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不走路10年後的區別 原來每一步都是一味葯
美國《科學》雜誌曾刊登數據顯示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各種患病幾率:
患心臟病幾率——
運動者:37/1000
缺乏運動者:227/1000
患高血壓幾率——
運動者:40/1000
缺乏運動者:704/1000
患肥胖症幾率——
運動者:4/1000
缺乏運動者:808/1000
最重要一點——
壽命差距:運動者平均比缺乏運動者長壽11歲
倘若缺少鍛煉,得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幾率就會增加。
走路是擺脫打針吃藥的良方,走路多了,身體好了,身上的疾病減輕了,吃藥就少了。
“走路是百鍊之祖”
健步走早在幾千年前就被中國古老中醫論述為“百鍊之祖”,被譽為人類最好的醫藥,這並非虛言。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性的健步走計劃,可增進人身體許多部位的健康。
1。頭腦
適度的健步走可以促使大腦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叫做“快樂激素”的物質,並使大腦的腦電波處於對身體最有利的a波,使身體的各種節律處於和諧狀態。
2。心臟
健步走會增加心臟負擔?不,走路會降低血壓,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時的脈動數,促使心臟側支血管更發達。
3。胃腸
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
4。肺部
增加肺活量,增強橫膈肌肉的強度,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癥狀,降低抽煙的慾望。
5。背部
健步走時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與站立時差不多,與其他運動相比不會受傷,同時還能加強背肌以鞏固脊柱。
6。骨骼
健步走相當於對骨骼實施重量訓練,能促進身體多吸收鈣質,抵抗骨質疏鬆。
7。膝蓋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要點在於保持適當的體重,以運動維持下肢良好肌力。健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壓力不大,又可強化肌肉,對膝關節有益。
8。腿
因為人體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這些肌肉萎縮,人就無法維持正確姿勢,而且容易導致疲勞、膝痛、腰痛等癥狀。鍛煉雙腿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調理腸胃防便秘,扭著走
如果每天走500米“一字步”,可以大大減少患便秘的風險,特別是促進腸胃的蠕動,加速營養的吸收和廢棄物的排出,對防治便秘有比較好的療效。
當我們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內臟是極其擁擠地“堆”在一起的,當身體抖動起來時,身體的內臟就會因獲得活動的空間而備感“舒適”。
所以走的時候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比如胯部扭動等,相當於在給內臟做“按摩”,幫助腸胃蠕動,讓氣從下面走(放屁),而不是從上面出(打嗝)。每天堅持10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在健步走的過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動起來,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高發。
緩解肌肉酸痛,交替走
推薦一種老少皆宜的健身走法——交替走。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進行,同時配合鼻吸氣嘴呼氣。
正常情況下,前行走路會使關節和肌肉受到牽拉,日積月累會造成肌肉勞損和關節老化。倒走正是一種逆受傷機制,可以減少磨損,緩解肌肉疼痛,促進機體自我康復。
補腎調理前列腺,踮腳走
堅持踮腳尖走路,能補腎壯陽。
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時,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在起著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它們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
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這個方法對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也大有裨益。
減掉腰圍,敲著走
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男性超過85厘米,就有可能面臨內臟脂肪超標的危險。因此,現在提倡“要健康,先減腰圍”,走路時捎帶手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帶脈的位置不需要費神去找,它環繞在腰間,就像是我們的腰帶。
在腰兩側,有個帶脈穴(以肚臍為中心劃一橫線,以腋下為起點劃一條豎線,兩條線的交點就是)。
如果你的肚子軟軟的,而且還有“救生圈”,走路時不妨兩隻手敲打左右兩側腰部,每天堅持半小時,保准腰圍飛速下降。
腳痛,彈著走
現在很多人走路都是甩著腳走,腳不用力,這也是腳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如果學會彈著走,並且每天這樣走,那麼每走一步就會使腳下幾十塊對生命非常重要的肌肉保持健康的活力。
有“三高”,擊掌走
擊掌走就是一邊步行一邊擊掌,有利於上肢肌肉的收縮與運動。上下肢互相配合,更能增加糖與脂肪的消耗。
鍛煉腰肌,學螃蟹走
世界上的動物都是直行的,唯有螃蟹是橫著走。人如果學螃蟹側行,要讓身體重心隨時伴著交叉足移換,兩手按步伐自如地扭動。
注意保持節奏感。這種走法有益於鍛煉腰肌和臀部肌群的肌力,加強髖、踝關節的靈活性,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最後的話:
你可以選擇不運動,但和運動的你相比,最大的差異會體現在你人生的最後10年!
