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中醫

中醫養生專家為男人設計的食養方案,你不妨來個對號入座(組圖)
2021-06-25

1.三高男的食養三高表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統稱為代謝症候群。食養原則:飲食清淡爽口,多蔬少肉,貫徹低鹽、低糖、低脂、適量蛋白的原則。食養方案:每日吃鹽少於5克,遠離肥肉、油炸等高脂食物,向蔬菜、黑木耳、蘑菇、黑豆、黃豆、燕麥、海參、魚、肉桂、山楂等...

藥王孫思邈一個增強記憶力的方子,4味藥搞定健忘、失眠、盜汗(組圖)
2021-06-25

一上了年紀,睡眠質量也跟著下降了。65歲的王老頭在社區里和同行的老人抱怨著。是啊,我和你一樣,不僅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來還容易忘事兒。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就開始出現健忘、失眠等症狀,那麼在中醫的角度看來,這些病症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該如何治療呢?...

中醫「防疫茶」提高自體免疫力打造抗病內環境 (組圖)
2021-06-2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各地持續延燒,中醫講求內、外環境的共生與平衡,當處於病毒肆虐的外環境下,就應打造強健的身體內環境,提升正氣,減少被感染生病的機會。除了持續運動、保持睡眠充足外,也可喝點中藥茶來預防。新型病毒多變難纏,尚無藥可醫,中醫講求內外環境平衡,...

補氣≠補免疫力!你眼中的進補食材黃芪...可能吃出排不掉的濕毒和火氣(圖)
2021-06-20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做好自身及居家環境防疫工作之外,不少民眾也想提升自身免疫力,讓自己不容易生病。因此常見的補氣藥材(如黃耆、紅棗、枸杞等)紛紛入菜。不過中醫師指出,小心沒病補出病,原來補氣不能跟提升免疫力畫上等號!中醫師陳潮宗指...

夏天養心:5種苦味食物幫身體「降火」但這些人不適合!(圖)
2021-06-12

食物有「甜、酸、苦、辣、咸」五味,與五臟相對應:味甜養脾,味酸養肝,味苦養心,味辣養肺,味咸養腎。苦味食物多性寒,可清熱瀉火、止咳平喘、瀉下等,且能燥濕堅陰、平衡陰陽,具有除邪熱、去污濁、清心、明目、益氣、提神等功效。苦味食物幫身體「降火」我們每個人身上都...

掉發 白髮 發質差?五大原因和改善方法(圖)
2021-06-09

有多種因素會影響頭髮健康,引起掉發、長白髮、發質乾燥枯黃和分岔。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掉發、長白髮,或發質乾燥枯黃、分岔?有多種因素會影響頭髮健康,例如日常作息不正常、壓力大、情緒不穩定、飲食不均衡及染髮等原因。在中醫的理論里,頭髮跟腎息息相關,例如「腎藏精,其...

中醫說虛則補之,但中醫又說虛不受補,是不是矛盾,到底是補還是不補?(組圖)
2021-05-27

哪裡矛盾了,虛是要補啊,但是虛不受補是另一回事了,,虛的厲害了的時候,人自身都虛的厲害,補的話會受不了。在紅樓夢裡不是有,這個賈寶玉有一次大病之後,給喝的都是米湯,那樣的家庭什麼補品沒有,但是剛緩過來也沒有一下就用大補的東西啊!為啥呢,你吃進去的東西,需要...

偏頭痛總是好不了?中醫師指出 10 的常見原因,你一定都碰過(組圖)
2021-05-26

根據2015年上班族頭痛頻率的調查,有9成的人都曾在上班的時候出現偏頭痛問題。這個現象,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效率,有時甚至沒有辦法專注,完全無法做任何事情,令人困擾萬分。站在中醫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頭痛這項症狀呢?又有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偏頭痛呢?10個隱藏...

印度神童預言提到中醫做到3件事可緩解疫情提高免疫力(圖集)
2021-05-23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在五月初的最新預言指出,第3波疫情會在今年9月、10月達到高峰以及2022年5月才會趨於平靜。但一位薩滿(指:大地母親身心靈療愈師)指出,大家注意力多集中在部落格,卻忽略了YOUTUBE影片中,阿南德有提到,傳統...

12大身體指標,提醒你水喝夠了沒(組圖)
2021-05-22

別等到口渴才喝水!尿液、頭痛、心跳加快、記憶力變差…都是影響需要補充水分的警訊之一。以下12個身體指標,快檢查一下:1.尿液味道太重想要知道自己喝水夠不夠,最好的方式是觀察你的尿液。身體水分若是足夠,尿液應該呈現透明微黃,且味道不至於太重。但如果尿液顏色過...

