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偶爾會突然眼前發黑,幾秒鐘後又恢復,總覺得是「沒吃飯」「低血糖」,吃點東西就不當回事。可實際上,除了低血糖,突然眼前發黑更可能是腦血管供血不足的信號——當腦血管暫時淤堵或供血減少時,視網膜會因缺氧而暫時失去功能,導致眼前發黑,醫學上叫「一過性黑蒙」。想要護好腦血管,就得先明白哪些行為在傷血管、看清身體的預警信號,再用科學的方法調理和預防。
一、這些「傷腦」的習慣,正在讓腦血管「亮紅燈」
日常很多不經意的習慣,都在悄悄傷害腦血管。比如有些人早上起床太急,猛地坐起來或站起來,會讓血壓突然波動,腦血管暫時供血不足,容易眼前發黑;還有人喜歡熬夜,凌晨才睡覺,熬夜會讓腦血管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休息,慢慢失去彈性,供血能力下降;另外,有些人飲食不規律,頓頓吃高鹽食物,比如醃鹹菜、醬肉,過多的鹽分會讓血壓升高,長期「衝擊」腦血管,容易導致血管淤堵;甚至有人吸菸喝酒很頻繁,尼古丁和酒精會直接損傷腦血管內皮,讓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腦血管淤堵的風險,眼前發黑的情況會越來越頻繁。

二、除了眼前發黑,這些「腦信號」也要警惕

腦血管供血不足時,身體會發出很多信號,不止眼前發黑。如果發現眼前發黑的同時,還伴有頭暈、耳鳴,可能是腦血管淤堵的程度加重了;有些人會突然覺得一側手腳發麻、沒力氣,比如拿東西時突然掉在地上,哪怕很快恢復,也可能是腦血管出問題的「預警」;更要注意的是,若說話突然變得含糊不清,或者想說話卻發不出聲音,甚至出現短暫的意識模糊,可能是腦血管堵塞的早期信號,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另外,有些人經常覺得頭痛,尤其是後腦勺疼,休息後也緩解不了,也可能和腦血管供血不足有關,別只當成「偏頭痛」來處理。
三、中西結合調理,讓腦血管「通起來」

面對腦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眼前發黑,中西結合調理能更全面地解決問題。西醫會通過檢查(如頭顱 CT、腦血管超聲),明確腦血管是否有淤堵或狹窄,再用藥物治療,比如用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栓形成,必要時通過手術改善腦血管供血;中西醫結合也是目前治療心腦血管的常用方法,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使具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功效的中藥成分藥物,比如丹紅注射液等,同時搭配針灸、頭部按摩等方法,緩解頭暈、眼前發黑的情況。這種「標本兼治」的方式,既能快速改善不適,又能從根源上調理腦血管功能,減少風險。
四、做好這些事,護好你的「腦血管」
想要遠離腦血管供血不足,日常養護很關鍵。首先要改掉起床太急的習慣,早上醒來後先躺3分鐘,再慢慢坐起來,最後下床,避免血壓突然波動;其次要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睡覺,讓腦血管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熬夜;飲食上,少吃高鹽、高油食物,多吃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魚、堅果,幫助清理腦血管里的「垃圾」,同時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減少對腦血管的傷害;運動上,選擇溫和的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每天30分鐘,促進腦血管血液循環,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定期體檢,尤其是中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每年查一次腦血管相關檢查,早發現問題早干預,讓腦血管一直保持通暢。
突然眼前發黑別大意,更別只當成「低血糖」。及時改掉傷血管的習慣,讀懂身體的預警信號,用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醫學干預如丹紅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藥物輔助調理,才能讓腦血管通暢,遠離供血不足的困擾,保護大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