始時,儘量邁大步,同時雙臂前後擺動,一隻手搖臂伸掌儘量高過頭頂,另一隻手擺臂儘量向後伸直。

快走過程中,每三十分鐘可適當放鬆下手臂,運動接近尾聲時,大幅度擺臂可以變為前後擺動,同時放慢走路速度。

最後,小九要提醒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路運動後,身體會逐漸適應當前的節奏,效果可能沒有剛開始時那麼明顯。此時,若身體允許,可以適當調整運動方案,提高走路強度

總而言之,在走路降糖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收益、運動損傷、身體狀態之間的平衡,根據自身情況適時調整,若走路過程中發現身體不適應,有反效果的可能,也需要針對性地降低強度,切莫逞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0/192521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