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眼前一黑」提示7種異常,最後一種大多不用干預

生活中,不少人遇到過這種情況:眼前突然一黑,視野里幾乎沒有了光感,過了幾秒或幾分鐘又慢慢恢復了視力……

從醫學上看,「眼前一黑」是怎麼回事?會是某些嚴重疾病的預警信號嗎?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眼前一黑的真相,並支招如何科學應對和預防。

受訪專家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雲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張健

眼前一黑,本質是器官缺血了

眼前發黑但沒有倒地,醫學上稱作黑蒙;眼前發黑且伴有倒地或意識喪失,叫做暈厥。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雲帆表示,黑蒙是一過性全腦或局部血管缺血的直接表現,可能伴隨暈厥、意識喪失等症狀。

血管突然痙攣,或者有一些小栓子堵住了血管,血流不通,視網膜就會缺血,進而影響視力。

黑蒙發作,感覺就像窗簾緩緩拉上或幕布緩緩降下,眼前發黑,視物不清,但數秒鐘或幾分鐘後又能恢復。此時,往往是血管從痙攣中恢復過來,或栓子被衝到了其他地方,血流又恢復了。

眼前一黑,警惕7種病在靠近

眼前突然一黑,本質上是大腦或局部血管一過性缺血了。哪些健康問題會導致大腦或血管缺血呢?

1心律失常

正常心臟跳動是規律勻齊的,每分鐘60~100次。心律失常就是心臟搏動的頻率或節律出現了異常。

其中,房顫是引發黑蒙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房顫最大特點是「心跳時快時慢,完全沒有規律」,有時可達每分鐘100~160次。

房顫早期可有心悸、出汗、乏力等跡象,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頭暈、黑蒙、暈厥。管好房顫,很大程度上就能減少中風發作。

2頸動脈狹窄或「眼中風」

如果出現一側眼睛看不見,幾秒鐘就恢復過來,這可能是眼動脈缺血的表現,也叫「眼中風」。

眼動脈缺血,間接提示同側的頸動脈可能存在狹窄或閉塞,因為眼動脈是從頸動脈上發出來的。

3小中風

若短暫黑蒙伴有單側軀體麻木、無力、流口水、頭暈等,往往提示「小中風」發作。

小中風發病後2~7天,為腦卒中的高風險期。「三高」人群及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都是小中風的高危人群,需加強預防。

4頸椎病

當頸椎退變比較嚴重時,有可能會壓迫到椎動脈,出現類似腦缺血的症狀,輕的可能是旋轉頸部時出現一過性黑蒙,嚴重的會導致腦梗死。

5高血糖

血糖紊亂也能引起一過性黑蒙。比如,高血糖損傷眼底動脈時,患者可能出現眼前有黑影、視物不清;降糖藥過量引起低血糖反應時,也會出現頭痛、頭暈、眼前發黑等不適。

6癲癇

癲癇大發作前,可能會出現一些先兆,比如患者有局部針刺樣或觸電感、耳鳴、眼前出現閃光點、黑蒙等。

7體位性低血壓

躺著或蹲坐久了,突然站起來就會頭暈、眼前發黑,一般是「直立性低血壓」,是大腦暫時供血不足導致的,通常過幾分鐘就好了。這種情況通常無需擔心。

做6件事預防「眼前一黑」

眼前突然一黑時,要保持冷靜,最好能扶著周圍的物體或牆壁,以免摔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休息片刻後,及時去醫院就診,可以先掛神經內科做相應檢查,如經顱都卜勒超聲、頸動脈彩超;還可能需要眼科檢查,如視力、眼底血管造影;醫生還可能推薦檢查血脂、血糖、心電圖等。

預防黑蒙,在很多程度上就是預防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生活中可以先從以下細節入手:

控好「三高」

「三高」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堅持服藥是重點,生活中要低鹽飲食,少吃蛋黃、動物脂肪和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

限煙戒酒

吸菸、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還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遠離菸酒是保證心血管健康的關鍵步驟。

合理膳食

少吃高脂高糖食物,每日攝入食鹽的量控制到5克以下,多吃新鮮果蔬、全穀物、低脂牛奶等,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每天運動30分鐘

有氧運動是維持正常心率、促進新陳代謝和燃燒熱量的重要方式,大家可以選擇慢跑、打球、游泳、散步等。

保持穩定的情緒

不良情緒會引起一系列病症,而愉悅的情緒不僅對心血管友好,還有助控糖,改善睡眠。

做好自我監測

如果出現莫名的頭暈、眼前發黑、心慌、胸悶,可去醫院做相應檢查。每年做一次例行體檢,監測血脂、血糖、心率、頸動脈情況,以預防嚴重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總之,眼前發黑是多種疾病的重要預警信號,不能大意,及時篩查誘因,防患於未然是最佳選擇。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7/189083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