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夫妻倆吵架 妻子突然倒地 提醒:生活中4個生死瞬間 要注意

深夜,一個男人抱著一個女人瘋狂地奔向醫院的急診室。

推門就跪在了地上,聲嘶力竭地說:醫生,快救救我老婆,快救救她……

醫生查看了這個女人,已經出現重度昏迷,人已經沒了意識。

是急性心梗的表現,醫生將女人推進手術室,準備搶救的過程中,女人卻突然出成屋顫,心臟驟停。

醫生全力搶救,卻沒能把她拉回人間。

男人蹲在醫院走廊抱頭痛哭,嘴裡還不斷地念叨著:不可能、怎麼可能?

我們只是吵了一架而已,你就忍心這麼丟下我走了?

原來這個男人和離世的女人是一對小夫妻,剛結婚兩年多,還沒有孩子。

小兩口平時就總吵架,但也就是拌拌嘴,無傷大雅。

這天晚上,小兩口又吵架了,兩個人正吵得厲害,妻子卻突然捂著胸口倒在了地上,丈夫這才匆忙將她送到了醫院。

提醒:生活中4個生死瞬間,要注意

一:極度憤怒,興奮

在所有情緒中,還是憤怒、興奮引發的血壓波動最明顯。

在這兩種情緒下,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都不可避免,此時容易出現血管痙攣,或導致栓子脫落。

二:久坐忽站

不管你正在做什麼,打牌也好,工作也好。

請在站起來前適當敲一下四肢,做兩次深呼吸,活動一下筋骨,站起來時儘量地慢。

這是因為久坐後忽然站立,是血栓脫落堵塞血管的高危瞬間。

原因在於,體位的改變會牽動血壓波動,以及高血脂、動脈硬化等一系列因素。

三:凌晨1點左右

從中醫角度看,凌晨1點左右是陽氣最弱之時,此時心陽極為虛弱,容易出現危險。

而現代醫學認為,這一時間血壓下降、血液流速慢,如果晚餐吃太飽,血脂異常升高,心血管就會面臨被血栓堵塞的危險。

四:長時間工作

眾所周知,工作狂是心梗、猝死的高危人群,他們在發病前一秒,常常就是全情投入、緊張工作時,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對這些人來說,拼命工作可能會讓他們感受到滿足。

但事實上,身體的心臟卻在咬緊牙關硬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激素分泌旺盛……繃緊的弦往往在這時一扯就斷,導致惡性心律失常、血栓脫落等。

身體有5個異常,警惕心梗,早檢查

異常1、牙痛

牙痛劇烈,但疼痛部位不確切,且服用止痛藥不能緩解,需警惕心梗來臨。

異常2、胃腸不適

出現一些不明原因的一過性胃腸道不適,如噁心、反酸燒心、嘔吐、上腹痛、飽脹等,特別是活動量增加時反覆間斷出現,常預示急性心梗即將發生。

異常3、突然一身汗

突然間,感覺胸悶,出一身汗、全身不適,要警惕是心梗。

周身冷汗淋漓,是一種常見的心梗表現,切莫忽視。

異常4、異常胸悶

就好像胸口處被壓了塊石頭,感覺透不過氣來,想長出一口氣,比一般胸悶的程度還重,且持續時間長,一定要及時檢查心臟。

異常5、半夜憋醒

睡著了,胸悶的厲害,最後憋醒了,這是最危險的信號。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第二天最好去看醫生,很多心梗都是在半夜一兩點或者凌晨發生的。

想要心臟更健康,堅持做好4件事!

1、堅持吃粗糧

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不僅可以幫助身體,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還可以降低機體中「壞」的膽固醇,升高機體中「好」的膽固醇;

進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預防心臟疾病的作用。

食物來源:紅薯、玉米、高粱、燕麥蕎麥等。

2、補充omega-3

食物來源:蘇子油,秋麻仁油

omega-3脂肪酸,屬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好」脂肪之一,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保護心臟,降低心臟病抑鬱症、痴呆症和關節炎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推薦心臟病患者,每日攝入1克omega-3。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那麼按處方劑量攝入omega-3,有助於保護心臟。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倖存者,提高身體omega-3水平,心肌梗塞復發的機率更低,心臟病死亡人數更少。

另外,還有很多實驗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3、保持樂觀心態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

經常保持微笑,愉悅的心情,不僅對身體有益,對心臟也是有好處的。

一項研究證實,悲觀的心臟病患者,其死亡率是樂觀患者的2倍!

所以說,好的心情,是治好一切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4、勤拍打兩處

拍通里穴:改善心痛疲勞

通里穴,在小指一側的腕橫紋向上1橫指處。

在疲憊的時候,手心朝上,伸展開;

用另一隻手拍打此穴36次為一遍,重複3遍,可休息大腦,舒心安神。

拍手臂內側:強心臟

左臂伸展,用右手拍打左臂內側,持續5分鐘;換另一隻手,重複此動作。

長期堅持,可輔助調理心慌,緩解失眠乏力,增強心臟功能。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健康生活八十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15/1534298.html

相關新聞