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46-55歲是養生「黃金年齡」期 要「防三病、養三官、戒三習」

有研究指出,大多數人,在35-45歲之間,身體各項生理功能,便開始從峰頂下滑,器官也在此階段開始衰退,只是顯現得不明顯罷了;

而到了46歲以後,尤其是在46-55歲之間,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爆發,有的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所以,這十年,也被稱為「生命高危期」。

而,既是高危期,我們就更應該注重保養,安全渡過此階段。

所以,46-55歲,也是養生的「黃金年齡」期,這十年保養好了,將來會更健康!

一、防三病:

1、防三高

眾所周知,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人到46歲以後,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父母壓力,子女壓力,來自不同方面的重壓,使得身體機能逐漸下滑,從而引發「三高問題」。

建議:少鹽、少糖、少油膩;多吃新鮮果蔬,多喝白開水;不做激烈運動,保持良好心情。

2、防猝死

人一旦過了46歲,就應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防範,尤其是有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和先天性心臟病或腦血管畸形的人。

另外,還要注意是否有隱性冠心病,和其他隱伏的慢性病,如果及時發現,萬不可拖延,否則很可能會引發猝死。

建議:定期體檢,做好防範工作,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3、防癌症

研究發現,人們在30歲以前,癌症的發病率相對較低;

到了46歲左右,發病率便迅速上升;同樣,癌症的死亡率也是在46歲左右,逐漸上升!

所以說,這個時期,一定要關注身體的異常情況,及時檢查並治療。

建議:儘量遠離菸酒;控制體重;定期體檢;平衡心態。

二、戒三習:

1、戒獨身

相關數據顯示,單身男人比已婚男人來說更易短命。

尤其是過了40歲以後,依然單身的男性。

調查數據,選取了七萬名男女測試,結果發現,40多歲還未婚男性,在50多歲以後,死亡率比已婚人士高60%左右;

而獨身的男性,也比已婚男性壽命要短。

可見,長期單身的未婚男性,減壽的機率很高;所以,戒掉獨身的習慣,能找個伴還是好的。

2、戒久坐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導致很多朋友,一工作起來,便一動不動地坐著。

殊不知,長期久坐,對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

研究顯示,長期久坐不動,會增加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其危害堪比吸菸!

所以,要戒掉久坐的壞習慣,適當站起身走動一下

3、戒貪嘴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食物也都豐富了起來。

但飲食中,多數含有油脂,少膳食纖維;再加上,人到中年以後,身體新陳代謝下降,胃腸蠕動功能也在下降。

所以,很多這樣的食物,進入體內不會那麼快被消化吸收掉,對腸胃和身體,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所以,日常飲食,要戒掉貪嘴的習慣,少油膩,多清淡,多吃果蔬,做到飲食均衡才好。

三、養三官:

【養心】

心臟,乃五臟之主,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

生命的延續,離不開心臟的跳動!

如何養心?

1、赤入心

赤色,也就是紅色,研究表明,紅色食物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能大大增強人的心臟和氣血功能。

來源:番茄胡蘿蔔、紅辣椒、紅蘋果、櫻桃等。

2、補omega-3

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現在缺乏最嚴重的脂肪酸,其有益於心臟健康。

並且很多實驗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中,蘇子油、核桃油、鮭魚、金槍魚等,都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經常食用,對預防癌症,清除血液垃圾、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益處。

【養肝】

俗話說,養肝就是養命。肝不好,未老先倒!

而對於46歲以後的中老年朋友來說,肝臟健康更為重要。

如何養肝?

1、青入肝

中醫認為,青入肝經。

也就是說,多吃青色、綠色的食品有舒肝強肝的功能,青色食物,是人體的「排毒劑」。

來源:沙棘、甘藍、菠菜、綠豆、捲心菜、蘆筍、青蘋果、豌豆等。

2、水多喝

喝水可減少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大量的水分可以稀釋、分解毒素,使其隨尿、膽汁排泄出去。

平時不愛喝水的人,可以喝點茶水,不僅可以滿足味蕾的需求,還可以養肝護肝。

比如:沙棘葉茶

沙棘在臨床上可以輔助治療疾病,比如沙棘可以很明顯地緩解肝臟受損的速度,同時可以修復肝細胞、保護肝臟、降低轉氨酶,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甚至對於心腦血管疾病,也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另外沙棘中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葉黃素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病變,對眼部保健有極大的好處。

沙棘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用沙棘葉泡水喝,還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可以非常好的保肝、護肝、護眼保健。

【養胃】

俗話說,胃不和,則寢難安。而寢難安,人又怎麼會健康呢?

可見,胃部健康,至關重要!

如何養胃?

1、黃入胃

五行中黃色為土,所以,黃色的食物攝入後,其營養物質主要集中在中醫所說的中土,也就是脾胃區域。

來源:南瓜、大豆、玉米、花生等。

2、多按摩

日常按摩足三里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位置: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大醫本草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23/139978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