胃口好食慾旺盛,小心是這些疾病!中醫:必按3點耳穴抑制食慾(組圖)
2021-05-22

是否感覺天氣愈冷,食慾愈好?一旦胃口大開,像是大食怪,尤其飲食不均衡,就要令人擔心容易代謝變差、便秘,甚至暴肥!中醫表示,食慾特別旺盛的人,不一定要視為「罪過」,因為正是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的反應,並且要先了解食慾大開的背後隱藏原因是什麼?再對症調理,並且可...

疫情難料 習近平給中醫「把脈」 暗藏兩大隱憂(圖)
2021-05-14

5月12日,習近平走訪了南陽市的醫聖祠和南陽藥益寶艾草製品公司,了解中醫藥發展情況。(視頻截圖)習近平近日到河南省視察,強調依靠中醫抗疫。目前,傳染性極強的印度變種病毒已傳入中國大陸,尚無有效治療藥物,疫情難以預料。有分析認為,習近平給中醫把脈,暗藏了兩大...

痰濕生廢物讓你百病叢生!中醫教洗澡做一件事,擺脫痰濕體質(圖)
2021-05-14

「痰濕」到底是什麼?痰有內、外之分,內痰(廣義分)是「無形之痰」,主要指水液代謝過程不暢通而產生的廢物,會隨氣血運行而流竄全身,因位置不定所以稱為無形;外痰(狹義分)為「有形之痰」,即呼吸道排出的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

人體自帶降糖穴 中醫2招控血糖、改善糖尿病(組圖)
2021-05-13

人體自帶降糖穴,按壓2穴道有助降血糖。當發現罹患糖尿病,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傳統中醫也有2種日常保健方法,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降血糖第一招:藥食同源的5種好食物糖尿病分為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前者為遺傳,患者需終生使用胰島素;後者多與高糖、高鹽、高...

中醫養生有訣竅!記住這幾個字領會做到健康長壽就離你不遠了(圖)
2021-05-07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養生保健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養生並不是按按穴位,吃點補藥這麼簡單,中醫養生有六字訣:順、靜、修、調、補、固,真正領會並做到這幾點,健康長壽就離你不遠了。順:養生跟著季節走古人認為,人身體的變化與四季輪迴是一致的,因此飲食起居、...

千萬別錯過春天這個水果,它是中醫眼中滋肝腎補肝血之王!(組圖)
2021-05-06

每到春天氣溫開始升高,就是桑葚開始上市的時節了。桑葚就是桑樹的果實,它能滋補肝腎之陰,又能補血。在清代名醫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裡寫到:桑葚,甘平,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魄。其實桑葚那麼多功效,都緣於它能補肝腎之...

夏屬火,火氣通心:夏季養心,中醫建議採用4個方法(組圖)
2021-05-0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大暑,這一節氣的到來,說明天氣將進入一年最炎熱的時段。一到夏季,炎熱的天氣總讓人無比心煩、急躁。而此時,養心是養生的重頭戲。為什麼夏季要養心?原因很簡單,在中醫五行論中,夏季對應的就是人的心臟。心屬火,而夏季又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那麼...

500度以下近視眼能痊癒?2招改善視力(組圖)
2021-04-27

平時按眼周穴位、喝枸杞菊花茶,改善近視眼。近視眼只要及早保養治療,是可以自愈或治癒的。但隨著年紀變長、度數增加,痊癒就變得困難,但依然可以緩解視力。教你簡單2招,改善近視眼。近視可能完全恢復嗎?取決於2因素我們眼睛的前部像照相機鏡頭,有角膜、晶狀體和玻璃體...

男性「耗陽」的行為公布,菸酒未上榜,看完榜首,別再不以為然了(圖集)
2021-04-26

有句話,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那就是人活一口氣,這句話不單是說個人面子問題,這口氣其實就是我們生命力存在的根本。這口氣,中醫稱之為真陽之氣簡稱為真陽陽氣,是老祖宗些通過高度概括抽象出的一個概念。我們看不到、摸不著這個東西,但它實實在在存在的,曾經有研究者通過...

喉嚨腫痛,總有東西咳不出咽不下?在中醫眼中,1個方法或可化解(組圖)
2021-04-23

昨晚睡到半夜起來關窗,早上醒來就覺得嗓子干癢,到了晚上竟然覺得又癢又痛,覺也睡不好。我這幾天喉嚨腫痛,嘴巴一張就疼,還恰好碰上了一場重要會議,扯著嗓子勉強講了一個小時,結束後感覺人都廢了。一不小心感冒了,每天咳個不停,並且一咳嗽嗓子就痛,感覺喉嚨充血,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