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精彩視頻 > 正文

火鍋原來應該這樣吃!愛吃火鍋的快來看!

點此看大圖片

無論春夏秋冬,火鍋永遠是我們最愛的美食,它用溫暖和熱辣熨帖著我們的胃,撫慰著我們的心。但是吃火鍋其實有很多技巧是需要注意的,今天這條微信,從燙火鍋到調油碗,所有的技能全都齊了!愛吃火鍋的快來看看!

(網絡圖片)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湯底的鮮味。

(網絡圖片)

把肉類擱在九宮格的周邊小火慢煮,夾燙菜則只用中間那一格,因為中心的溫度最高。

(網絡圖片)

吃火鍋幾大誤區

一、點火就倒入全部食材

(網絡圖片)

為圖方便,將所有的菜品一次性放入油鍋煮,這樣容易造成食物老嫩不一,進而影響口感。

正確的吃法是:等到開鍋一兩分鐘,待泡沫完全散去後,再下菜。

隨後將火調小至只有中間一格沸騰,在沸騰的主格里燙諸如毛肚、鴨腸等夾燙菜,在周邊的格子裡放不耐煮的東西。

二、永遠開著大火持續沸騰

(網絡圖片)

在火鍋燒開後,待泡沫全部消失,就需用小火慢熬,這樣水分才不會蒸發太快,鍋內也不用頻繁加水,避免糊鍋。一旦加入新水或糊鍋了,口感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新端上來的湯底,小火熬一個小時,味道才最好。

三、大量點冰凍水產品

(網絡圖片)

老火鍋應該以新鮮食材作為「主打」,凍菜則點得比較少。這樣點菜,一是可保證食物的口感比較新鮮;二是不會增加鍋里的水分,在保證原有湯底的情況下,會越煮越香。

四、用小火煮蔬菜

四(網絡圖片)

會導致蔬菜里的維生素大量流失,對於蔬菜,還是應該「快火急燙」燙好一定要趕緊撈。

燙火鍋必須記住:

1、煮肉順序:

深海魚—淡水魚—雞肉豬肉—羊肉—鴨肉—雞肉—鵝肉—牛肉—鴕鳥肉—有殼類海鮮。

2、燙肉技能:

「毛肚要起泡,鴨腸要起圈。」這是重慶一些資深火鍋達人的經驗總結,意思是說沒燙起泡的毛肚、沒燙起圈的鴨腸質地不脆。因此,毛肚、鴨腸浸入火鍋後,最好不離筷子,可燙一會兒,取出冷一會兒,再燙一會兒,再取出冷一會兒,反覆幾次,這種燙法可以調節溫度,避免質地發綿。當毛肚燙起了泡,鴨腸燙起了圈,就可以安心食用了。

3、調整辣度:

吃辣不行又不想吃鴛鴦的人,煮的時候從滾開處提起。無辣不歡的人就從邊上油處提起。如果你仍然怕辣、怕麻,就點一鍋鴛鴦鍋,用辣鍋燙葷食原料,而用清湯鍋燙素菜,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調節口味了。

4、調油碟:

這是火鍋達人貢獻的8種經典搭配:

辣油打底配辣椒粉,麻椒粉,小米椒加香菜蔥花;

(網絡圖片)

沙茶醬配榨菜末蒜泥山椒醬;

(網絡圖片)

海鮮醬油+香菜+小米椒,涮肥肉的絕配;

(網絡圖片)

蠔油+麻油+花生碎+芹菜碎/香菜碎;

麻油和蠔油混勻了味道簡直全面升華;

麻醬,腐乳,韭花醬,香菜末;

拌火鍋手擀麵好香(麻辣鍋首選);

不過,麻油配上蒜泥,才是最原始也是最完美的搭配。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重慶潮生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09/70471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