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上了年紀,「晚上起夜」與「不起夜」,哪個更健康?醫生說出答案

俗話說「小兒覺多,老人尿多」,起夜問題成為中老年人的共同困擾。每晚會頻繁起夜四五次甚至更多,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睡眠質量,還令他們感到煩躁。

許多頻繁起夜的老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起夜之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隨之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功能逐漸衰退,中老年人的腎功能也不例外,這導致中老年人的夜尿增多。

一般來說,正常人夜間的排尿次數為1~2次,排尿量通常不超過300~400ml。但如果夜間排尿次數達到3次以上或夜間排尿量超過750ml,就被稱為夜尿增多。

01

正常的尿液是什麼樣子的?

正常的尿液應該呈現出清澈透明的黃色液體,類似於檸檬酸的顏色。尿量一般在每天1.5升左右,但會因個人飲水習慣和氣候等因素有所差異。

正常尿液的氣味應該是淡淡的氨味,如果有其他異味,可能是由於飲食、藥物或疾病引起的。此外,正常尿液的pH值應該在4.5-8之間,呈弱酸性。

尿液的顏色和透明度是判斷其是否正常的關鍵因素。正常的尿液應該是清澈透明的,即使在冷藏後也不會出現渾濁或沉澱。

如果尿液呈現渾濁狀態,可能是由於感染、結石或蛋白質攝入過多引起的。如果尿液呈現紅色或帶有血跡,可能是由於尿路感染、腎炎或膀胱癌等疾病引起的。如果尿液呈現藍色或綠色,可能是由於攝入某些藥物或食物引起的。

除了顏色和透明度外,尿液的氣味和pH值也是判斷其是否正常的關鍵因素。正常的尿液氣味應該是淡淡的氨味,如果有其他異味,可能是由於飲食、藥物或疾病引起的。

例如,如果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或維生素C,尿液可能會呈現酸味;如果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尿液可能會呈現氨味。

此外,正常尿液的pH值應該在4.5-8之間,呈弱酸性。如果尿液的pH值異常,可能是由於飲食、藥物或疾病引起的。

例如,如果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或飲料,尿液的pH值可能會下降;如果攝入過多的鹼性食物或藥物,尿液的pH值可能會上升。

02

上了年紀,「晚上起夜」與「不起夜」,哪個更健康?醫生說出答案

偶爾的夜尿增多無需過度擔憂,通常不是嚴重問題。在醫學上,每晚睡眠中起夜次數超過兩次被定義為夜尿增多,這種情況才具有臨床意義。

那麼,晚上起夜和不起夜,哪個更健康呢?起夜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睡前飲水過多、天氣寒冷等生理因素,也可能是由於一些病理原因。

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頻繁起夜,都對健康不利。長期夜尿頻繁會干擾睡眠,時間久了可能誘發抑鬱症和認知障礙。

對於老年人來說,頻繁起夜還增加了跌倒的風險。一些男性頻繁起夜可能與前列腺問題有關,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對膀胱和腎臟造成損害,甚至演變為尿毒症。除了生理性原因以外,哪些疾病因素容易誘發夜尿增多呢?

03

哪些疾病會導致人們夜尿頻繁?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夜尿頻繁的常見原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會逐漸增大,壓迫尿道,導致夜尿頻繁。

2、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女性夜尿頻繁的常見原因之一。由於女性尿道較短,容易感染細菌,引起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導致尿頻、尿急等症狀。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較高,會影響腎臟的功能,導致腎小管濃縮功能下降,進而引起夜尿頻繁。

4、腎臟疾病:腎臟疾病會影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導致夜尿頻繁。例如,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等。

5、神經源性膀胱:神經源性膀胱是由於神經系統病變導致膀胱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患者會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症狀。

6、其他疾病:此外,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導致夜尿頻繁。

04

針對頻繁起夜,應該怎麼應對?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關鍵。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和熬夜,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生理時鐘,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此外,適當控制飲水量,避免在睡前飲用過多液體,也是減少起夜次數的有效方法。

其次,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也有助於改善頻繁起夜的情況。保持臥室的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濕度,有助於放鬆身心,提高睡眠質量。如果存在夜間尿頻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尿布或者睡前排便的習慣,以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

此外,針對一些病理性的原因導致的頻繁起夜問題,如糖尿病、尿路感染等,需要及時就醫並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或者調整生活習慣,有助於改善起夜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全球智慧人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1/206582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