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個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

一個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在中國如何安全的吃?先放下某些民族仇恨,學習一些飲食安全知識,當然,他寫得不一定就完全正確,比如,基因改造食品就有很多贊成票。但對於我國的飲食健康,再怎樣小心、謹慎都不為過吧……

一個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

我是日本人,來中國已經4年了,對於中國的食品不安全也有比較深的了解,因為很在乎吃,在日本也有自己的雜誌專欄,在中國和很多的食品行業人士有過深入交流,所以對中國的食品也特別注意。一直很想寫這樣的一個博客分享自己的經驗,怎麼吃才是比較安全的。

中國有句俗話說:病從口入。所以,在很多不安全的產品里挑選出安全的或者較為安全的食品、並且能夠經過處理使之成為安全的食品是每一個家庭主婦必備的技能。

先說買菜:

1、就近購買食材

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運輸相對日本並不發達,日本東京市場的海鮮產品都是當天空運過去的,中國的城市(以下均以北京為例)的大部分海鮮產品都是陸地運輸,這就要考慮到時間問題,運輸過程中要保證海鮮(各種魚)的存活就要滅菌和輸氧,而這就增加了運輸的成本,高密度運輸條件下,魚類存活時間不超過10小時。

①吃新鮮的魚

很多商家為了讓魚活得更久,就在水中加入「孔雀石綠」(可以有效殺滅病菌,高致癌、在海產魚類中高殘留)和「過二硫酸銨」(製作肥皂的漂白劑、增氧劑),所以您看見的活蹦亂跳的放在藍色水缸的魚,不一定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藍色的水是因為孔雀石綠的染色效果。

吃魚要吃現抓的魚(比如密雲水庫的活魚,有些飯店的魚缸里也會添加化學品),海產魚還是吃冰鮮的最好了。不熟悉的魚不要隨便吃,比如河豚、石頭魚等,在日本,只有持有河豚處理執照的人才可以處理這類魚。

如果在飯館裡,有三種方法可以辨別是否加入了化學品:魚鱗的創傷處如果是草綠色,不要以為這是青苔;魚鰭一般是白色的,而用了孔雀石綠的魚鰭是藍色或者綠色;魚體色澤鮮亮。

②甲殼類動物如貝類、小龍蝦等就不要吃了

中國的污染有多嚴重,相信您比我更清楚,貝類具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它在攝食的時候會把重金屬離子帶進體內,但沒有能力消化和排出,造成重金屬殘留,時間長了就「越攢越多」。長江以南的近海城市,貝類還是可以吃的。渤海內的貝類就不要吃了,這裡的海水污染得比下水道還嚴重。

③購買應季食品

由於農業科技的發展,很多之前冬天吃不到的蔬菜水果,現在可以吃到了,我們叫做「反季節蔬菜」。但是要小心這樣的蔬菜帶來的安全隱患,比如冬季吃到的草莓,如果體積特別巨大,中間是空的,就說明使用了「膨大劑」;胡蘿蔔只有在秋冬季節有,夏季市場銷售的胡蘿蔔,如果表面光滑、形狀筆直、尾部比中間還粗、且頭部是往內凹的,說明是基因改造胡蘿蔔,不要購買。

我去瀋陽時,一位老奶奶說的最靠譜:蔬菜要吃新鮮上市的,水果要吃中間上市的,太早太晚或者反季節的,最好不要吃。菜有蟲不要緊,洗洗泡泡就可以了。

2、減少加工環節

一種食物,加工的環節越多,可能加入的添加劑和農藥殘留就越多,所以應該儘量購買食材本身,生鮮的就比真空包裝的要好。日本提倡的「從農場到餐桌」就是這樣的理念。

①購買有機、綠色、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日本一檔電視節目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中國產、日本產、美國產的相同蔬菜放在一起,日本的蔬菜2天就枯萎了,美國的蔬菜3天就枯萎了,而中國的蔬菜堅挺的保持了一周。這不是說中國蔬菜品質高,而是添加劑超標,所以蔬菜能保存更久。(由於日本設立了肯定列表制度,這種蔬菜已經不會進口到日本國內)

在中國,如北京這樣的城市,家樂福提供綠色蔬菜的銷售,我購買的蔬菜上面還有綠色的小蟲子在無憂無慮的進食。雖然價格是普通蔬菜的2-3倍,但是相對的更加安全。(在下面的部分會有介紹如何洗菜去掉農藥殘留)

水果裡面葡萄就放棄了吧,中國的葡萄從發芽期就開始噴灑農藥,到成熟不知道要噴灑多少次,您吃的不是葡萄,是正宗「農藥果子」啊。

②減少購買煙燻和冷凍食品

這幾天不斷有速凍餃子裡面吃出創可貼、蒼蠅等物體的新聞。特別不要購買散裝的冷凍食品,裡面有重新混入的過期產品,而且散裝的冷凍食品難免有購買時掉地上、售貨員重新放入櫃檯的風險。

煙燻的東西儘量少吃,還有香腸,特別是紅色的香腸,肉熟了都會變白,如果還是紅色就說明有很多色素,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裡面超標的亞硝酸鹽才是罪魁禍首。

