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小米粥真的養胃嗎?不建議這三種人喝

小米粥在我們生活中都是有著「養胃」的說法,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盲目吃可能會導致你的胃越來越不好,尤其是以下這幾種人,不建議多吃小米粥!

黃敏(化名)是一名白領,半年前查出慢性胃炎,醫生叮囑她注意飲食,不要吃過多堅硬、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對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聽到醫生的話,黃敏回想起小時候的經歷,那時只要一生病,媽媽就會熬一碗濃稠的小米粥給自己喝,也不知道小米粥有什麼魔力,每次喝完病就很快好了。

後來她知道,原來民間有「小米安眠、養胃」的說法,所以這次查出胃病後,她每天都喝小米粥,希望自己的病快點好轉。但連續喝了幾個月後,黃敏不但沒有感到胃病緩解,反而出現反酸的症狀。思來想去,黃敏懷疑是藥吃完了導致的,於是自己去藥店買了胃藥吃。

又過了一段時間,黃敏去醫院複查,結果並沒有如她所願,檢查結果顯示,她的慢性胃炎比半年前加重了。了解到黃敏的飲食習慣後,醫生表示這與她天天喝小米粥有很大的關係。

一、小米粥為什麼不養胃?

民間有「五穀雜糧,小米為王」的說法,可見小米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確實,小米的營養豐富,有「食物黃金」的稱號,富含的維生素B1、B2是大米的幾倍,鐵和磷含量比大米高。另外,小米中的胡蘿蔔素、膳食纖維、澱粉、色氨酸、胺基酸、鋅、維生素E、鉀等營養素,對人體健康也有重要的價值。

然而,專家卻說小米粥不能養胃,到底是為什麼?「小米養胃」的說法為什麼會流傳至今呢?原因與過去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很久以前,人們的經濟條件有限,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細糧。而粗糧的粗纖維含量高,大量食用會增加胃部負擔,加重胃病患者的病情。與其他粗糧相比,小米的纖維更細,口感更軟糯,給胃帶來的負擔更小,所以才會出現「小米養胃」的說法。

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小米的「軟糯」並不是完全有益的,喝下小米粥後感覺胃暖暖的,很舒服,並不代表它就能養胃。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需要「養胃」的人,一般是胃病患者。喝粥時,我們往往沒有咀嚼就吞下,導致粥沒有與唾液澱粉酶充分混合,沒有進行初步消化。同時,如果喝太多粥,大量水分會稀釋胃液,並增大胃容量,某種程度上會給胃帶來負擔。

另一方面,長期以粥為主食,胃會對軟爛的食物產生依賴,其蠕動功能和消化功能得不到鍛鍊,逐漸退化,一旦再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堅硬的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一般不建議這3類人經常喝粥:

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促進胃酸分泌過多,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

②胃下垂患者:粥的重量大、體積大,過量食用會加重胃下垂;

胃潰瘍患者:胃潰瘍患者也不適合吃太多湯湯水水,會加重症狀。

二、經常喝小米粥,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看病時,醫生一般會叮囑說「多吃粗糧,少吃精細米麵」。小米也是一種粗糧,那么喝小米粥能控制血糖嗎?

臨床上,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喝小米粥,問題不在「小米」身上,而是「粥」:粥的血糖生成指數(GI)太高了。

GI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食物的GI值越高,對進食後血糖的影響就越大。GI值≤55的食物稱為「低GI食物」,GI值在55-75之間的食物稱為「中GI食物」,GI值>75的食物稱為「高GI食物」。

而粥是升糖指數比較高的食物,無論是大米粥(GI:69.4)還是小米粥(GI:61.5),都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真的非常想喝粥,怎麼做才能降低血糖升高的風險呢?建議做好以下3點:

①選擇GI比較低的食材,比如全小麥、全大麥、全燕麥等穀物,或者加入綠豆、扁豆、豌豆、鷹嘴豆等雜豆;

②不要加糖,也不要加葡萄乾紅棗等有甜味的食材;

③不要煮太久,避免太軟太爛,儘量保留整粒雜糧和豆子。

三、真正養胃的方法,專家告訴你

養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消化內科醫生魏瑋表示,雖然胃不太那麼容易被「養」,但我們可以通過規範自己的飲食習慣,降低胃病的發生風險。比如:

1、細嚼慢咽

吃飯要細嚼慢咽,增加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還可以避免過燙食物對咽喉和食管的傷害,降低咽喉癌、食管癌的風險。此外,細嚼慢咽可以減少氣體的吞咽,避免腹脹、噯氣。

2、規律飲食

規律飲食,均衡搭配,起床後可以喝一杯溫水,早餐儘量在起床後2小時內吃完,保證營養豐富,午餐講究粗細搭配,晚餐在睡前3個小時吃完,儘量八分飽。

3、少食多餐

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不要一次性吃太多食物,可以少食多餐,減輕腸胃的負擔,促進消化。

4、吃得乾淨

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飯前便後要洗手,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實行分餐制等,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其他胃腸道感染。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被胃病盯上,胃病不是小事,一定要引起重視,科學養胃,不要等到變嚴重了才後悔。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雲南活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9/205631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