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吃豬油 是「寶藏」還是「負擔」?

豬油在廚房裡,它可是調味高手,看似平平無奇,但卻能讓食物美味升級。豬油拌飯,豬油渣,豬油炒菜等等嘎嘎香……

但一提到健康,大家似乎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有人覺得豬油會讓人發胖,吃多容易得高血脂,有人則認為老一輩人常吃豬油,卻很少得心血管病……

那麼,吃豬油對身體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豬油的「真香」奧秘

豬油在高溫環境下,會發生一種叫美拉德反應的化學反應。這一過程中,豬油中的羰基化合物與蛋白質、胺基酸等美味元素相遇,它們相互交織,產生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等多種香味物質。

與此同時,在高溫下的脂肪氧化反應也為豬油的香氣貢獻了一份力量。

科學研究表明,豬油中蘊含著多達70種香氣成分,其中包括硫化物、吡嗪類以及醛類等,它們共同構成了豬油的芳香。

而且,這些香味物質不太容易揮發,會一直低調地保留在豬油里,只有在溫度變高的時候才能被我們聞到。因此,當我們用豬油炒菜、拌飯時,那熟悉而誘人的香氣便隨之瀰漫開來,讓人無法自拔。

豬油的「寶藏」一面

1、能量補給站:膳食攝入的脂肪是供應人體熱量的重要來源。每100克豬油含有827至900千卡的熱量,在同類食物中單位熱量較高。在以前物資匱乏的年代,豬油可是補充能量和營養的好手。

2、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豬油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脂肪酸、胡蘿蔔素……這些都是身體需要的「好東西」。此外,豬油里還含有維生素A、D、E、K,它們不溶於水,溶於油脂,需要油脂作為載體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3、提供必需脂肪酸:有一類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調節生理功能所必須,但是人體又不能自我合成,必須從膳食中攝入,稱為「必需脂肪酸」(EFA),包括亞油酸和α-亞麻酸。

4、潤腸通便:適量食用豬油,還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的困擾。

豬油的「負擔」一面

然而,美好的事物總有兩面性,豬油也不例外。

1、肥胖預警:如果你每天攝入的豬油量超標,也又不愛運動,那麼就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2、血脂危機:豬油中的脂肪很大一部分都是飽和脂肪,占到40%以上。長期大量攝入豬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會跟著飆升,大量研究發現,飽和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增加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想像一下,血管里堆滿了「油脂」

是不是感覺很可怕?

常見食用油脂肪酸的組成↓↓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

3、冠心病隱患: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較多,長期過量攝入會容易罹患多種慢性病,最常見的就是心血管疾病。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警惕哦!

如何健康吃油?

健康飲食的精髓在於平衡與適量,建議大家在享用時應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精準控量

優先選擇植物油,每日炒菜做飯的烹調油,建議大家控制在每天攝入量25~30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克;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的「減油宣傳」倡導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家裡常見的一瓷勺差不多是10克的烹調油,全天別超過3瓷勺。

2、注意油溫,不要等到油冒煙再炒菜

大家都知道植物油在高溫下容易發生較多的氧化、水解、聚合等反應,會損失一些維生素,還會生成很多的過氧化物,不利於健康。豬油也是如此,無論是植物油還是豬油,儘量在油未冒煙前下鍋,以免產生很多有害的過氧化物。

3、油要換著吃

推薦家中常備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及菜籽油等多種油脂,輪換使用,既豐富菜餚風味,又確保營養均衡,滿足家庭日常所需。

4、特殊人群需謹慎

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豬油雖誘人,但需保持克制。少量品嘗或許無妨,但為了健康,最好減少或避免攝入,選擇更為清淡的飲食方式。

豬油雖香,適量為上,

偶爾品嘗,莫當主糧。

均衡膳食,健康護航,

多樣選擇,樂享健康。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溫哥華港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12/211422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