很多熟食店製作產品都會加入「麥芽酚」,加熱後產生有光澤的鐵鏽紅,並且會增加食品醇厚的香氣,至於加熱後麥芽酚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我不了解。反正超市裡面紅色的熟食我就不吃。

3、不要相信廣告

漢語的博大精深成就了廣告業的迅速發展,而科學教育卻在中國普遍匱乏,各種理念迅速在廣告中出現,不論對錯地在大眾口中傳播。很多常識性的問題,在中國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也成就了一些利用常識吸引大眾的人或機構,比如方舟子和科學松鼠會,還有很多騙人的養生書籍。下面說幾個例子:

①富氧水

有一個廣告,說是金魚在它的水中存活的時間比自來水時間長,因為純淨水裡面含有更多的氧,這麼愚蠢的廣告很多人都信了,純淨水的含氧量不會比自來水高(一般條件下)。

②乳製品

中國乳製品的種類真是越來越多,諸如高鈣奶、鐵鋅奶、低脂奶、早餐奶、果蔬奶等等。其實高鈣奶不一定高鈣,牛奶就是高鈣的食品,人工添加鈣是多此一舉的事情。

牛奶中含有的乳鈣適合人體吸收,而人工添加的乳酸鈣並不適合人體吸收(乳酸鈣果凍也是如此),牛奶中的成分有著自己微妙的比例,加入過多的其他成分,就會沉澱,也就是說明上寫的沉澱不影響飲用,我還真怕把乳酸鈣沉澱物直接喝進去形成結石。喝牛奶就是為了品嘗牛奶的美味,缺鈣直接吃鈣片就好了,所以買牛奶直接買「純牛奶」,相信奶牛,要比相信廣告靠譜得多。

③腦白金?黃金搭檔?21金維他?

剛來中國的時候有朋友送給我黃金搭檔,據說有各種作用,吃了身體就健康。我沒敢吃。一是不敢吃中國的藥,二是吃混合維生素藥丸不如吃水果。後來看了價格讓我大吃一驚,這種混合維生素藥丸,比如著名的Fancl維生素糖果30日量只要298日元,還沒有一碗拉麵價錢高,中國這種產品這麼貴據說還賣得很火,看來中國人很好騙。

其實維生素並不會因為你每天吃很多就會對你有幫助,人體每天需要多少維生素就是多少,水溶性維生素多吃的就排出體外了。花100元買的維生素藥丸,一泡尿就排出體外了,您虧不虧啊?不如吃兩個柳橙有效。

④保健食品

很多中國的保健食品都說有各種作用甚至可以治病,沒人管呀。黑心商家找一個居委會大媽偽裝成老專家到調頻廣播裡開個營養講座,好傢夥,賣得叫一個快。很多大爺大媽購買積極,據說吃了還很有療效,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比如安利蛋白粉,據說就是大豆提取物,高蛋白吃多了自然精力旺盛,吃蛋白粉和吃豆腐作用一樣。好像說多了,這裡不是315。

4、注意基因改造食品

我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在偏遠的地方我吃東西很小心,基本上只吃雞蛋和米飯。因為中國允許基因改造作物的種植和出售。金龍魚這個品牌的大部分食用油都是使用的基因改造大豆,甚至金龍魚的橄欖調和油,以及新出品的一直在中央台做廣告的金龍魚「深海魚油」也是使用了基因改造大豆。而在食品裡面,趙薇做代言的「好吃點」餅乾使用了基因改造大豆,有孩子的家長請注意不要給孩子吃這種餅乾。

消費者不看產品成分就購買,吃後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喪失生育能力。基因改造產品都是絕育產品,不能像原來農作物那樣,可以用打下的糧食作為來年的種子,而只能每年都購買新種子。

目前,墨西哥禁止種植基因改造玉米;歐盟暫緩進口基因改造食品;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都要求在基因改造食品上明確貼上標籤,說明基因改造成分的含量;英國的許多大超市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生物作為原料生產食品。著名「科學家」方舟子先生寫過一篇極為夢幻、同時也說明他在美國生活狀況的博客「我為什麼選擇基因改造食品」,有興趣的可以去百度搜索。

基因改造作物非常容易辨別:基因改造的農產品如大豆、胡蘿蔔、土豆等,形狀完美、表面光滑、大小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基因改造大豆用水浸泡不會發芽,用基因改造大豆製作的豆漿是黃色的;基因改造胡蘿蔔上面已經介紹過了;非基因改造土豆削皮之後會因為氧化作用很快變深色,而基因改造土豆不會變色。

基因改造大米目前只有湖北生產,形狀細長且顏色發亮,容易與中國東北的「長粒香」或泰國大米混淆,購買的時候一定看清原產地;玉米是中國最早、最廣、最多種植的基因改造作物,購買任何玉米製品一定要慎之又慎,甚至是超市裡面的玉米饅頭;水果中木瓜作為豐胸產品備受女性喜愛,但是中國超市出售的木瓜95%是基因改造,還是不要吃了吧;超市裡面的番茄大部分也是基因改造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28/37589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