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蒸米飯時只需1個改變,就能幫你穩住血糖

米飯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在每天的飲食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可是,有一部分人卻不敢吃米飯,畢竟米飯是高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容易升血糖。生活中哪些做飯行為能幫我們控糖呢?

市面上的控糖大米有用嗎?

GI值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數值越高越不利於控制血糖。

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GI值較高,普遍在71~90不等,屬於高 GI食物。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是個比較龐大的家族,分為三類:

快消化澱粉:在小腸內20分鐘內可以被消化吸收,如烤馬鈴薯、熟香蕉等。

慢消化澱粉:在小腸內20~120分鐘可以被消化吸收,如天然玉米澱粉。

抗性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不會轉變為糖分,具有一定的控糖作用。它存在於種子、穀物以及放涼冷卻後的某些主食當中。比如冷米飯,抗性澱粉含量會比熱騰騰的時候高一些。

抗性澱粉也算是一種膳食纖維,它雖然在小腸中不能被吸收利用,但在2小時後可到達結腸並被結腸中的微生物菌群發酵。這個過程會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 PH,減少了腸道內病原體的數量,增加腸道中益生菌的數量,有利於預防結腸疾病。抗性澱粉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降低肥胖風險以及利於控制血糖等益處。

控糖完全可以就吃普通大米,只需要在蒸米飯的時候做出一些改變,就能幫你控制血糖。

蒸米飯1個改變,幫你控糖

1.米飯+雜豆:有研究發現,將黑豆、鷹嘴豆、花芸豆、黑芸豆與大米一同食用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用扁豆替換一半米飯,可使餐後血糖反應下降20%。

這是因為,雜豆屬於低GI食物,抗性澱粉含量顯著高於精白米,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植物蛋白等成分。

2.米飯+燕麥米:將全粒燕麥和去皮燕麥分別與米飯1:1混合煮製時,無論是常壓煮製還是壓力烹調,其 GI值均顯著低於白米飯。

這主要歸功於燕麥中的β-葡聚糖,它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一種,能吸水膨脹,吸水後還具有較高的黏度,在胃中能夠延緩食物排空的速度,減緩消化酶對碳水化合物的水解,並且抑制葡萄糖在小腸內的擴散和吸收,進而減緩葡萄糖吸收入血,減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有助於維持血糖平穩。

3.米飯+玉米:玉米的 GI值只有55,屬於中等 GI的食物,和高 GI的大米混合能降低整體的 GI值,有利於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同時,玉米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 B族、玉米黃素,鉀和鈣的含量也不錯。

4.米飯+糙米:印度學者在超重者中發現,吃糙米飯與吃白米飯相比,日平均血糖面積降低了19.8%,吃糙米雜豆混合飯降低了22.9%,且胰島素敏感性均得到提高。

與精米相比,糙米被種皮包裹,既能阻礙水分進入,也能妨礙澱粉粒膨脹,從而降低了糊化程度,而且糙米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延緩胃排空,從而降低了餐後血糖反應。此外,籽粒外層較高的抗營養因子(植酸、多酚等)可能也是導致澱粉消化緩慢和血糖反應降低的原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吃糙米習慣先浸泡一夜,從控血糖角度考慮不太建議這樣做。糙米提前浸泡一夜,會促進米的糊化,從而導致消化吸收率增加,其GI值可與米飯接近或相當,只需要在吃之前短時間浸泡1~2小時即可。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健康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3/196119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