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明日夏至,再忙也別忘了吃「五個一」,應季而食營養足,舒心過夏

夏至節氣即將到來,這也意味著,一年已經差不多過去了一半。這個時候,夏季的炎熱已經開始侵襲,再過不久,三伏天也要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在日常飲食也需要根據季節轉換而有所改變,讓身體在炎熱夏天得到有效的保護。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下適合夏至時節吃的第一豆、第一果、第一飲……這5種時令美食吃全了,補充營養還解暑,讓你舒心過盛夏。

第一豆:白扁豆

說起豆類,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圓滾滾的綠豆黑豆紅豆黃豆,很少會想到——白扁豆。白扁豆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兩用的佳品,早在《名醫別錄》中就有記載。夏至過後,天氣日益炎熱,也是濕氣最盛的季節,常吃白扁豆,有暖脾胃、清濕氣作用,祛濕的同時不傷脾胃。

雜糧祛濕粥

【材料】:赤小豆20克、薏米20克、紅米適量、蓮子1把、白扁豆15克、冰糖適量

【做法】:

1、所有豆類和米類都用水提前泡2個小時,這樣更方便把食材煮爛;

2、將赤小豆、蓮子、薏米、白扁豆、紅米和適量水倒入鍋中,蓋好鍋蓋,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煮1個小時

3、關火前加入適量糖,攪拌至糖融化即可,建議別放太甜,主要是祛濕不要當成甜品啦。

第一飲:酸梅湯

酸梅湯可以說是夏至最好不過的冷飲了,因為我們夏天本來就很容易出汗,所以略帶酸味的東西是我們比較需要的,因為酸梅湯中有多種有機酸,可以讓人們的體力快速恢復。在炎炎夏日喝點酸梅湯清熱解暑,開胃健脾,生津止渴,比那些碳酸飲料好多了。

【材料】:烏梅20克、山楂15克、洛神花5朵、甘草6克、冰糖適量、桂花少許

【做法】:

1、烏梅、山楂、甘草、洛神花沖洗乾淨,然後浸泡30分鐘,再次仔細沖淨備用;

2、將洗好的烏梅、山楂、洛神花和甘草入煮鍋,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燜煮30分鐘;

3、加冰糖適量再煮10分鐘即可關火;

4、最後將煮好的酸梅湯晾涼,濾去殘渣,撒上桂花即可,放在冰箱裡冰鎮一會兒,口感更好。

第一果:桃子

夏至水果中,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很多地方都有「夏至吃桃」的風俗,正逢桃子最鮮美多汁的季節,無論是蟠桃,還是水蜜桃,同樣是肉甜汁多,含豐富鐵質,夏天吃桃子,能生津解渴,補益身體,好處甚多。

紅酒燉桃

【材料】:桃子3個、冰糖30克、紅酒250ml

【做法】:

1、桃子選硬一點的(軟的會很快煮爛),去皮切片,硬點的桃子很容易削皮的;

2、先把紅酒倒入鍋內,放入冰糖中火煮開,喜歡酒味濃的就不必加水了,如果不喜歡酒味太濃就兌點水;

4、把桃肉放入紅酒內拌勻,然後用小火燜煮30分鐘左右,煮到紅酒稍稍變稠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5、讓紅酒浸泡桃肉,晾涼後入冰箱冷藏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開吃啦,燉過的桃子有濃濃的酒香和果香,味道相當不錯。

第一菜:莧菜

農村俗語「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有的地區甚至把莧菜稱為「長壽菜」。因為莧菜不論籽實還是莖葉,營養非常高,幾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幾大常量營養素,且都是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營養。同時因為莧萊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人人體後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涼拌莧菜

【材料】:莧菜1把、姜蒜適量、鹽1茶匙、糖少許、生抽1湯匙、香醋1湯匙、熟芝麻適量

【做法】:

1、先將莧菜比較硬的菜梗摘掉,留下嫩葉子洗淨,小鍋燒開水,加點鹽和油放入莧菜焯一下(掌握在半分鐘之內,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撈出後入涼開水中過涼。

2、蒜瓣切末,鍋內放入油,放入薑末蒜末炒香,加入生抽、香醋和少許糖及香油,撒上熟芝麻翻拌均勻,調成料汁;

3、把蒜蓉料汁倒入瀝乾水的莧菜里拌勻後即可;

4、把拌好的莧菜填在碗裡壓實,再把碗倒扣在碟子上即可開吃。

第一湯:冬瓜老鴨湯

冬瓜薏米煲老鴨湯非常適合在這時候喝,我們知道冬瓜和薏米都屬於涼性的食材,能夠發揮很好的解暑消暑的作用,而老鴨具有非常好的滋補的功效,特別適合上火、食欲不振、體內生熱者食用,結合在一起煲湯,不僅營養豐富,還清熱消暑,養陰生津,是夏季的一道補食湯。

【材料】:鴨肉700克、薏米40克、冬瓜500克、姜2片、鹽適量

【做法】:

1、薏米提前用水浸泡一會兒,趕時間的也可以不泡;冬瓜洗乾淨去瓢籽(不用去皮)切成大塊備用。

2、鴨子洗淨,剁成大小均勻的塊,冷水下鍋焯水,下入鴨子、薑片煮開2分鐘,去除鍋邊的浮沫,關火,將鴨肉撈出瀝乾備用。

3、鍋內不用放油,加入鴨肉翻炒至水分收干,這是為了煸炒出鴨子一部分的油脂,還可以起到去腥臊的作用。

4、將炒好的鴨肉轉移到湯鍋里,放入浸泡好的薏米,倒進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加蓋,轉中小火燉煮1個小時。

5、時間到了後將冬瓜放入湯鍋繼續煮約30分鐘,出鍋前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味谷的廚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0/160853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