你希望你的最後10年會是怎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健康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健康養生熱門
- 長壽男性4個共同點 鍛煉身體排最後 排第1位的 許多人都在做(組圖)
- 血管堵塞 晚上睡覺會有3個表現 若一個不佔 血管還算健康(組圖)
- 資深牙醫的良心勸告:能裝假牙 就盡量不要植牙 牙不好的人快瞭解(組圖)
- 你每天坐多久 決定了你的壽命(組圖)
- 醫生忠告:3種蔬菜 吃的越多「癌」越高興 可惜知道的人不多(組圖)
- 2019最新男女「標準體重表」曝光!看看你的體重達標了嗎?(圖集)
- 癌是吃出來的 防癌30條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組圖)
- 一支吹風機能通血管 治久咳!中醫師都在用 比吃藥還管用哦!(圖集)
- 男人45到55歲是「黃金年齡」 這6件事會透支身體 別再做了(組圖)
- 都說久坐傷身 但具體傷的是哪?多久才算久?(組圖)
- 抽菸超過5年 如果身上有這2個「凸起」 說明你的肺已受損(組圖)
- 百病起於「積」!中醫教你一鍵清除5種人體「垃圾」!(組圖)
- 比水煮更好!醫學教授公開蔬菜酵素不流失正確煮法(圖)
- 流感爆發!這些東西感冒時千萬別吃 越吃越嚴重!(圖)
- 沖水前看一眼!醫師1張圖秒看出腸道隱憂(組圖)
- 年紀大了怕身體出現「老人味」 建議:五十歲後 這6件事要少做(圖集)
- 酒精對你的腦子做了什麼?(組圖)
- 太重要了 一定要知道!肩膀痛、胃痛…竟是「心肌梗塞」前兆(組圖)
- 咖啡防失智、改善脂肪肝 但飯後千萬別馬上喝!(圖)
- 男人要守住前列腺 有3件事就不能隨便就做!(組圖)
- 每天早上空腹吃一個蘋果 堅持一個月 5個好處「不請自來」(圖集)
- 中老年人追捧的三種「運動」 其實隱患大 別跟風(組圖)
- 痔瘡不用四處求葯了!拿香煙這樣用 痔瘡一治一個好 趕緊存(組圖)
- 人體最佳睡覺時間表(建議永久收藏)(組圖)
- 蘋果:1個月降40%壞膽固醇!這樣吃果膠活性高9倍(圖)
- 每天1杯紅茶=吃6顆蘋果 瑞典研究證實:能減少腫瘤生長(圖)
- 失眠人士終於有救了!人體有個「安眠穴」 只要這樣做 一覺到天亮!(組圖)
- 羊肉、香菜、魚蝦…這些傳說中的「發物」到底咋回事?(組圖)
- 一張90後診斷書在朋友圈火了 千萬不要再熬夜了!(圖集)
- 40條醫生才知道的健康知識 2019年你必須掌握(組圖)
相關新聞
- 這麼做可讓大腦年輕至少10歲
- 王維洛:在捍衛權利的過程中學習和自由、法治與民主 (圖)
- 忌諱的2019年 中共打壓信仰運動再起(圖)
- 每晚5分鐘「拍腳運動」勝過泡10次腳!(組圖)
- 正常出汗保平衡 異常汗出要認清
- 怎樣最健康?不是補藥和運動 而是這個字(組圖)
- 各種運動熱量消耗排行榜 燃脂第一名不是跑步 而是HIIT?(圖集)
- 防老痴、護心臟 教你幾招長壽小秘訣
- 文革處決紀錄:非戰爭下的中國之最
- 突然忘記自己要幹嘛 可能患了…(組圖/視頻)
- 忠告:不想孩子錯過成長高峰 從小四種運動不能少
- 陸綺:往事巨瀾——《反右運動55周年留言》
- 體型和運動量如何影響壽命 男女大不同(圖)
- 清新的運動裝配上精緻的妝容 佟麗婭甜美似18少女(圖集)
- 中老年人追捧的三種「運動」 其實隱患大 別跟風(組圖)
- 新寶馬X3M 外觀圖泄露 外觀為運動化(組圖)
- 這種情況下 體內就像藏有一顆血管炸彈(圖)
- 毛澤東滅幫會怕背信棄義樹敵太多 (圖)
- 3000萬人被批鬥 50萬人死於中共的「清理階級隊伍」運動
- 爸爸帶孩子的這4個好處 媽媽帶可沒有(組圖)
- 體檢查出高血壓不用怕 做好這4件事(圖集)
- 腿有勁 才能壽命長!人老腿不老的七個絕招(組圖)
- 我親歷的造神運動(圖)
- 這四個信號或是胃病開始癌變 一定要警惕!
- 不論男女冬季都需要養生!這樣可以防流感!
- 「雨傘運動」悍將梁麗幗被澳門拒絕入境 社運人士批政治打壓(圖)
- 老年人為什麼越走越慢?走路速度與壽命長短有關?醫生告訴你實情(組圖)
- 心臟喜歡的5個運動 常做改善心功能(圖集)
- 冬季養生保健小知識!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 強推「火葬運動」再起波濤 貴州村民反抗「開棺起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